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最不堪回首的一首詞,物是人非今何在 但見故國夢中游

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國君。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李煜降宋後淪為階下囚。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諳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都是其千古之作,被譽為“千古詞帝”。《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是其代表作之一,本詞作於李煜降宋後不久,因為萬分感念故國,心中充滿了無限愁恨,孤獨失落之感與日俱增,遂寫下了這首千古傑作。

李煜最不堪回首的一首詞,物是人非今何在 但見故國夢中游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詞文翻譯:

人生的愁恨怎麼才能消免?只有我獨自傷心悲痛無限!夢中我重回到了故國,醒來卻已雙淚垂落。

有誰曾伴我同登高樓?我永遠記得憑樓遠眺的那一個晴朗的秋天。往事已經成空,彷彿如夢一場。

李煜最不堪回首的一首詞,物是人非今何在 但見故國夢中游

詞文鑑賞: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該詞作於南唐滅亡,李煜成為階下囚不久。每每追憶往事,李後主自然悲痛難以,開首便以悲滄憂傷的格調直抒胸中的無限仇恨。“何”字襯托出了內心的無比失落之情,而“獨”字則寫出了那種孤獨無助之感,使人感同身受。“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李煜緊接著兩句道出了自己“愁恨”的緣由,感懷“國之破”、“家之亡”,似乎昨日的榮華還在,猶如一場夢般,待夢醒後卻是傷心萬般,無比悔恨過往。李煜在此處撫今追昔,情緒的波瀾壯闊可見一斑。

李煜最不堪回首的一首詞,物是人非今何在 但見故國夢中游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李煜這兩句緊接上闕的愁恨情調,將自己對於國破家亡、淪為階下囚的那種悔恨抽象為具體的感觸,進而突出了自己的那種無可奈何的哀鳴之情,也從側面印證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困苦之感,平生萬般感慨。“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對於過往,詞人自然難以割捨,念念所望,可是一切都已燕去樓空,物是人非,彷彿如夢境一般,難以追溯。李煜以夢遊故國的秋思萬端著手,對人生的悵惘和無奈之感在詞中一覽無餘,更顯得本詞的意境高闊遼遠,人生不堪回首,皆如夢一場,真倒是“物是人非今何在,但見故國夢中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