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怪孩子半途而废,其实最先放弃的,肯定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别总怪孩子半途而废,其实最先放弃的,肯定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半年前,我考虑把儿子的爵士鼓兴趣班给停了,原因是儿子学鼓一年多,似乎越来越不喜欢打鼓了。

以前他还会在我和他爸爸的提醒下,每天打半小时鼓,后来一周练三次,再后来,基本只靠着每周上一次私教课勉强维持着打鼓。

当初我们给他选择爵士鼓,是因为他2岁时,第一次看到手鼓,那种激动的表情,至今让我记忆深刻,总觉得他和鼓有缘。

于是到他读小学,坐在标准鼓前,踩得到踏板后,我们就迅速报了班,并且在家买了全套爵士鼓供他练习。

没想到,才一年多,孩子就没兴趣了。

别总怪孩子半途而废,其实最先放弃的,肯定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对于儿子不爱打鼓的原因,我也曾认真想过,并做了些调整,比如:换一个老师;给孩子经常看打鼓视频;他打鼓时给他拍照,并告诉他很帅……

但都收效甚微。看来只能算了,不勉强孩子,放弃吧。

这之后,忽然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一个老师写的一句话:最先放弃的,肯定不是学生,而是家长

这句话戳到我了,我猛然警醒,就放弃打鼓一事,我居然还没好好和孩子商量过,询问过他的意见。

于是,当晚,我就打鼓的事,找儿子好好聊了聊。

孩子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他不想放弃!

对于自己不练鼓的行为,他表示了反省,他说他对打鼓还是有感情的,但因为偷懒,而且我们也不像从前那样经常提醒他打鼓了,所以就懈怠了。

他希望的打鼓练习模式是:制定计划,自己每周自觉练三次,如果遗忘,父母时常提醒一下。同时,不想考级,只想把打鼓当件有趣的事来做。

他的想法我们完全同意,我们本来的初衷就是想让他有个兴趣,完全无关考级。

就这样,到现在已经2年多了,儿子仍在坚持打鼓!

别总怪孩子半途而废,其实最先放弃的,肯定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热门话题:现在的你怎么看当初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

底下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感激”。

  • 有人说,因为有了这个兴趣,自己顺利打败竞争者,拿下心目中的女神,现在孩子已经三岁了;
  • 还有人说,因为这个兴趣,让自己在最艰难的时刻,仍能平静乐观,而没有焦虑抑郁;
  • 还有个回答特别有意思,说因为有一项兴趣,感觉自己从内向性格变外向了,乐衷于参加各种聚会,因为可以出风头。

我有个朋友,她女儿是妥妥的学霸,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长得还漂亮,这样的孩子怎么教育出来的呢?

只说一件事就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她女儿学钢琴,她陪练,结果她生生把钢琴给学会了!

当然,并不是说,要孩子学好,自己就必须要什么都会。

朋友的这个例子,说明了:

当家长非常重视一件事时,这份关注会传导给孩子,而当家长首先烦了、厌了,孩子也会跟着疲了

别总怪孩子半途而废,其实最先放弃的,肯定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说到钢琴,想起周杰伦曾说过:“小时候练琴,母亲会拿根棍子站在后面…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都是因为妈妈严厉督促所致。”

周杰伦的钢琴弹得出色是众人皆知,有目共睹,据说他考到台湾8级,相当于内地7级的水平,就不再考了,但他弹的《夜曲》是妥妥的十级曲子。

由此可见,周杰伦的母亲秉持的教育观,也是对“过程”坚持不放弃,而对“结果”则比较松弛

别总怪孩子半途而废,其实最先放弃的,肯定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孩子生性好玩很正常,不爱动不爱玩的孩子,才是家长真正要担心的情况。但好玩的缺点,往往是没有长心,不能一直在一件事上死磕,但即使不在乎成就,要学有成,达到自娱自乐的程度,都必须有个漫长的训练过程。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想改变孩子的懈怠,家长自己必须先学会坚持!

—End—


处处有心,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心理学会会员,对儿童及青少年、家庭、婚姻方面的心理咨询有长达10年的工作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