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病的原因,无外乎气、血、精、津液,简说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人得病的原因,无外乎气、血、精、津液,简说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属阳,主动,主煦之;血属阴,主静,主濡之, 两者都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

气对血的作用,

气能生血:气能生血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气能行血:气能行血指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循行的动力。

气能摄血:气能摄血即气对血的统摄作用。

人得病的原因,无外乎气、血、精、津液,简说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血对气的作用,

血能生气:气存血中,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

血能载气:气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

气与血的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若血气不和,则百病丛生。

二、气与精的关系

精依气生,气化为精。精之生成源于气,精之生理功能赖于气之推动和激发。

精藏于肾,肾精充盛,不断地供给五脏六腑,以促进脏腑的生理活动。精盈则气盛,精少则气衰。

人得病的原因,无外乎气、血、精、津液,简说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属阳,津液属阴,

(一)气对津液的作用

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与输布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气能行津:气能行津指气的运动变化是津液输布排泄的动力。

气能摄津:气能摄津是指气的固摄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

人得病的原因,无外乎气、血、精、津液,简说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二)津液对气的作用

水谷化生的津液, 在肾阳的蒸动下,化而为气,升腾敷布于脏腑,发挥其滋养作用。津液的丢失,必导致气的耗损。

四、血与精的关系

精能化血,血能生精,精血互生,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人得病的原因,无外乎气、血、精、津液,简说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五、血与津液的关系

二者均属于阴,在生理上相互补充,病理上相互影响。

人得病的原因,无外乎气、血、精、津液,简说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运行于脉中的血液,渗于脉外便化为有濡润作用的津液。当血液不足时,脉外之津液渗入脉中以补血,因而导致脉外的津液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表现。所以,中医有"夺血者无汗"之说。汗为津液所化,汗出过多则耗津,津耗则血少,故有"夺汗者无血"之说。血与津液互相交会,津可入血,血可成津,"水中有血,血中有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