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

1845年,由于马铃薯晚疫病爆发并大规模流行引起的“爱尔兰饥荒”,导致100万人因饥饿而死,150万人背井离乡。因此,晚疫病被业界惊呼为马铃薯的“癌症”和“一号杀手”。

马铃薯晚疫病最初起源于墨西哥中部地区,大约19世纪30年随海上运输传入欧洲。我国晚疫病大规模发生始于1950年,主要产区都有爆发。20世纪80年代后,马铃薯晚疫病在全球主要种植区频频爆发,病害流行所带来的危害引起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马铃薯晚疫病是病菌性全株型病害,属于高抗性风险病原菌。在高温、潮湿、通透性较差的条件下多发生。发病时,马铃薯植株叶片会出现水渍状斑点,背面会有白色菌丝体出现,湿度较大时病斑扩展迅速。晚疫病发病后期,会导致叶片干枯、萎蔫,发病部位呈黑色腐烂状,最后影响到薯块腐烂,全面绝收。 因此,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一大杀手,不得不防。

其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在生产上要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并利用品种多样性适当调整马铃薯种植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因抗性品种丧失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是科学的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提高马铃薯植株的免疫力,譬如疏松土壤、及时降低田间湿度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