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南陽市扶優扶強賒店老酒推進酒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

問:行動計劃,有哪些措施作保障?

答:五大“強化”,齊心合力來攻堅!

強化組織協調。市政府成立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南陽市白酒業轉型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綜合辦公室、市場整治組、企業聯合組、稅收整治組、宣傳推介組,負責協調指導酒業轉型發展,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強化政策支持。市政府拿出500萬元,用於白酒市場整治和企業爭先晉位獎勵。對有關縣(區)中小企業與賒店老酒進行聯合重組成效明顯的,給予適當獎勵;從2018年開始,市政府每季度對各縣(區)銷售賒店老酒情況進行考核、評比、通報,對銷售量居前三名的縣(區),給予一定獎勵。對賒店老酒在貸款擔保、貸款週轉金、財政貼息、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予以支持。積極幫助賒店老酒爭取省政府單列安排的豫酒發展資金,向上爭取技術改造、智能製造、科技創新、“兩化”融合、綠色化改造等專項資金。

強化融資保障。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賒店老酒通過審核批准發放信用貸款,積極試行非全額擔保和非完全抵押貸款。加大對賒店老酒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金貸款支持力度。擴大賒店老酒公司動產、不動產(原酒、窖池)、股權、應收賬款、訂單和知識產權等抵(質)押融資業務範圍。

強化企業服務。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理順管理權限,簡化酒企項目審批程序,在用地、環評、規劃、用工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確保賒店老酒技改、搬遷、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順利推進。在企業兼併重組、投資導向、項目申報、專利審查、技術創新、質量監督等方面,搞好全方位的指導和服務。嚴格落實我市酒業轉型發展有關政策,全面清理涉酒企業不合理收費,切實降低酒企負擔。

問:行動計劃,重點在哪裡?

答:五大行動,環環相扣,務實求本!

重點之一:推進企業重組,實施重點培育。

大力推動賒店老酒以資產、品牌為紐帶,實施聯合、兼併和重組,提升產業集聚度。全市中小型白酒企業要抓住歷史機遇,更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思路,加強與賒店老酒聯合,抱團取暖,通過兼併聯合、重組、收購等多種形式,實現技術、資金、經營、管理等產業資源整合。

相關縣(區)要積極推動本地白酒生產企業與賒店老酒聯合,盤活存量資產,增加稅收來源;鼓勵支持市域內其他中小白酒企業,採用賒店老酒的品牌、技術、工藝、配方,依託中小白酒企業基礎,在賒店老酒具體指導下進行生產和銷售,各縣(區)白酒企業所銷售生產的賒店老酒稅收交當地;要組建專門工作班子對中小型白酒企業進行綜合調研評估,推動賒店老酒與中小企業合作。

賒店老酒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率先同一兩家中小白酒企業探索合作之路,提供借鑑示範。鼓勵賒店老酒實施產權重組,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優化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對賒店老酒實行跟蹤管理、重點扶持,加強項目建設的調度協調和跟蹤服務。落實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推動賒店老酒加快主板上市進程,與全國、全省知名酒企對標,提升管理水平。抓好賒店老酒生態產業園項目建設,力爭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瓶裝車間、1.5萬噸罐群、動力車間、汙水處理、糧庫、麴酒庫、主體辦公樓、研發中心、會議中心、採購中心、銷售中心、水榭等項目建設,實現整體搬遷。

重點之二:推進品牌重塑,優化產品結構。

大力推進“基地品牌化、企業品牌化、產品品牌化”,以打造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性品牌為目標,著力培育賒店老酒領軍品牌,打造豫酒核心品牌和超級單品。

——實施品牌戰略。引導賒店老酒積極申報中國馳名商標、河南著名商標、省長質量獎、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華老字號稱號和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等。深化產學研結合,創建豫酒行業技術中心,打造產業創新平臺,對制約白酒業發展的技術問題聯合攻關。支持賒店老酒建設高水平創新研發平臺。

——實施單品帶動。在白酒質量上向高品質酒發展,在白酒工藝上向固態酒發展,在白酒風味上向柔綿淡雅型發展。結合市場的需求趨勢,引導賒店老酒加快開發一批適宜不同類型、不同年齡群體的區域性白酒,以適應不同收入群體的消費需求。推進賒店元青花10年、15年、20年的改版升級,力爭到2025年把賒店元青花系列打造成產值20億元的大單品。

——打造特色產品。舉辦“賒店老酒發展論壇”,依託社旗歷史文化底蘊打造“元青花”、“大紅壇”等特色產品。支持企業挖掘“漢文化”、“明清文化”,緊緊圍繞賒店漢光武帝劉秀賒酒、賒旗建立東漢王朝的歷史背景,拍好文化淵源電視,講好品牌故事,緊緊圍繞賒店古鎮商埠文化,把旅遊與賒店老酒生態產業園工業旅遊有機結合起來,加快特色小鎮開發與建設,充分挖掘賒店老酒文化資源,利用3年至5年時間,投資50億元建成賒店酒鄉特色小鎮與賒店古鎮,形成有機互動,設立賒店老酒博物館、酒文化工匠街、大師工坊等,增強消費者近距離體驗,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發帶有濃厚賒店元素的系列產品,提升賒店老酒的美譽度、知名度和影響力。

重點之三:改進營銷模式,大力開拓市場。

以市場需求和消費升級為導向,加強生產企業、銷售企業以及消費者的融合互動,強化生產商、經銷商和銷售終端之間的誠信守約、相互成就,建立新型產供銷“三位一體”的利益共享、企業共生、市場共榮生態圈。

加快營銷模式重建。鼓勵通過大數據、“互聯網+”平臺開展電商營銷。支持賒店老酒建立健全省、市、縣產品營銷網絡,推出“O2O”電商戰略,實施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賒店老酒連鎖經營項目、搭建豫酒(電商)營銷平臺,建立網上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立世界名酒定製中心,實行個性化定製。強化對外佈局,積極開發本地縣(區)級和農村市場,利用供應鏈物流、供應商管理庫存、共同郵送和市場代理制等營銷方式開拓賒店老酒品牌市場。

加大宣傳推介力度。賒店老酒每年廣告投入在原來基礎上每年新增1倍以上。南陽日報、南陽電視臺要加大對白酒轉型工作的宣傳報道力度,在黃金時段、主要版面優先安排,固定時間加續宣傳。引導賒店老酒與南陽旅遊相結合,加快開發以賒店老酒文化為主體的旅遊商品、紀念品,在餐飲服務業推介賒店老酒品牌。

重點之四:加強科技創新,培養技能人才。

支持賒店老酒保護和改造提升傳統工藝,推動企業技術改造、智能化改造,淘汰落後產能。推進酒業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強質量控制能力。深化產學研結合,創建行業技術中心,打造產業創新平臺,對制約酒業發展的技術問題聯合攻關。

支持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南陽理工學院設置釀酒工程及相關專業,滿足南陽酒業創新發展需求。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定期組織參加省級品酒師、釀酒師、大工匠等評選和培養工作,結合產業人才現狀,採取多種方式引進和培養科研、生產、銷售等方面急需人才,重點引進經營團隊、銷售團隊和技術團隊。到2025年,賒店老酒國家白酒評委要達到5人,省級評委達到10人,造就出在全省乃至全國聞名的“釀酒大師”、“大工匠”。

重點之五:搞好基地建設,推動綠色發展。

優質原酒和原料是生產優質酒的前提和關鍵。鼓勵企業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加快原酒生產、儲存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原酒釀造工藝水平,提高原酒生產能力。加快推進賒店老酒兩萬畝原料種植基地建設,選用良種良法,實施標準化種植,推廣“企業+基地+標準+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擴大農戶種植規模,建設優質專用小麥、高粱原料種植基地。

加強重點酒類生產區域及周邊環境保護和治理,建立和完善重點白酒產區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補償機制,禁止發展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產業,禁止高汙染、高耗能企業進入重點白酒產業水源地保護範圍,切實保障釀造白酒所需的水質和生態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