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爲什麼所有人都反對袁世凱恢復帝制?

YI人歸不歸


袁世凱稱帝被當世人以及後世人譴責,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袁世凱本人有稱帝的意向是一方面,身邊的人連忽悠帶喳呼是另一方面。

袁世凱本人有稱帝意向是毋庸置疑的,在稱帝前他進行的一些列政治甚至法律條例上的努力,都將自己一步步推向帝制的深淵!

再有,袁世凱在稱帝前,按他自己的意思,是做過充分的民調的,首先就是每天在報紙上刊登恢復帝制的文章,並號召各界人士廣泛討論,甚至搞了個全民簽名,深度調研支持和反對帝制的聲音。

就袁世凱自己得出的結論,恢復帝制的聲音簡直是山呼海嘯,風雨欲來,攔都攔不住,不恢復帝制,簡直就對不起天下人!


但是,據說袁世凱看到的報紙反饋信息,摻了充分的水分,怎麼理解?楊度、袁克定等人為了讓袁世凱鐵心稱帝,每天袁世凱看到的報紙,雖然表面上是他自己讓人預訂的,但是內容,全是楊度、袁可定等人安排人親自編定的。

袁世凱看到的是專刊,跟社會上普通民眾看到的完全就是兩回事。

第三,袁世凱稱帝,可以說北洋嫡系態度迥異,但有一點卻基本是明確的,那就是騎驢看唱本,走著瞧,試圖從中漁利。

王士珍始終態度遊離,無可無不可,愛咋咋地;,馮國璋稱病堅辭不出,段祺瑞眼裡不揉沙子,躲在家裡堅辭不出;馮國璋更決絕,直接通電反袁。

搞得袁世凱極其狼狽。

但在北洋系統邊緣――奉系一派首領張作霖,卻極其積極的表達了支持的想法,不過張作霖是個利己主義者,他不管你是皇帝制度還是民主制度,誰答應給他東三省他就支持誰。

因此,並不能說所有人都反對袁世凱稱帝,那些別有用心者、沽名釣譽者、陽奉陰違者,都是袁世凱稱帝的支持者,甚至國學大師王國維都是倡言者。


歷史三日談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回答袁世凱為什麼要稱帝。有句經典語錄說,權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藥。封建社會幾千年,君上民下思想也深入人心,封建社會的集權制度早已禁錮了民眾思想,大家對誰做皇帝都沒有多大怨言,只要吃飽飯就行。而古代為了權利,尤其是至高無上的君權,不要說互相打殺,兄弟骨肉相殘,父子兵刃相見都是家常便飯。大部分君王手裡都沾滿親人的血,但是為了權力,這一切都已經不是事。

男人為何愛權,就那明朝的朱祁鈺來說,身為皇帝的兄長明英宗朱祁鎮被大太監王振忽悠去攻打瓦剌,結果全軍覆沒被俘,瓦剌的首領也先本打算用皇帝換土地城池。結果於謙等人擁簇身為監國的朱祁鈺稱帝,斷了也先的念頭。朱祁鈺也是無奈之下當了皇帝。但是後來也先把明英宗朱祁鎮放回來,朱祁鈺並沒有退讓皇位,而是把他哥哥當太上皇給撂一邊了。當了皇帝就是好,享受過之後就難再割捨,最後朱祁鈺還把太子廢了,換成自己的兒子當太子。沒想到,自個命短,奪門之變讓朱祁鎮又復辟,還被哥哥搞死。死了也沒埋到天壽山的明皇陵。

說了這麼多,想說明一個問題,袁世凱當年就是一個梟雄,猶如曹操一樣的人物,他肯定有稱帝之心。但是他沒有曹操的智慧,曹操名為魏王,實為皇帝,他把篡位的事留給了兒子。而袁世凱除了自己想當皇帝,底下一幫人也在鼓吹帝制。畢竟,很多時候朝政更替會讓一些人獲得利益和榮華富貴。這些為袁世凱搖旗吶喊的人有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英。還有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

閻錫山曾經在回憶錄中分析說,當時鼓動袁世凱稱帝的有5種人:一是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他想通過立太子繼承大統;二是清朝的舊官僚,意在封公封侯;三是滿清的親臣,意在促袁失敗,好復辟;四是副總統黎元洪的羽翼,意在陷袁於不義,使黎能夠繼任總統;五是日英俄三國,意在促中國於分崩離析,使中國永遠落後,保證自己的利益。

為了造勢,楊度、李燮和還發起一個籌安會,宣揚恢復帝制,實行君主立憲,還組織所謂的請願團,希望袁世凱當皇帝。甚至炮製說,袁世凱家祖墳長出紫藤,形如盤龍;又說祖墳紅光出現,形同火炬;還挖出一塊石板,上面寫著“天命攸歸”。當時,袁世凱最喜歡看《順天時報》,報紙上民眾都請求袁世凱稱帝。其實後來才發現,袁世凱看的《順天時報》和在街上的報紙內容不一樣,他看的報紙屬於“私人訂製”,是兒子袁克定專門印製的一份,給他看的。當時忽悠的袁世凱就徹底動心了,他說“如果天下百姓一定要我做皇帝,我就做”。

然而,自孫中山等人反對清朝帝制以來,各種思潮紛紛湧現,除康梁等人倡議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元老都希望效法英美,實行共和。所以袁世凱的做法不得人心。當時反對帝制的,不但有孫中山、梁啟超,就連袁世凱的老部下徐世昌、馮國璋也反對。當時反對帝制的人主要分三種。一種是,反對帝制本身,像孫中山等人,這種聲音屬於主流,他們認為由共和到帝制屬於逆流,倒行逆施;第二是不反帝制,而是反對袁世凱當皇帝,這種人主要是康有為、張勳等人。他們認為,要實行君主立憲,應該是溥儀來坐,袁世凱原來是清臣,焉能繼承大統;第三種是不反帝制,不反袁世凱當皇帝,只是反對袁世凱在這個時候當皇帝。這種人就包括徐世昌、梁啟超。梁啟超當時寫了《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裡面就提出,袁世凱應該好好幹,把民國治理好了,大國崛起,到時時機成熟,就可以稱帝,那時候你不稱帝,老百姓還不答應呢。

但是,袁世凱在別人忽悠下,兒子攛掇下,加上自己一迷糊,就著急稱帝,沒想到當了83天就下臺,還落了個千古罵名。可謂:可笑可憐可悲可嘆。


長安那片月

袁世凱一生最大的錯誤就在於稱帝,袁世凱稱帝最終遭到了來自各方的反對,當然這其中反對的理由有各種各樣的,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與革命黨的恩怨:

首先,革命黨人反對袁世凱稱帝是因為革命黨人認為袁世凱背叛了共和,開了歷史倒車,使得成千上萬的革命志士的鮮血付諸東流。自宋教仁被刺後,袁世凱與南方革命黨的關係就急轉直下,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宣佈通緝以孫中山為首的南方革命黨,革命黨人被迫轉移至海外,而袁世凱宣佈稱帝后,不管是在現實需要還是在心理上情感上,革命的都會義無反顧的反對袁世凱恢復帝制。因此,一方面,革命黨與梁啟超等立憲派進行了合作,並最終促成了蔡鍔在雲南誓師反袁;另一方面,革命的也派出使者在國內進行反袁暴動,比如居正在山東就率先發動了反袁起義。

地方實力派的反對:

其次,袁世凱自掌權後就逐漸開始集權,並且把北洋的勢力逐漸滲透到地方,特別是南方,因此許多地方實力派的權力逐漸被收回。在袁世凱權勢烜赫的時候自然沒有人出來反對,而一旦袁世凱眾叛親離的時候,許多人就乘勢宣佈反袁,並進而宣佈獨立。這裡面的地方實力派既有閻錫山這樣的騎牆派,也有陳宧、湯薌銘這樣的反水派,特別是陳宧的反袁給袁世凱致命一擊。

再次,知識分子和輿論反袁是因為袁世凱稱帝與他們所信奉的社會進化論是嚴重衝突的。民初的知識分子是非常趨新的,因而在袁世凱宣佈稱帝后,除了袁世凱政府控制的御用報紙外,輿論一片倒的反對恢復帝制。

日本人和美國人曾經對袁世凱稱帝進行了某種程度的支持,但是由於袁世凱並沒有滿足他們的更進一步的要求,因而袁世凱最終被列強拋棄。


青年史學家

民國時期,只有極少部分人支持袁世凱恢復帝制,而絕大部分人都是強烈反對袁世凱恢復帝制的。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被迫下臺,只做了83天的皇帝夢。

支持袁世凱恢復帝制的人都有誰?

1.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組成的“籌安會”,楊度是鼓吹袁世凱恢復帝制的積極倡導者,提倡學習日本“廢共和,立君主”。

2.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他爸要是當了皇帝,那自己以後就是太子了,

3.袁世凱的外國顧問古德諾(美國人)和有賀長雄(日本人),他們認為中國的國情適合搞君主立憲。

袁世凱皇帝夢破裂

1914年9月28日,袁世凱到孔廟祭孔,為稱帝做準備。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佈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復辟帝制,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並下令廢除民國紀元,改民國5年(1916年)為“洪憲元年”。

1915年12月25日,唐繼堯﹑蔡鍔﹑李烈鈞在雲南宣佈獨立,討伐袁世凱背叛共和,護國戰爭爆發。

就這樣,又跟當初推翻清朝統治一樣的隨大流,各省紛紛宣佈獨立,聲討袁世凱,進行護國戰爭。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我是三分簡史,一名國史研究者!


三分簡史

沒有所有的人反對了,其實袁世凱稱帝已謀劃很久,這個在逼清帝退位時,恐怕已經有這想法,北洋獨大,北洋一家已支撐滿清大半江山,袁世凱已權可侵國,只要打敗孫中山的革命軍,那就沒必要談民主共和,或許讓溥儀禪讓都可以了,最後還是在北洋軍佔優的形勢下,與孫中山的南京國民政府達成了妥協,所以制約袁世凱稱帝唯一因素就是南方革命軍政府。當袁世凱準備稱帝,他已做好了各方面的工作,什麼議會政府統統擺平,當然主要的還是與日本簽訂了二十一條賣國條約,在日本幫助下他有實力消滅南方革命軍,所以即使蔡鍔逃出北京扯起反袁大旗,他也不放在心上。真正讓袁世凱皇帝做不下去的是健康狀況急劇惡化,原來的慢性腎衰竭轉化為尿毒症,那個年代還沒有血液透析和換腎的醫療技術,只有兩個字等死,死狀很難看,所以什麼取消帝號,廢除帝制,恐怕他人都昏過去了,神智都不清醒,還說什麼皇帝呢。至於說手下將領段祺瑞等反對,那更是扯談了,他一稱帝,手下將領個個都是開國元勳,封侯拜相各得其所,光宗耀祖,幾代人都想努力都得不到榮耀自己完成了還不慶幸嗎。袁世凱最後還是被疾病打敗,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那時的民眾都反對肯定有誤,封建思想頑固著呢。


蘋果論斤

這個問題問的好,人類只能向前發展,任何倒行逆施壟斷權力的個人及其小團體哪怕一時得逞最後都會被歷史的車輪碾的粉碎。這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為人類發展共同的目標就是自由民主平等富裕。就像革命先驅孫中山倡導的:天下為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