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髮膚,不敢毀傷,毀傷了要第一時間發朋友圈

《世說新語·德行》

【原文】

範宣年八歲,後園挑菜,誤傷指,大啼。人問:“痛邪?”答曰:“非為痛,身體髮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宣潔行廉約,韓豫章遺絹百匹,不受;減五十匹,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後與範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範雲:“人寧可使婦無褌邪?”範笑而受之。

【戲文】

鍛鍊要有效果,最關鍵是要發到朋友圈。——沃茲基

身體髮膚,不敢毀傷,毀傷了要第一時間發朋友圈

範宣,字子宣,晉陳留人。

十歲時便博覽群書,好學不倦,尤善“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這三本書。自魏正始(魏齊王曹芳年號)以後,老莊之學盛行,但範宣堅持遊離於主流文化之外,州郡徵召他為太學博士、散騎郎等,他都沒去。平生以教授儒學為業,時人敬仰。

身體髮膚,不敢毀傷,毀傷了要第一時間發朋友圈

文體不分家

我都已經留懸念了,你居然不問為什麼?

話說範宣八歲那年,有一天在後園挑菜,不小心弄傷了手指,於是大哭起來。有人問他:“很疼嗎?”答曰:“不是因為手疼,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輕易損傷,損傷了就是對父母不孝,所以我才哭的。”

這孩子覺悟真高啊,應該給朵小紅花,但是在獻花之前我還要深問一句,你把嗓子哭壞了、眼睛哭瞎了、挑菜耽誤了,就不算愧對父母嗎?

戈夫曼把人際交往中的常用表演模式分為四類,之前我在寫周子居的時候說了其中一種叫“理想化表演”,今天剛好拿範宣開刀,說說第二種。

身體髮膚,不敢毀傷,毀傷了要第一時間發朋友圈

就問你害怕不害怕

有一種朋友圈內容是沒頭沒尾的,語焉不詳的,欲拒還迎的,曖昧朦朧的。

比如“努力了三年的目標終於實現了,今晚要好好慶祝一下。”他不說是什麼目標,活活把人急死。

再比如,“鬼知道我剛剛經歷了什麼,心痛!”他就不直說,等著你來問。還有很多標題黨學會了這種模式,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統稱為“神秘化表演”

這種表演的缺點在於,謎底往往沒有謎面看起來那麼迷人,故有小題大做,虛張聲勢之嫌。重申一遍,我無意質疑古人對於純孝的真誠,也不在乎範宣的故事裡包含多少表演成份。我想說的是,刻意表達自我崇高跟炫富一樣,並非多麼值得稱許的行為。

反正我沒聽說周總理捧著書到魏校長面前溜達,恨不能在腦門上刻字:你趕緊問我呀,為什麼要讀書?

身體髮膚,不敢毀傷,毀傷了要第一時間發朋友圈

為中年之勃起而讀書

誰的媳婦兒沒褲子穿,誰就是我的朋友

故事的第二段來自於表臉藝術家範宣和他的朋友韓豫章。

韓伯,字康伯,潁川長社人(今河南長葛)。這傢伙小時候就很聰明,長大了毫不意外的成了文藝青年,善於坐而論道。歷官豫章太守,鎮軍將軍,所以也叫韓豫章。

話說範宣成年後,品行依然高潔,而且廉潔簡樸,說白了就是窮。韓伯作為他的朋友實在看不下去,就送了他一百匹絹。

開玩笑,範宣那麼能給自己加戲的人怎麼可能欣然接受。於是,一場比相聲段子《賣布頭》還要慘烈的劃價行為就此展開。

韓伯說一百匹不行,你就收五十。

範宣說不要。

韓伯說五十不行就二十五,你多少拿點意思意思。

範宣還是不要,最後終於減到只剩一匹絹,範宣死活就是不要。

看到這裡我其實是贊同範宣的,要與不要非關數量多少,這是個原則問題,但是我很快就後悔了。

果然,那次韓伯一匹絹都沒有送出去,心中耿耿於懷。終於,某天又給他逮著個機會,那天他和範宣同乘一趟車,於車中沒有外人,韓伯便徒手扯下兩丈布硬塞到範宣手中,說:“一個人怎麼能讓自己的媳婦兒沒有褲子穿呢?”範宣笑了笑,居然就收下了。

這都是什麼人呀!

啞巢父 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