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農村俗語“與人不和,勸人養鵝”?

棒奔霸

農村俗語“與人不和,勸人養鵝”,很多人很難理解這句話,聽我解釋完你就明白為什麼,關係不和睦,還要勸人養鵝?


1.鵝會啄人,是鄰里關係不和的導火索。

農村以前養鵝和現在完全不一樣,農村養殖都是散養放養,鵝也不例外。鵝是農民養殖的家禽家畜攻擊性最強的,會主動攻擊人。鵝雖然沒有鋒利的牙齒,然而鵝的牙齒像鋸齒一樣,被鵝啄一下,幾天都是疼痛難忍,還會引起瘀血,發青發黑。

小時候有戶人家,就養了幾隻鵝。附近的小孩都被他啄過,經常有家長帶著小孩找上家門理論,經常為了小孩被鵝啄而吵架。等鵝養大了他就不會再養鵝了,才緩解了鄰里的關係。“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和時,勸人養鵝,鵝攻擊了人,自然養鵝的農民與鄰里的關係也好不到哪去了,惹人嫌棄。

2.“家有萬旦糧,不養脖子長”,鵝的餵養成本是雞的五六倍。

在農村還有一句俗話“家有萬旦糧,不養脖子長”。在農民的雞鴨鵝等家禽養殖中,雞吃的最少價格最好,鵝吃的最多,鵝的餵養成本是雞的五六倍,價格還不是很好。農村散養放養鵝,幾乎沒錢賺,甚至虧本。


3.“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養殖風險大

養殖的風險很大,一旦沒有管理好會大量死亡了。容易得小鵝瘟、禽霍亂、蛋子瘟等鵝常見疾病,一旦感染了這些疾病會大批死亡。古人就總結出“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來說明養殖的風險大。


“與人不和,勸人養鵝”在以前農村,放養的鵝啄人造成鄰里關係不和,鵝的養殖風險,鵝的餵養成本與收入不對等養鵝不利人利己,在以前還是比較適用。對現在規模化養殖通過科學技術養鵝的養殖戶影響不大,現在養鵝說不定是一條不錯的生財之道。農村俗語要結合當時的情況來看,就能很好的理解這些話的意義。


昕瑞生態

農村俗語“與人不和,勸人養鵝”是什麼意思呢?

乍一看,這句農村俗語挺有意思的,不和,肯定是合不來的意思,合不來為什麼勸人養鵝呢?

其實原因挺簡單,主要是糧食問題。大家有所不知,鵝的食量非常的大,養一隻鵝的糧食可以養出5只雞,所以農村還有這麼一句老話“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鵝的脖子不是特別長嗎?這說的就是不養鵝。或者也有說成“家有萬擔糧,不養扁嘴王”,扁嘴指的也是鵝。


以前糧食是農民的命根子,有糧食才有未來,有糧食才能想著養點鵝改善生活,糧食的收成也很不穩定,勸人養鵝就是指望著哪天糧食欠收,把人給坑了,畢竟是合不來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勸人養鵝,鵝是帶毛的家禽,老話說的好“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這帶毛的家禽很容易得禽流感,一遇上就是整群家禽付諸東流,損失慘重。


到了今天,這樣的人依然是存在的,當然大多不是不合,多半是為了利益,像以前風靡一時的“水蛭”養殖,包賺錢,包回收,免費技術指導各種口號滿天飛,就是勸農民搞水蛭養殖,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典型養殖業的“龐氏騙局”。

這句俗語的意義在於,如果有人極力告訴你去做某一樣事情,出發點完全沒有毛病,前景一片光明,似乎只要你去做,就一定能賺錢,一定能走向致富路的時候,心裡想想這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好事也不一定就恰好遇上了你,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免得吃虧。


農人說民俗

農村俗語"與人不和,勸人養鵝"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你要是跟哪個合不來,那就規勸他去養鵝。咋個回事?這俗語看來挺有意思的。



"與人不和,勸人養鵝"看出農村人智慧

一般情況之下,與人不和,要麼是相互罵架,要麼是老死不相往來。而這裡的古人卻給出了另一種情況,即跟誰合不來那就勸他去養鵝。這其中暗藏怎樣的玄機呢?

原來啊,鵝的食量相當大,古人曾有這樣描述"家有萬擔糧,不養長脖子"。就是說,家裡面縱然有萬擔糧食,也不飼養鵝,養不起,鵝能把人吃窮了。而古人勸人養鵝,實則是在害人。與誰不和,就勸他去養鵝,這樣可以實現在不進一步惡化關係的情況之下,出了口惡氣。



"與人不和,勸人養鵝"實則是教我們巧妙處理事情

古人的智慧,特別是為人處世方面相當高超。在現實生活之中,總會遇到不高興的事兒,不對付的人。比如潑皮無賴,難纏,不講理或者是蠻橫的鄰居。面對這種情況,"罵人無德,打架犯法",那麼怎麼辦?

於是,智者就總結出"與人不和,勸人養鵝"的俗語,教眾人如何去處理這些棘手問題。就是假裝與不和之人和好,退一步海空天空嘛。然而,說養鵝賺錢,規勸他去養鵝。對方不知道是陷阱,高高興興養鵝去了。這樣,在不知不覺之中,除了一口惡氣,合理合法。古人"太滑頭"了。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有關於《如何理解農村俗語"與人不和,勸人養鵝" ?》問題看法,大家覺得怎麼樣?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的,歡迎評論指正。


有點意思的事兒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是東北總叨叨。

農村俗語“與人不和,勸人養鵝”總叨叨分析可能是出於以下原因:

1、農村的生活環境因素決定了人們經常低頭不見抬頭見,見面的機會多了,由於各自的脾氣秉性,處事為人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時間久了常常會出現一些口舌之爭 ,往往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許多人因為這些小事斤斤計較,彼此都不讓步,傷了和氣。這就叫與人不和。








2、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朋友都知道,鵝這玩意了,精力旺盛,喜動愛叫喚,喜歡群居,一有風吹草動就叫起來沒個完。



看到陌生人往往還上去“牽”人家褲腳子,弄髒人家衣裳,不受傷也嚇夠嗆。勸人養鵝就是想把養鵝帶來的負面影響施加在鵝主的身上,達到人們討厭鵝進而討厭鵝主的小肚雞腸的想法。










3、農村往往善於口舌之爭的,都是一些小心眼的相對來說生活比較清閒,沒有啥事兒把住身子的人。勸人養鵝能夠達到讓鵝主天天忙於伺候鵝,沒有閒功夫出來和別人犯口舌的目的。

















通過以上分析,總叨叨認為農村俗語“與人不和,勸人養鵝”是一種小農意識下產生的無奈的對於鄰里糾紛的一種滿含智慧的做法。可以大面積推薦使用。


Over!


總叨叨

昨天看了一個視頻,鵝產蛋率低於鴨子,雞。

鵝每年產蛋約200枚,而且鵝吃的也多。嚴格地說屬於入不敷出的產業。

勸人養鵝,也就是讓人賠錢,讓人窮上加窮。


畄畄咂

就是以為人好的名義給人挖坑


我是張大勇

我說下我的理解,看見過養鵝的都知道,鵝見了陌生人會追著去咬他,主人趕也沒用;而周邊鄰居肯定都有一些遠親什麼的,當別人來走親戚時就會咬別人,這就會破壞鄰里關係,使得大家都嫌棄這家人。

俗語的深層含義一般都是為了警示後人要搞好鄰里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