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丁伟说给李云龙一个师敢打太原,这句话可行性有多少?

李云龙即便敢,也拿不下来,因为太原城不是二营长的意大利炮能解决得了的硬骨头。

抗战中当然没有八路军攻打太原城这样真实的案例,但把时间推后几年(权当李云龙打过太原城的主意是在四十年代初期),确实发生了一场真实而惨烈的太原战役。对手不是日军,而是公认比日军战力弱上很多的阎锡山的国民革命军(但有很多日本军事顾问甚至日本士兵参战)。

《亮剑》中丁伟说给李云龙一个师敢打太原,这句话可行性有多少?

太原战役从1948年10月初打响外围战斗,一直到1949年4月底才解放太原,时间绵延六个多月,进攻一方战役前期出动了11万多人,到了后期出动有32万人,攻城的最后时刻,进攻部队动用了1300多门火炮,才啃下了守军只有7万多人的这块硬骨头(战役前期有12万余人)。

《亮剑》中丁伟说给李云龙一个师敢打太原,这句话可行性有多少?

最终的伤亡情况,进攻方4.5万人,防守方5万余人,另,防守方最后7万余人被俘,太原战役成为进攻方牺牲非常大的一次国内战役,仅在太原东山要塞群,进攻方就损失了2万人,可见太原防线之稳固。

《亮剑》中丁伟说给李云龙一个师敢打太原,这句话可行性有多少?

回到李云龙打太原城主意的年代,当时的太原是侵华日军第一军驻地,第一军下辖以下三个甲种师团——第六师团、第十四师团,第二十师团,当时的每个日本陆军师团相当于国军一个军、三个师的规模(纸面上国军要高一些),就此换算下来,驻扎在太原的日军第一军可以扛住国军九个师。但众所周知,当时的日军战力与国军大概相当于一比五,即,五个国军的牺牲才能换来一名日寇的死亡。如此换算,日军的第一军简直可以扛住国军的四十五个师的兵力。

好吧,给咱老李一个师的兵力,他敢按照丁伟所说的那样,带上二营长,去打日军第一军驻扎的太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