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無法行於春秋戰國,自漢以下而成爲國家官學的嗎?爲什麼?

星座連連看

孔孟之道,即孔子孟子關於治國理政的思想主,稱為儒家思想。

孔子主張“克己復禮”維護統治秩序,主張統治者“為政以德”的德政思想治理國家。孟子則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張統治者施行仁政,主張仁的王道思想。一言以概之,孔孟之道即聖人聖王的治國之道,其社會構建目標是君臣,父子尊卑有序有序的大同社會。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尊卑有序下的仁政,縱是後世經過不斷改造,包括三綱五常、宋明理學,其並沒有超出孔孟的尊卑觀點,只不過其實具體化,僵化了。孔孟儒家思想的發展趨勢是皇權,尊卑人倫秩序的愈發強化。

(1)春秋戰國時期為何不能被重用

參看本號的“為什麼春秋之後還是亂世”這一問題,瞭解春秋戰國的實質。

春秋戰國時,雖儒生眾多,卻未能被各國重用,孔孟之學也未能成為顯學。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結於一點,則可表述為“不合時宜”。

春秋戰國是“事異則備變”的時代,時代的主題是變革,富國強兵。既要變革,變革的對象就是周禮,周禮已不合時宜。春秋戰國,禮崩樂壞,各諸侯國相互征伐,戰爭不斷。在動盪的歲月,各國的首要目的也絕非遵循古制,當務之急是改變不合時宜的分封制。分封制的衰落,就是奴隸主貴族階級的衰落,相對應是封建地主階級的崛起。

孔孟所提出的克己復禮,本質上是恢復周禮,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這當然無法取得地主階級的認可。

如果認可孔孟思想,首先,各諸侯國的合法性就不能取得,當時的諸侯國僭越稱王,相互攻伐,不尊王室,乃至臣子以下犯上取代君主等在孔子看來,都是不合乎禮的,應該受到譴責。

在此情況下,儒家絕無成為顯學的可能。

其次,爭霸戰爭需要舉全國人力物力,迫切需要君主集權以調動全局,更需要富國強兵以滿足兼併戰爭。

孔孟則提倡仁政,反對橫徵暴斂,這在戰爭時期不利於全國財力的集中,且儒家強調恢復周禮,這是開倒車,與春秋戰國的思變主題不符。

橫向比較,法家的嚴刑峻法才是變革時期的思想,法家的君主集權論、法作為君主規整國家和社會秩序的手段,目的就是強國強兵,明顯更適合兵荒馬亂的春秋戰國。

(2)儒家自漢成為顯學

漢代秦後,漢朝迎來了五十年的基本和平,在這一過程中儒家思想經過改革逐漸符合了統治者需要,為皇權提供了新的“盤整秩序”的手段。

一直到漢武帝初期,孔孟之學一直未得到統治者的徹底重視。然則,儒學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髮展完善,已經完成了第一次重大變革。

這一次重大變革的核心就是強化“尊卑秩序”,將其提高到“第一準則”的位置。荀子吸收了法家思想,提出了“禮法並重”的主張。

董仲舒

董仲舒則更進一步改造了孔孟之學,提出了“春秋大一統”“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思想,進一步完善了“仁政”思想。由此,經漢武帝最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成了漢代乃至後世的顯學。

(3)成為顯學的原因

儒家成為顯學的原因,可歸結於“符合時宜”。

自秦以後,中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體系已經形成,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權威。

首要解決的便是皇帝合法性的問題,而董仲舒改造後的儒學,則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君權神授的提出將皇帝的權威提到了制高點。由於其符合皇帝的利益訴求,自漢以後,幾無皇帝不推崇儒家的,儒家也成了後世的官學。

其次,儒家所提的尊卑有序的觀點,有利於治理天下,形成穩定的統治秩序,其仁政思想也有利於和平時期的國家建設。

自漢以後,儒家思想不斷吸收各家思想,思想體系漸趨成熟以至完善,雖然經過幾次大的改造,然其構建君主至上,尊卑有序的和諧社會的核心觀點沒有變,維護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原則沒有變,故而,儒家思想成了整個封建社會的顯學。


坐古談今

儒,乃亡國之法。漢以前的儒家思想與董仲舒之後的儒家有著很大不同。漢以前的儒家是修身之法,而董仲舒為迎合皇帝,對儒學核心思想進行了變革,使儒學更能符合帝王的需求,從董仲舒到朱熹,儒學從修身的學派,變成了治國的理論,從一個開放的思想,變成了束縛思想的枷鎖。從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到天地君親師,可以明顯看出儒學前後的變化。子不語怪力亂神,到天人合一,儒學思想從董仲舒起便開始退步,變成統治工具。

縱觀歷史,所有朝代更迭過程中的勝利方,都少有儒生,而隨著王朝穩定,儒生佔據歷史舞臺,而這時也是王朝衰退的開始,因為儒學已失去了進取之意。後來的儒家是聖人之學,是成為聖人的方法,但是世俗間是沒有聖人的。


紅袖香殘

孔孟之道難行於戰國說明其在大爭之世沒有競爭力,難以實施不切合實際。而漢朝則是大一統的朝代,雖然表面獨尊儒家,實際上仍然是依法治國。也只有依法治國才能長治久安,民富國強。

至於是為什麼,大概是為了和稀泥吧。有了問題不解決,不斷積累直至無法解決。發生戰爭。改朝換代。


大秦帝國宛

我舉個例子吧。

孔孟之道是一個針對大型乃至超級計算機系統開發的操作系統。他是開源的(核心理論誰都可以閱讀),歷經無數國寶級大牛進行維護升級(孔子,孟子,荀子,孔達,董仲舒,張進,韓愈……)。他必須運行在一個完整的穩定的超算體系之上,方能發揮出最大性能。

你把天河二號神威藍光的系統拿來裝在你們公司的破電腦上,還指望他能運行起來發揮你的硬件實力?

老老實實去裝windows吧。


郝子曰

自古以來,外儒內法,軟硬兼施,就像一個人一樣,既要臉面面子,又要腹黑的裡子。

另外儒家成為官學,都是董仲舒改造的,符合統治者需要,所以就流傳下來了,成為正統。

由此可見,識時務者為俊傑


清林學堂

春秋戰國是亂世,講究鐵血效率。後世統一王朝,講究的是秩序。孔孟之道只是廣告,孔子是繼承了周的文化的,後世也是從哪裡衍生的,固有的延伸性決定一脈相承。隨著社會發展很多都在變,到了宋朝儒釋道合流,再到明朝中國越發的封閉,出了王陽明,心學越發玄乎走上一種極端。


何子健11

所謂的行或不行!不在孔孟之道本身!而在於統治者的需求!春秋乃是亂世所以法家站了上風,正所謂亂世用重典。有漢以後中原基本一統!統治者希望尊卑有序!社會和諧!孔孟之道適逢其時!


藏徒

簡單說,我認為:春秋戰國是我國的一次文化大革命,由於諸侯割據為各種思想流派的存在提供了基礎。漢代以後由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其他思想的排他性質,加上孔孟之道迎合了統治階級的口味得以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