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難度最大,爲什麼是江蘇和浙江?

高考難度最大,為什麼是江蘇和浙江?

文/劉冷絲 圖/網絡

今天是全國統一高考第一天,先預祝各位00後——千璽寶寶考試順利,旗開得勝。

網上有很多關於全國高考難度的排名、分析等等文章,確實有道理,有的還用數據說法,也算權威。但是,任何事情必須綜合來看,不能只看其中某一項。如果綜合各種因素,全國高考難度最大、學生最辛苦的當屬江浙兩省。

高考難度最大,為什麼是江蘇和浙江?

2018年,高考正式開始

江蘇:試題難度大,算分機制複雜

江蘇的高考首先難在考題本身。比如,江蘇的英語考卷難度堪比全國大學生英語四級考試難度;江蘇物理、數學等課程與大學的課程接軌,試題難度起點之高可想而知。

江蘇高考試卷題型結構難度非常大,數學試卷填空題共14題,每題5分;解答題共6題,共計90分,沒有選擇題這種題型。其他科目中,選擇題的分量也相當少。

考試的分數計算機制非常複雜。江蘇高考總分只含語文、數學、英語,總分為480分。其中語文160分、數學160分、英語120分是文理科相同的試卷,比起其他省份文科數學易於理科數學的情況,難度大大增加。文科生語文加考語文40分,理科生數學加考40分。選修的兩門課不計入總分,根據相應比例計算等級分為A+、A、B、C、D。選修成績和總分必須分別達到相應大學的錄取指標,否則不得被錄取。文科生必修歷史,理科生必修物理。大家都知道的,一個學生想把幾門課拿到A,無疑是百裡挑一,而沒有A,上北大清華想都不要想,其他985高校恐怕也是沒門。

高考難度最大,為什麼是江蘇和浙江?

這個難度排名比較科學

高考的角度上看,江蘇每年有30多萬的高考考生,卻只有1.41%的考生能夠考上985大學,5.2%的人考上211大學,12%的人考上一本大學。

浙江:大小高考把學生考到暈頭轉向

浙江高考自2014級高中生開始不分文理;高考錄取實行"7選3"模式;外語和選考科目考生每科可報考2次,選用其中1次成績。就學生來看,成績好的學生有很大的的學習餘力,高二時就考出比較理想的成績,這時候對他們來講就是比較輕鬆的了。但對於成績一般的,或者是家長期望值比較高的學生來講,學習跟不上,考試也跟不上,第二次考試比第一次考試普遍感到緊張和吃力,因此是比較累的。

而現實是,大部分同學都屬於成績一般的同學,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同學在整個高中階段都會陷入一日復一日的學習複習、考試之中。

新高考的目的之一是減輕學生負擔,但從已經實施的情況來看並不樂觀。學生疲於應付眾多學科的合格考、等級考,負擔更重;每一科目的老師怕其他學科老師擠佔自己學科時間,佈置作業加碼,學生就陷入了題海中了。各學校均以各種名目進行模擬考、週考、月考、綜合考、聯考。考得天昏地暗,考得日月無光,考的學生快要吐血。學生思考時間少了,悟性降低了,能力當然就降低了。

浙江高考的題目有較高的難度。比如2017年的語文閱讀,題目是這樣的:請賞析文章結尾"它早已死了,只是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眾多考生當場就懵逼了,完全理解不了一條草魚“詭異的光”是什麼意思。

高考難度最大,為什麼是江蘇和浙江?

2017年浙江語文閱讀題

考完試後,考生們紛紛網上找到原作者鞏高峰,向他求教,他的回答是“真的不知道,也不會做”。

總結:高考改革負重前行

高考難度最大,為什麼是江蘇和浙江?

高考改革是必經之路

其一,還是老話,無論怎麼改革,高考的公平公正沒有改變。但是,各省的考生總人數和教育教學水平不一致,各省高考的題目難度不一,最終導致各省高考綜合難度也就不一,沒有絕對公平,公平都是相對而言。

其二,各省的高考改革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外語等科目可以多次考,取最好的成績計入高考成績。文理不再分科,數學考試難度整體上會降低,但對於偏文科的學生來說可能還是一道坎。語文的地位和考試難度會加大。

其三,高考改革屬於進行時狀態,制度設計難免有問題;學生選擇餘地增大,選擇上又出現新的困難;學生選擇餘地增大意味著高中必須大幅度增加師資力量和教學改革力度,學校的教學壓力、難度都大幅增加。

因此,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之下,高考改革會對學生的選考、學習複習、選專業等等帶來諸多困難,這些都為高考實際上增加了難度。

高考難度最大,為什麼是江蘇和浙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