保险|年内保险股惨淡大跌23% 投资机会券商私募现分歧

保险|年内保险股惨淡大跌23% 投资机会券商私募现分歧

保险股在经历了大幅杀跌后,估值处于低位,但是市场上对于下半年保险股是否迎来投资机会仍然有分歧

今年以来,A股行情惨淡,曾经被视为有多重利好支撑的保险股更是快速下行,让不少坚守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大呼“受伤”。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28日收盘,保险主题指数年内已跌去23.31%,这一跌幅超出沪指15.73%近8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在A股四大上市险企中,新华保险跌幅较高,年内已跌去40.5%,收盘于41.77元/股。中国平安跌幅最小为17.23%,6月28日收盘56.83元/股。此外,中国人寿跌去25.85%,收盘价为22.21元/股,中国太保跌去25.06%,收盘价为31.04元/股。

保险|年内保险股惨淡大跌23% 投资机会券商私募现分歧

综合业内人士及券商观点认为,上半年保险股表现欠佳,除了整个A股市场的风险外,还包括去年保险股股价涨幅过高,今年市场进行合理调整;上市险企开门红“不红”,新单保费收入下降;险企保费收入进行调整等原因。

那么进入下半年,估值一再下降的保险股是否有了投资机会?多家券商分析师出奇一致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不过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买方,一些私募基金经理并不看好保险股。

01

保险股遭遇“滑铁卢”

去年风光无比的保险股,在今年上半年迎来了股价“滑铁卢”,截至6月28日,保险主题指数跑输大盘近8个百分点。保险股的低迷也拉低了相关保险主题投资的收益率,天天基金网数据也显示,过去半年,保险主题基金跌幅高达23%,居所有主题基金跌幅之首。

保险行业近5年来原保费收入一直保持着万亿元规模,且每年增速至少都在10%以上,看起来确实是一个朝阳行业,但今年上半年,上市险企却行情惨淡,原因何在?

也有券商观点认为,平安、太保、新华个险新单增速依次为:-17%、-28%、-47%,低于市场年初预期;同时,代理人规模有所下滑,如中国平安一季度末代理人规模 135.3 万,较年初下降2%,其他几家同样遭遇不同程度压力。

而从市场层面来看,陈同辉认为,保险股股价的波动是大于大盘波动的,这也就意味着保险股在牛市涨得多,反过来,熊市也跌得多;同时,保险行业去年经历了大幅上涨,累积了巨大获利盘,在股价的高位存在一个预期差,即股价反应非常乐观的预期,而实际上的基本面则相对低迷,于是造成了今年上半年股价大幅下跌。

02

券商依强推保险股

这些乐观的投资建议,均建立在多种保险行业利好因素之上,总结来看,券商认为,保险行业的利好因素大约有以下几种。首先,我国保费增长周期远没有结束。平安证券认为:“目前我国保险深度与密度差距并非短期能够弥补,同时通过研究发达国家保费收入情况,我们认为,利率、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以及人口结构决定了寿险的增长空间。而当前来看,在这三个主要指标上我们仍然和发达国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我国的保费收入仍然会在长周期增长。”

其次,保险行业负债端短期进入改善通道,长期有望恢复增长。招商证券研报中指出,截至5月,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累计原保费同比增速依次为:20%、18%,3%、9%。同时,各上市险企新单保费收入的累计降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此外,受益于资管新规矛头直指刚兑,银行理财核心优势受损,保险产品具备的保本性质增强了竞争力;保险公司销售队伍素质、产能持续提高等因素,也促使保险行业负债端有所改善。

第三,由于监管政策使然,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结构也正处于调整期,保障型保费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续期拉动保费收入增长的模式逐步形成,长远来看,保险行业的发展正在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

03

私募产生分歧

不过,作为保险股的买方,一些私募基金经理对于下半年保险股是否值得配置这一问题却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热文回眸:(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2017基金公司五好金榜 五个维度解密最牛基金公司

◆ “2017信用卡金榜”出炉 哪些银行被客户疯狂打call?

中国市值100强上市公司“董秘去哪儿了?”(附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