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的福晉都敢染指,號稱「晚清詩王」龔自珍吃了豹子膽嗎?

龔自珍是晚近名人,其詩名在外,但仕途卻並不順利。

在京為官期間,龔自珍官做得不得意,倒是惹上了一樁風流韻事即所謂“丁香花案”。

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有一首:

“空山徒倚倦遊身,夢見城西閬苑春。一騎傳箋朱邸晚,臨風遞與縞衣人。”

篇末,龔自珍並自注雲:憶宣武門內太平湖之丁香花一首。

據後人所解,此處之“宣武門內太平湖”指的是貝勒奕繪之府邸;而所謂“丁香花”、“縞衣人”,則是奕繪的側福晉顧太清。

王爺的福晉都敢染指,號稱“晚清詩王”龔自珍吃了豹子膽嗎?

奕繪是乾隆曾孫、宗室才子,其側福晉顧太清原姓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兩人皆能詩善文,與京中文人墨客過從甚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顧太清多才多藝,一生寫作不輟,其創作遍涉詩、詞、小說、繪畫,尤以詞名重士林。

而其晚年時,還曾以“雲槎外史”之名續作小說《紅樓夢影》,堪稱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

龔自珍因為任職宗人府,加上才名在外,因而加入奕繪夫婦的文學小圈子也屬理所當然。不過,說龔自珍與顧太清有曖昧之事,卻系清末冒廣生首次提出,其中曰:

“太平湖畔太平街,南谷春深葬夜來。人是傾城姓傾國,丁香花發一徘徊。”

對此,贊同者有之,反對者有之,闢謠者亦有之。文壇熱鬧之餘,小說家曾樸亦將此事虛構一番並寫入《孽海花》第三、四回,“丁香花案”一事更是遍佈於天下。

王爺的福晉都敢染指,號稱“晚清詩王”龔自珍吃了豹子膽嗎?

更有甚者,在小說家筆下,龔自珍竟在某次文人雅集上公開了自己與顧太清的隱情,甚至打算向顧太清求婚;奕繪之子為之大怒,在將顧太清逐出家門之餘,還要對龔自珍下毒手。

事後,顧太清派僕人暗中告知龔自珍,後者匆忙逃離北京,但最後被毒死於丹陽。

小說家言中的豔史未必足信,但其透露的信息量倒是頗大。

可以肯定是,奕繪和顧太清感情甚篤,其雖為側福晉而一生誕育四子三女,此足以證明。奕繪夫婦去世後同葬家族園寢,所謂顧太清被逐出王府之說,亦不可信。

王爺的福晉都敢染指,號稱“晚清詩王”龔自珍吃了豹子膽嗎?

不過,從情理上說,龔自珍只比顧太清大7歲,一為當世才子,一為聞名才女,二人發生真實情緣未必是真(畢竟兩人地位身份懸殊),但龔自珍或許有傾慕之心,也很難說。

道光十九年(1839年),龔自珍辭官回鄉。據其在《已亥雜詩》中的記載:“餘不攜眷屬僕從,獨僱兩車,以一車自載,一車載文集百卷出都。”

如此倉惶離京,難免引起後人各種猜想,所謂“顧太清被逐出王府並密告龔自珍避禍”之說,或許就是從這裡引申出來的吧?

對於這事,各方有多種解釋,有說是龔自珍因在廣東鴉片案極力主戰而得罪了軍機大臣穆彰阿,因怕對方下毒手而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按:道光十年(1830年),龔自珍和林則徐、魏源、黃爵滋等人參加“宣南詩社”,宣南詩社成員多為禁菸派,議論激烈,得罪權貴,龔自珍因此受到排擠。

王爺的福晉都敢染指,號稱“晚清詩王”龔自珍吃了豹子膽嗎?

也有人認為,主要是因為龔自珍叔的父龔守正要到禮部做官,龔自珍按例要回避,於是乾脆以父母年事已高而辭職歸裡。

有一點倒可以提及,但林則徐奉旨馳往廣東禁菸時,龔自珍曾為林則徐獻計獻策,並表示願隨他一起南下廣東,為禁菸貢獻綿薄之力。然而,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成行。

南迴途中,龔自珍將歷年詩稿整理為《己亥雜詩》三百一十五首,一時名聲鵲起,傳誦一時。

回到杭州後,龔自珍先後在本地及丹陽的雲陽書院任教,後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卒于丹陽,年50歲。

關於龔自珍的死,亦頗多傳說。比如小說家言的被奕繪之子派刺客刺死,也有說是龔自珍南下途中結識了淮上名妓靈簫,後因為感情破裂而被靈簫毒死;

更有說靈簫另有所愛,龔自珍企圖以鴆藥毒殺她,不想自己反被她她勾引情婦毒死云云。

從杭州龔自珍紀念館上的說明來看,龔自珍系喝酒時吃了不潔食物,突發疾病而不治身亡的。

王爺的福晉都敢染指,號稱“晚清詩王”龔自珍吃了豹子膽嗎?

不過從以上記述可以得知,龔自珍其實嗜好甚多。或者這樣說,除了鴉片外,他是五毒均沾的。

而且,龔自珍愛賭博是出了名的,更晦氣的是,其每賭必輸,曾“以博傾其家資”。

或許是因為其人並不檢點,前朝清流、後世遺老的藏書家、溥儀帝師梁鼎芬即絕不收集袁枚和龔自珍兩人的著述,其理由是:

袁枚素行無恥,龔自珍心術至壞。

梁鼎芬還告誡學生,這兩人的書均不可看,全要摒棄。當然,這也是一家之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