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殺入最強私募榜單的四匹「黑馬」: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隨著2018年下半年的正式開啟,姍姍來遲的私募界“奧斯卡”——私募基金金牛獎也於日前正式放榜。

老六也在第一時間發了朋友圈和微頭條,以示對此事的重點關注。

說起來,在上半年這個狗屎行情的陰雲籠罩下,這麼一份榜單的發佈,也算是為整個投資界播撒了一縷陽光吧。

畢竟金牛獎是由中國證券報評出,而後者則位列獲國內第一批官方認可的基金評價機構名單之中,其權威性、專業性不言而喻。

市場越不好,選擇靠譜的專業機構就越重要。老六以為,基金評獎的意義即在於此:給予市場信心,也給了廣大投資者一個選擇的標尺。

在這裡衷心祝賀獲獎的私募朋友,市場永遠歡迎靠譜的人,也希望沒獲獎的朋友不要灰心,上一句話同樣送給你們。

不過老六今天特地撰文,還不是為了copy這麼一份隨處可見的榜單那樣隨意。

基於天生的好奇心,老六發現了幾張“新”面孔,他們的上榜,可以說是創業者的勝利。

大道至簡,你的付出總會得到回報,往往只是時間抑或方向的問題。


其實國內的私募基金,有一點好,也有一點不好,就是“不怎麼愛抱團”。

這既是“民營企業”的自身特色,也是非公開募集必然產生的結果。

反觀那邊廂的公募基金,要不是這兩年中歐、天弘、易方達這類創新型鯰魚的攪動,甚至榜單都沒啥好看了。

而私募基金,幾乎每年都有新看點。

比如今年,就有曾經的“小私募”:希瓦資產、同犇投資、湧金投資、漢和資本的強勢殺入;也有靠特色策略一度強勢霸榜的嘉石大巖資本的快速“隕落”;而曾經的奪冠王展博投資,已經連續缺席兩年,迄今好像都還沒完全緩過神來。

我們將目光聚焦在新晉者的身上,一個一個說吧。


希瓦資產

盤點殺入最強私募榜單的四匹“黑馬”: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上海希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希瓦資產”,成立於2014 年12 月,註冊資本1000 萬,現管理21只基金產品。公司現有投研團隊7人,交易團隊16 人,“擅長股票以及各種金融衍生品操作。”

希瓦……有很多種解釋: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還有個更接地氣的名字:“溼婆”;在日本動漫《聖鬥士星矢》裡,希瓦是一個角色的名字;在遊戲《最終幻想》裡是一頭神奇的召喚獸;在美國DC漫畫中是一位會武術特別厲害的女反派;在遊戲《dota》裡,是一款裝備的名字

以上解釋可能都沒實際意義,最實際的意義估計就是:聽起來很厲害。

希瓦為什麼能成為希瓦?恐怕要多說說他們的靈魂人物:梁宏

盤點殺入最強私募榜單的四匹“黑馬”: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梁宏,78年生人,浙江人,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這傢伙在讀書的時候就是個理工科奇才,曾得過全國物理競賽浙江賽區的第一名。

在玩A股之前,他一頭紮在港美股交易中不能自拔,曾從事美股職業交易員長達6年之久。

在做私募之前,他便是一名“連續創業者”,什麼婚介所、奶茶店,都幹過,還有個“天貓絲襪網店”(老實說我也沒想明白這這是個啥),只能說的確精神可嘉。

關於自己的風格,他在對外的介紹裡是這樣說的:

擅長成長股投資,趨勢投資,同時也能捕捉短線機會。善於期貨期權等衍生工具交易以及衍生工具組合應用。

2017年能拿下全國第一的收益,有媒體問他法門,梁宏大致也說了說:

“這得益於基本面選股的核心思路,偏向於各行業業績增速快、天花板高的龍頭公司,比如重倉在地產、汽車、零售、互聯網、醫藥等龍頭股。

其次,根據滬港通、深港通資金流動信號,配置了大量北上資金持續買入的低估值A股公司,以及南下資金持續流入的港股公司。”

綜上所述,看得出來梁宏的路子很A股,很接廣大A股投資者的地氣。他也對外坦承自己是在“修改價值投資的規則”。

不過老六始終覺得沒那麼簡單,希瓦資產能把回撤控制得那麼好,基本面選股是很重要,但期權期貨等衍生工具,一定也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只是,這裡面的妙意,“不足為外人道矣”。


同犇投資

盤點殺入最強私募榜單的四匹“黑馬”: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上海同犇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一家成立於2014年1月的陽光私募。

年輕不是他們的最大特色,由金牌新財富分析師組建才是。

他們的核心人物是誰?

正是當年最具影響力的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金牌分析師童馴

盤點殺入最強私募榜單的四匹“黑馬”: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童馴,1977年生人,現任同犇投資的總經理、投資總監,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2002年加入申萬研究,一待便是12年,從2008年開始,便連續5年霸榜新財富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榜單,一口氣拿了5年最佳分析師,拿到第五年估計也覺得是時候了,就果斷奔私,創設同犇投資至今。

由多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組建,這樣的私募基金在市場上並不多見。

說起來,童先生此舉還是有些冒險了。最開始還有人調侃他是“跳級”了。

因為在業內,有所謂的“賣方研究所”——“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跳槽軌跡”。

按照尋常理解,這個軌跡有其合理的地方,畢竟在研究所是不直接做投資的,通過公募基金的歷練,去到更市場化的私募基金,方不至於手忙腳亂。(業內還有不少從券商投資顧問直接轉做投資的例子,但基本都是虧多賺少。)

但童馴和他的小夥伴偏偏不走尋常路。這是因為他對自己有著清晰的認知:

在券商研究所工作期間6年的行業比較研究經驗,使得他的大局觀和行業配置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訓練。

帶有分析師基因的私募基金有它獨特的地方,比如對研究的重視,善於自上而下選股,對調研尤其是草根調研的重視。

在一次媒體交流中,童馴袒露了自己的投資心經:

“我們持倉比例較多的股票,公司在經銷商、合作方等相關產業鏈上的人脈通常在20人以上。”

“我們長期看好消費板塊,未來經濟會偏向靠消費拉動,而且消費品也更適合價值投資,穩定性比較強。巴菲特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堅守價值投資之外,也與他偏好消費品有關。”

“當然,我們做投資時並不是只投大消費,在2015年大消費沒機會時,我們也會從其他領域去尋找投資機會。”

由此可見,他們還是相當務實的,並沒有拘泥於自己的舒適區。


湧津投資

盤點殺入最強私募榜單的四匹“黑馬”: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成立於2013年7月,座標上海,累計管理規模超過70億,也是一與時俱進的主,分成主動管理組和量化組兩大團隊。

老六對湧津投資的最深刻印象是……他們家logo很漂亮,刀幣嘛,很有文化底蘊。

盤點殺入最強私募榜單的四匹“黑馬”: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湧津投資在過去一年也是業績龍頭,他們的代表產品已經獲取了175.10%的收益,其中一隻在2017年實現了翻倍,其它的,百分之七八十也有。

而且湧津投資的CEO謝小勇還曾比較拉仇恨地說:“2017年在投資上相對是比較安心的。”

不過他能這麼說,自然有他的理由。因為這個謝同學,一點也不簡單。

盤點殺入最強私募榜單的四匹“黑馬”: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從業10年以上,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碩士。

多年的證券、期貨從業經驗,是國內首位將金融產品帶入期貨市場的機構服務專家,獲得基金公司股指期貨第一戶、劵商資管產品第一戶等成績,帶領團隊一度佔據我國股指期貨市場超過30%的機構市場份額。

都是有故事的人,今天再續寫一個新的故事,這個,邏輯上講得通!

當然,創業做私募後,謝小勇還是把做期貨時積攢的優秀傳統續了下來,比如尤其看重研究,換句話說就是“死磕標的物”,可以說近乎瘋狂。

他舉過一個例子:

整個過程持續大概兩個多月的時間,而在此期間公司股價翻了三倍,我們也因此錯過了此波行情的建倉時機。不過我們對此的心態還是比較平和的,因為我們關注的是上市公司的價值,如果這隻醫藥股經過驗證是有投資價值的,即使已經漲了3倍我也敢去建倉買入。”

敢做,能熬,這或許就是專業投資者與廣大散戶朋友最大的區別了。


漢和資本

盤點殺入最強私募榜單的四匹“黑馬”: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北京漢和漢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漢和資本”,成立於2013年1月,於2014年6月取得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牌照,於2016年12月30日成為中國基金業協會觀察會員。目前公司團隊成員12名,管理產品15只。

如果說這半年來,私募界有幾位“低調”的網紅的話,漢和資本都應當算在其內。

這與他們以“市場新人”的身份,卻要挑戰“三年封閉期”和“零管理費”的舉動有關。老六在此前的文章中也多有提及。

其實三年封閉期,倒還好,不少行業內的頭部都玩過這個模式,比如王亞偉,他還玩更厲害的:不設止損線。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公募一哥”的自帶光環,要說服投資者放心地把錢交給你三年,這個國內投機盛行的風氣下,的確並非易事。

老六不少券商理財經理朋友都反映過這個問題:漢和資本啥都挺好,而且不收前端管理費,就是……封閉期要三年那麼久,不少客戶就猶豫了。

這一點,漢和資本也早有預料,因此他們有兩段官宣,算是正面的回應:

超長期價值投資為理念——漢和資本致力於以產業資本的眼光看待投資標的,選擇有價值的標的並堅定地長期持有,依託二級市場流動性,力求獲取超額的投資回報。

堅持與投資者利益一致——漢和資本管理的所有產品均不收取固定管理費用。獨特的收費模式也體現了管理人對未來持續為投資者賺取回報的信心。

事實勝於雄辯,即便是在到處暴雷的今年上半年,漢和資本迄今依然保持了10%以上的收益率。最近兩週的股災中,回撤也還控制得不錯,合計不超過4個點,已經是相當難得了。

這就不得不漢和資本的創始人羅曉春和他紮實的投研背景了。

盤點殺入最強私募榜單的四匹“黑馬”: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羅曉春,漢和資本投資總監兼總經理,清華大學學士、上海交通大學碩士。

曾先後擔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機械行業及中小盤首席分析師,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計算機行業分析師,行業從業經驗17年餘。

任職期間曾獲得“新財富最佳行業分析師”、《中國證券報》“年度明星分析師”等諸多榮譽。

在他的帶領下,中金機械行業、中小盤及招商計算機研究團隊在資本市場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要知道,機械行業下分18個子行業,計算機行業下分3個子行業,而中小盤更是涵蓋大多數行業類別,所以羅所做的研究,種類繁多且跨度非常大,需要相當紮實的功底。

羅曉春本人也是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忠實信徒,早在研究生階段就被巴菲特圈粉。

羅曉春曾公開撰文表示,在A股市場堅持價值投資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即使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2015年下半年股市異常波動,以及2016年年初的熔斷等極端市場,在一個10年的維度中,A股的權益類資產大概率能夠取得高於固定收益類的產品,為投資者創造非常可觀的絕對收益。

跟他的精神導師巴菲特一樣,羅曉春也是一位堅定的佈道者。漢和資本這兩年來頻繁在市場上發聲,每週都會有專業的研究文章對外發布,可以說相當勤奮了。

對老六來說,尤其佩服他們敢於不收取管理費這個舉動。

這是真的有膽量,也是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做法。個人以為,行業需要更多這樣對自己、對市場有堅定且清晰認知的團隊。

回想私募陽光化開始那幾年,大批投機者趁著監管體系不完善,搞定渠道便瘋狂募資,就為了狠狠吃一筆管理費圈錢發財的現象,實在是令人感慨做人做事的格局高下立判啊。


其實說到這兒,老六忍不住多句嘴:國內大眾對私募基金的認知目前仍是遠遠不夠明晰。

這點從兩個方面就能看得出。

一個是私募基金的名字,就連基金從業考試教材這樣行業最基礎的資料中,“基金”都特別標註:一般情況下,只單指公募基金,私募永遠是私募,好像不是“基金”似的。

這就好比改革開放後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我們說企業,也會區分國企和民營企業一樣。事實上還是一種歧視。

另一個反映大眾對私募認知不清晰的,則是我們習慣上的稱謂:至今仍有大把的從業人員和投資者習慣稱呼私募基金經理是“私募大佬”。這個叫法可以說是相當無趣且過時了。

在我看來,他們和一般企業主,創業者無異。說他們是創業者,從法理上來講不存在任何問題,自己開公司去市場上搏殺,承擔風險賺取利潤,這不是創業者是什麼?只不過他們的產品是基金產品,他們的市場是資本市場罷了。

或許只有我們擺脫了舊式的認知,才能對投資,對資本市場,有更精確的定位吧。

好在,現在監管體系正日漸完善,作為私募基金“上位法”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迄今已在國務院法制辦掛出近一年之久。或許,趕在2018年年內,就能看到私募基金取得與公募基金同等的法律地位,從而更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所熟知了。

總而言之:

明天會更好

這次就先說到這兒。最後送大家一句話,出自週期天王周金濤之口:

“85後將在2019年迎來第一次重大人生機會。”

這太刺激了,相信你們都會把握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