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規模最大動力電池工廠下線 比亞迪鞏固動力電池霸主地位

摘要:比亞迪青海南川動力電池工廠計劃全部生產三元電池,建設的一期6Gwh動力電池生產項目投產下線,計劃2019年實現全部投產,屆時年產能可達24GWh,將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工廠,相當於可滿足120萬臺比亞迪唐的電池需求。

全球規模最大動力電池工廠下線 比亞迪鞏固動力電池霸主地位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6月27日訊(張倩 青海西寧報道)數據顯示,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32.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9%和141.6%。電動汽車市場累計實現裝機量12.7GWh,同比增長199.31%。《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出,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保有量達500萬輛。發展新能源已成大勢所趨,帶動電池產業逐步進入補庫週期,動力電池產業迎來最美時代。

比亞迪不僅身處新能源領域國產品牌龍頭地位,同樣作為動力電池領域領跑者引發行業熱點聚焦。今日,電池網作為特邀行業媒體見證比亞迪在青海西寧經濟開發區舉行的全球規模最大動力電池工廠下線儀式,同時參觀全球規模最大動力電池工廠生產車間。

全球規模最大動力電池工廠下線 比亞迪鞏固動力電池霸主地位

據電池網現場瞭解,比亞迪青海南川動力電池工廠計劃全部生產三元電池,建設的一期6Gwh動力電池生產項目投產下線,計劃2019年實現全部投產,屆時年產能可達24GWh,將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工廠,相當於可滿足120萬臺比亞迪唐(插電混合動力版本)的電池需求。該生產基地的電力來源幾乎100%採用清潔能源,具備原材料、配料、塗布、輥壓、分切、卷繞、裝配、注液、封口、自放電、分選、回收等整套動力電池功能模塊。

此外,7月份,海東臨空工業園區內的1萬噸磷酸鐵鋰產品也將正式下線。隨著兩個生產基地、兩個產品的正式下線,標誌著比亞迪在青海的投資全面落地。

全球規模最大動力電池工廠下線 比亞迪鞏固動力電池霸主地位

尖峰對決 打破自產自銷閉環模式

中國新能源汽車連續三年產銷量居全球第一,市場紅利引發日韓企業開始對中國鋰電新能源市場“虎視眈眈”。今年上半年,日韓企業開啟一系列佈局策略,LG化學綁定華友鈷業40億中國設正極材料廠、SKI準備投入864億元韓元投資其在中國的電池公司、三星電子副董事長李在鎔帶團出訪深圳比亞迪、松下聯手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等。與此同時,三星SDI、LG化學、SKI三家韓國動力電池在華合資公司也成功入選了《汽車動力蓄電池和氫燃料電池行業白名單暫行管理辦法》,加速搶食國產動力電池市場份額。

全球規模最大動力電池工廠下線 比亞迪鞏固動力電池霸主地位

除日韓注資擴產外,國內鋰電市場也已到格局重塑的重要節點。伴隨快速擴張的動力電池行業而來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危機,沒有核心技術優勢、生產能力弱的企業正面臨淘汰;而優質產能因市場需求也迎來劇增。數據顯示,今年1-5月,動力電池市場共73家公司實現裝機,寧德時代、比亞迪和國軒高科三家頭部公司的裝機量就佔據了七成市場份額,而70家公司僅佔三成份額,市場競爭加劇。

2018年成為中國動力電池行業持續洗牌的關鍵年,國內外動力電池市場尖峰對決“勝者為王”。比亞迪1995年以電池起家,生產的動力電池最初是供應給自己的新能源汽車,目前已經積累了15年經驗,不僅擁有經驗豐富的開發及服務團隊,而且擁有全面的預知及應對機制。

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已經經過充分的市場驗證,擁有在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城市商業化運營經驗,成功經歷了各種氣候、路況、駕駛習慣的考驗。

比亞迪青海南川動力電池工廠計劃全部生產三元電池,建設的一期6Gwh動力電池生產項目投產下線,計劃2019年實現全部投產,屆時年產能可達24GWh,將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工廠,相當於可滿足120萬臺比亞迪唐的電池需求。

全球規模最大動力電池工廠下線 比亞迪鞏固動力電池霸主地位

厚積薄發。如今,在24年電池領域研發、設計、生產、應用經驗基礎上,比亞迪果斷打破動力電池業務自產自銷閉環模式,以期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在工信部最近公示的第307批和309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比亞迪就分別為東風汽車、成都客車、山東泰開汽車和北京華林特裝車等四家車企申報的新能源專用車和客車配套動力電池。

此外,比亞迪還將積極推動汽車業務供應鏈的市場化,以市場化競爭原則開放供銷體系,引入外部供貨商。同時,在零部件領域,也會積極接觸外部客戶,爭取相關零部件的對外銷售。

智能製造 2020年動力電池總產能將達60GWh

以2020年作為時間節點,受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束漸進、新能源車衝刺年產銷200萬輛、動力電池成本競爭加劇、新能源車監管力度趨嚴等因素推動,企業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同樣也考驗企業在競爭中崛起的實力。

與此同時,智能製造釋放中國製造全球紅利,外企在中國市場的禁錮消散,外資電池企業已經入華,動力電池行業迎智能化風口。

全球規模最大動力電池工廠下線 比亞迪鞏固動力電池霸主地位

根據規劃,2020年比亞迪動力電池總產能預計將達到60GWh。為備戰2020年,緩解政策保護到期、優質產能的巨大缺口、成本競爭壓力等影響,比亞迪實處見真章,本次下線的全球規模最大動力電池工廠,其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處於全球頂級水平,生產效率領先行業5年以上。

全球規模最大動力電池工廠下線 比亞迪鞏固動力電池霸主地位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致辭中表示,依託多年的電池研發和生產優勢,該工廠採用了比亞迪全球首創的(比亞迪電池產線已經迭代升級至第六代)超級智能、自動生產線。整個生產過程,不僅由近百個機器人、智能物流系統、AGV(多功能無人搬運車)以及MES信息化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實現產線的全面自動化和信息化,且能夠將全自動生產線的硬件、軟件實現智能互聯,使得該電池工廠成為全球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最高的動力電池工廠,生產效率領先行業5年以上。

此外,該工廠採用全球領先的產線:產線長且複雜,集成了多項功能模塊,以滿足生產高能量密度、高精度產品的需求,使得生產的產品具有極為嚴苛的品質,在產品一致性(產品一致性優於行業,不良品低於行業一個級別)、穩定性、能量密度等電池核心指標上達到全球頂尖水平。

全球規模最大動力電池工廠下線 比亞迪鞏固動力電池霸主地位

同時,該工廠通過MES信息化系統,可以在生產過程中收集設備/產品相關信息(包括經過的工序、生產時間、關鍵參數、原材料批次、操作員工等),不僅可以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智能追溯,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及時反饋的設備/產品性能等數據進行分析,能夠對可能發生的異常情況進行預防。

在智能物流系統方面,該工廠通過智能交通系統和相關信息技術實現物流作業的實時信息採集,並在集成的環境下對採集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通過在各個物流環節中的信息傳輸,為原材料供應商、生產製造商、客戶等各方提供及時、準確、詳盡的信息,從而增強便利性,加快反應速度和降低溝通成本。

據悉,2018青洽會期間,青海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將與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14GWH動力電池項目,概算投資為50億元;另外在海東投資建設8G瓦時產能的動力電池生產項目,投資大概40億元。

隨著動力電池產業市場開放,走出庇護的中國電池產業與國際巨頭們開啟正面交鋒,“角力”動力電池後補貼時代。比亞迪自產自銷閉環模式已經打破,全球規模最大的智能化動力電池工廠已經落成,何時將開啟國際動力電池供應之路?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