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太监流水线,2家垄断了行业100年,每年产出太监500人

怪不得鲁迅先生说他那个时候的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

太监,封建时代的一类特殊人群,以抛弃自己的某些器官和子孙后代为代价,换取接近伺候皇族大员的机会,混的好的大权在握,肥的流油,混的差的至少也能吃山一口饭。

古代就是这样,只要是有利可图的,就一定会形成一个团体,或者一种产业。即使,这种产业要以璀璨人的身体为代价。

清末太监流水线,2家垄断了行业100年,每年产出太监500人

坐标北京:长安街会计司胡同“毕五爷”,地安门方砖厂胡同“小刀刘爷”。这两位前清时代的人物,就是当时专门研究训练,制作,和批量生产太监的从业人员,既传说中的“骟家子”。

清代皇宫大内,每年都要补充一批新太监,而给皇家提供新鲜血液的供应商,就是毕五和小刀刘。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一般的条件在自行切割的时候往往死亡率十分高,可是这两家的“刀法”却口碑很好,那么他俩到底使得什么技巧,能够在那种卫生条件下保证太监的手术成功存活率呢?

据传言,这两家人下刀到的时候,被切割的人根本就不许要绑起来,只要平躺在板子上,双腿岔开,他跟你聊着天。。。。忽然一刀!手法之快,刀法之准,甚至让人感觉不到疼痛。随后会插好导尿管,然后用各种秘制的消毒杀菌消炎粉末,再用白蜡封上,等七天之后把蜡封去下,就算手术成功了。

清末太监流水线,2家垄断了行业100年,每年产出太监500人

按理说要是手法这么好,这两家的口碑应该是业内极好的。可是实际情况确实恰恰相反,这两家人深受全北京城的老少爷们们所唾骂。因为——他们已经把太监当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来经营了。要是没有那么多人相当太监怎么办?

——去绑票!而且绑的,都是小孩。。。

清末太监流水线,2家垄断了行业100年,每年产出太监500人

当时京城周边的乡下经常有小孩失踪的案件发生,那个年代这种事情没头没尾,报了官也没人能查出来,这些孩子都到哪去了?

其实大都是被这两家人偷偷绑走,暗地里下刀,变成了小太监。在一顿打骂饥饿的煎熬之后,这些小太监就会被慢慢的训练,学习伺候人的礼仪,学习各种哄人开心的小技巧,然后等着皇宫新一年开围,就把它们都送进宫中。从那之后,这个小太监的俸禄赏钱,都要被这两家人所剥削。

清末太监流水线,2家垄断了行业100年,每年产出太监500人

刘家和毕家垄断了京城的太监生意整整百年有余,期间每年固定生产太监将近五百人,有人会问:皇宫里用的找那么些太监么?

用不上的,就被当做娈童卖给偷特殊癖好的达官贵人。走上更悲惨的道路。

毕五爷和小刀六爷,这两家人能有后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