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人民幣貶值,輸入性通脹機率高,關注opec會議定空多

在岸、離岸人民幣漲跌互現

截止6月21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4814元,較週二紐約尾盤跌42點,盤中整體交投於6.4663-6.4870元區間。

國際視野|人民幣貶值,輸入性通脹概率高,關注opec會議定空多

截止6月20日晚間,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報6.4750元,較週二夜盤收盤漲140點;全天成交量303.44億美元,較週二擴大7.25億美元。

國際視野|人民幣貶值,輸入性通脹概率高,關注opec會議定空多

當天美元持穩,徘徊在近11個月高位。歐元兌美元小幅下跌至1.1579美元,兌日元升0.3%,報127.81日元。美元兌日元漲0.3%,報110.35日元。

相關專家指出,人民幣近期走軟的背景是美元指數上演V型反轉,一度創下11個月新高。幾天前,美聯儲又宣佈加息,市場同時預期美國今年內還會有兩次加息,加息意味著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價格上升。

與此同時,中國並沒有跟隨美國加息,因此,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利率水平有所拉大,不可否認,美元走強及我國外貿順差收斂預期,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一定壓力。

但,事實上,在我國當前經濟下行、新舊動能轉換、金融去槓桿仍處攻堅期這一宏觀狀況下,人民幣順勢穩定地貶值,也不是什麼壞事,所以說,當前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走勢,既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中美經濟基本面的對比預期,同時,相對多數發展中國家而言,人民幣匯率仍保持了既有的堅挺和均衡。可以說,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與升值交替趨勢還將持續,匯率雙向波動也將更為明顯。考慮到我國經濟增長韌性較足,匯率企穩運行有底氣,當前外匯市場供求和預期基本穩定,人民幣匯率不會出現失控性貶值。

美國原油庫存大幅下降,美油期貨收高

美國原油期貨上漲近2%,受助於美國原油庫存下降,而布蘭特原油下跌,因即將舉行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可能決定增加全球產量。

國際視野|人民幣貶值,輸入性通脹概率高,關注opec會議定空多

美國7月原油期貨上漲1.15美,或1.8%,收報每桶66.22美元;美國8月原油期貨收高0.81美元,報每桶65.71美元;布蘭特8月原油下跌0.34美元,或0.5%,收報每桶74.74美元。

國際視野|人民幣貶值,輸入性通脹概率高,關注opec會議定空多

6月22日OPEC峰會三大看點

國際視野|人民幣貶值,輸入性通脹概率高,關注opec會議定空多

OPEC峰會之前的各產油國的石油部長以及全球油企的高管對於未來原油的走向也受到關注,截止2018年6月20日,伊朗原油部長對於本週OPEC會議的小幅增產協議的態度也有所鬆動。不過,在OPEC峰會之前國際原油價格短線的波動幅度進一步加大。

本次OPEC會議基於外界傳聞特朗普要求沙特增加石油產量,新興市場因原油漲價出現各種問題,給OPEC施加增產壓力,頗有看點。

第一、增加原油產量

外媒報道稱,在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朗核協定的前一天,要求沙特提供更多的原油供應,避免因對伊朗的制裁對國際油價形成太大的干擾。

特朗普政府的增產要求點燃了OPEC內部的分歧之火:伊朗對此相當惱怒,而沙特阿拉伯卻比較傾向於增產,委內瑞拉也寫信給OPEC成員,希望他們譴責美國的制裁,與伊朗的請求類似。

第二、增產只是少數OPEC成員國獲益的遊戲

2011年,沙特希望增加原油產量,改善油價飆漲的狀況,但被其他成員國否定了。沙特前石油部長Ali al-Naimi認為,那是最糟糕的OPEC會議之一。

當年的情景再現,沙特在全球經濟增長不受到傷害,和維持油價兩端尋找平衡,希望為當前國際市場增加原油供應。然而,海灣之外的多數國家根本沒辦法增產。

委內瑞拉原油供應急劇下滑,安哥拉原油產量也見蕭條,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已經達到短期產量的天花板,安防方面的因素也會對供應造成干擾。而且,在OPEC的框架內,利比亞和尼日利亞並沒有官方設定的產量上限。非OPEC產油國中,墨西哥的原油產量已經下滑,對增產政策有心無力。因此,這些國家對其他國家增加原油產量持贊同意見的可能性不大。

最後,能夠從增加原油產量中獲益的也許只有沙特和俄羅斯,科威特與阿聯酋也會得到較少好處。

第三、沙特和俄羅斯敢不顧一切增加產量嗎?

會議其中一種結果可能是,沙特和俄羅斯說服其他成員增加原油產量,每個成員都獲得增產的配比,但是沙特和俄羅斯獲取最大的利益。這樣的結果是,OPEC成員中大部分都要做出犧牲,因為很多國家是沒辦法增長。

另一種結果是,沙特和俄羅斯在說服其他成員時談崩了,但是原油增產成為定局。也有一種可能,OPEC會議談崩了,但是原油產量也不會增加,油價可能因此上漲,就像2011年那樣。

無論結果如何,6月22日的OPEC會議都將是一場激烈、且影響巨大的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