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国军和日军都是学德国,为何差距那么大?

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德国虽然都失败了,但它的战绩确实非常耀眼。作为一个陆军强国,德国先进的陆军体系影响了很多国家,其中就包括了中国和日本。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后来的国军、日本的陆军,全都是参照旧德国陆军的体系和架构。

1937年,国军和日军都是学德国,为何差距那么大?​虽说都是向德国学的陆军编制,但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的编制却存在不少区别。1937年,也就是抗日战争爆发那年,日军一个师团有3万人,而国军对应的一个师才1.3万人,为何兵力会差这么多呢?

1937年,国军和日军都是学德国,为何差距那么大?​在旧德国陆军,一个师的兵力为1.7万人,也就是说日军增加了师级单位的兵力,而国军缩小了师级单位的兵力。民国政府刚成立那会儿,军阀横行,军队编制全由军阀决定,无法达成全国性的统一。有些强大的军阀,一个师可能有1、2万人,而弱小的军阀一个师才几千人,为了照顾到所有军阀,最终国军将一个标准师的兵力定在了1.3万人。

1937年,国军和日军都是学德国,为何差距那么大?​日军原本是学旧德国的编制,但一战结束后做了点改动。在一战中,美国一个师达2.8万人,除了负责战斗的主力步兵,还配备了工兵、炮兵、侦察兵、辎重后勤等部队,美国的师级单位非常全面,战斗力很强。日军对美国这种师级单位的架构很感兴趣,因此在保留部分旧德国陆军架构的基础上,日军又向美国陆军进行学习,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终于在1937年有了兵力达3万人的师团(甲级)。

1937年,国军和日军都是学德国,为何差距那么大?​美国师战斗力彪悍,可以较轻松地突破德国师的防线,而中国师的兵力比德国师还要少,日军当时的目标就是攻占中国,自然军队的改革也要想着如何更有利地对付中国军队。把师团扩充到3万人,那么对上只有1.3万兵力的中国师,战斗就轻松了很多。

1937年,国军和日军都是学德国,为何差距那么大?​抗战前期,国军就吃了编制上的亏,一个师和日军一个师团对战,结果可想而知,武器不如日军先进,兵力还差得太多,国军死伤惨重。到了后来,国军往往需要集结1-2个军(3-6万人)的兵力,才能抵挡住日军一个甲级师团的进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