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的福音!讀心術機器人由人類控制,只用思想和手勢!

開拓性的科學家們已經制造出一種可以被思維力量控制的機器人僕人,它可以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希望。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將這臺機器命名為巴克斯特,它能夠讀取人類的腦電波,並據此判斷某人是否對其行為不滿意。

這樣,巴克斯特就能注意到並改正他的錯誤。

然後,他的主人可以通過微妙的手勢引導機器執行不同的任務。

項目主管Daniella Russa說,他們的目標是“擺脫一個人們必須適應機器的限制,開發更自然、更直觀的機器人系統的世界”。

殘疾人的福音!讀心術機器人由人類控制,只用思想和手勢!

巴克斯特使用人類的腦電波和手勢進行控制

由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MIT CSAIL)領導的一個團隊,用一個鑽孔機和一個機器人進行了演示。

在測試過程中,機器人將設備移動到模擬飛機上可能的三個目標之一。

該團隊證明了該系統適用於Baxter以前從未見過的人,這意味著公司可以在真實環境中使用他,而無需培訓他與不同的用戶一起工作。

該研究小組利用腦電圖(EEG)作為大腦活動和肌電圖(EMG)來進行肌肉活動。

殘疾人的福音!讀心術機器人由人類控制,只用思想和手勢!

開發者希望他們的發明能夠幫助殘疾人

使用者在頭皮和前臂上放置一系列電極以檢測脈衝。

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約瑟夫·德爾普雷託解釋說:“通過觀察肌肉和大腦信號,我們可以開始瞭解一個人的自然手勢,以及他們對是否出了問題的倉促決定。”

“這有助於讓與機器人的交流更像是與另一個人的交流。”

單獨來看,EEG信號和EMG信號都不是完全可靠的,但是通過合併這兩個信號,研究小組找到了一種更可靠的生物傳感方法。

殘疾人的福音!讀心術機器人由人類控制,只用思想和手勢!

CSAIL的主管Daniela Rus說:“這項結合了腦電圖和肌電圖反饋的工作,使自然的人-機交互作用在更廣泛的應用中成為可能,比我們以前僅使用腦電圖反饋所能做的還要多。”“通過包括肌肉反饋,我們可以用手勢在空間上指揮機器人,有更多的細微差別和特異性。”

該研究小組表示,他們可以設想該系統對老年人和有語言障礙或行動不便的工人來說是有用的。

他們的研究將於下週在匹茲堡舉行的機器人技術:科學與系統(RSS)會議上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