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國漢堡王」靠平價逆襲,年入16億,17年開出10000家店

這家“中國漢堡王”靠平價逆襲,年入16億,17年開出10000家店

一樣的漢堡、一半的價格。味道堪比麥當勞,價格勝似肯德基!

它被稱為"中國漢堡王"。在很多小城鎮,很多人可能都沒有吃過肯德基麥當勞,伴隨我們的西式快餐可能就是它。十幾塊一個漢堡套餐,20元可以買整隻炸雞,一個肯德基漢堡的價格在這裡你可以吃一套。

"屌絲"、"山寨",這些貌似不光鮮的詞彙,放在它的身上似乎變得不再那樣的扎眼,反而讓人們對這個學校門口由一家餐廳起家,如今發展成為擁有10000家餐廳、中國本土最大西式快餐品牌充滿了好奇與探知慾。

它就是"味道堪比麥當勞,價格勝似肯德基"的華萊士。

這家“中國漢堡王”靠平價逆襲,年入16億,17年開出10000家店

1

以小城鎮奪取全國勝利

1970年,華懷慶出生於溫州蒼南縣的一個小山村,1990年中專畢業後做了8年會計工作。1998年,他攜8000元積蓄下海創業,賣過領帶,開過鞋廠,擺過地攤。三年後與兄弟湊足8萬元創辦了"華萊士"。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肯德基、麥當勞已經進入了中國市場,而且聲勢浩大,一線城市的市場逐漸被他們培育起來,甚至出現了門被擠破的情況。但同時一些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還只能'望梅止渴'"。

敏銳的華懷慶迅速捕捉到其中的巨大商機。簡單地說,就是利用麥當勞、肯德基一時無法覆蓋二、三線城市的"時空差",採取了"以小城鎮奪取全國勝利"的方針,模仿他們的產品和經營模式,搶先在地級市、縣級市開店,填補當地的市場空白。

這家“中國漢堡王”靠平價逆襲,年入16億,17年開出10000家店

"一開始,華萊士也是完全照搬麥當勞、肯德基的模式,經營面積300多平方米,儘管來的小孩不多,但也設了一個大大的兒童樂園。產品的定價也很高,漢堡賣8元至10元,可樂賣4元至5元。"但很快華懷慶便發現了瓶頸所在:"單價很高,但銷量卻很少,日均營業額只有2000元左右,扣掉成本不虧也不賺。"

華懷慶覺察到,刻意模仿麥當勞是走不長遠的,也曾想過降低單價以促進銷售,但遭到了同行的強烈反對,大家都勸兄弟倆:"千萬不能降價,漢堡就應該賣這麼貴,大家都是這樣賣的。"

2

打造中國式"平價漢堡"

"很多時候,改革需要'置之死地而後生'才能成功"。2001年8月18日,同類品牌德克士在華萊士的斜對面開業了,一下子把華萊士推到了"要麼等著死掉,要麼殺出一條血路"的險境。

華氏兄弟破釜沉舟,果斷地推出了"特價123"促銷,即可樂1元、雞腿2元、漢堡3元,正面迎戰德克士。結果,第一天的營業額由平時的2000元增加至4000元,第二天達到6000元,第三天突破8000元。"可以想象,1元至3元的單價能做出超過8000元的營業額,一天下來2000個客單,顧客排隊是怎樣的一種盛況。"華懷慶生動地描繪到。

這家“中國漢堡王”靠平價逆襲,年入16億,17年開出10000家店

雖然這次促銷本身是"賠本賺吆喝",但排隊的場景引發了華氏兄弟的思考:第一,說明漢堡、炸雞產品本身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廣闊市場的;第二,必須正視中國的一個現實,80%普通市民的消費力還是有限的,10元一個的漢堡不是不愛吃而是吃不起。華懷慶反問說:"既然麥當勞在歐美國家是平民百姓消費的,那麼,我們華萊士為什麼不做中國大眾都能吃得起的'平價漢堡'呢?"

華萊士迅速調整戰略,停止模仿麥當勞,探索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平價漢堡"路子。"在產品和服務上,儘量向麥當勞、肯德基學習看齊,在價格上,控制在他們的一半以下。

這家“中國漢堡王”靠平價逆襲,年入16億,17年開出10000家店

"華氏兄弟為了有效控制成本,在門店選址上,主動避開租金昂貴的核心商圈和一級路段,選擇入駐租金較低的二級路段和社區,經營面積擯棄"大而全",不設兒童樂園,力爭讓每一平方米都產生最大效益,所有門店採取統一採購、統一設計、統一裝修,用流程來解決共性問題,以規模來控制成本……

"一天做10個漢堡要一口鍋,做500個漢堡也是一口鍋,把這口鍋的固定成本平攤到每個漢堡中去,成本差異會有多大?鍋是這樣,坐椅、店面租金、裝修投入都是這樣。"華萊士用3年多的時間,逐漸摸索出一整套成熟的"平價漢堡"經營模式,讓廣大市民能以更實惠的價錢吃到更美味的漢堡,享受更便利的服務。

3

不請明星代言,一週七天天天有活動

不同於肯德基、麥當勞,恨不得把所有大流量的明星請來代言,華萊士沒有明星代言人,並非請不起,而是華萊士的定位在那(並非看不起華萊士),請明星反倒顯得不倫不類。

華萊士不止不請明星,還不投視頻廣告!甚至很難在公交站或者城市巨幅廣告牌上看到華萊士的身影。那麼,它如何做推廣宣傳呢?

華萊士選擇在自己門店周邊和門口張貼海報,發傳單!就是如此"簡單""原始"的推廣方式,其實這樣做的好處一是推廣成本低,二是在門店附近貼海報發傳單可以隨時引流至門店。

這家“中國漢堡王”靠平價逆襲,年入16億,17年開出10000家店

而且華萊士的活動海報,全是優惠活動,一週七天天天都有活動,本身就平價,還有活動,自然能吸引顧客。

4

從1家店到10000家店的制勝之道

快速複製、直營示範、加盟連鎖是華萊士擴張戰略的路徑選擇。華萊士一開始也嘗試通過加盟來"跑馬圈地",很快就發展了七八家加盟店,但不久就發現,大部分加盟店很快就關門歇業了,存活下來的也分道揚鑣另立門戶。

創始人華懷慶分析該問題說:"自己賺2萬元,加盟商卻要虧20萬元,從社會投資來看負18萬元,參照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這種模式不產生價值,不能再走下去。"能不能找到一條有別於直營和加盟的第三種擴張模式呢?華萊士想到發揮員工的智慧、扶持員工採用合作聯營的方式來開拓新店。

華萊士鼓勵有經驗的老員工組成一個團隊,分派到各省市獨立開發市場,團隊自主尋址開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公司給予全套支持。開發團隊根據每個人對門店經營的貢獻度來分配比例,集體持股、交叉持股,最終形成了華萊士的共贏文化。

經過華萊士的諮詢指導在國內開設快餐店,每開設一家店,公司收取一萬元的諮詢服務費,也就是加盟費。與此同時,肯德基和麥當勞,開一家的加盟費動不動上百萬。相比之下,華萊士以極低的價格在二三線城市號召群眾開設加盟店,這也造就了華萊士10000家門店的奇蹟。

在這種模式下,華萊士迅速佔領二三線城市,成功逆襲。截至2017年華萊士公司實現營收16.45億元,門店突破1萬家。

這家“中國漢堡王”靠平價逆襲,年入16億,17年開出10000家店

從學校周邊餐廳起步的華萊士,雖然在營收和淨利潤上還無法與肯德基、麥當勞相比,但是其能在17年內將門店開到這兩者無法觸及的地方,並以"漢堡第一股"掛牌上市,打造出中國本土響噹噹的連鎖品牌,算得上是"中國品牌"成功逆襲的範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