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大街的變遷見證了西安的城市發展歷程!

東大街,一條承載著無數西安人“專屬記憶”的街道。與這座古城一樣,在時光流轉、風雨滄桑中,默默的堅守又改變著。老西安人常說,只要你弄清東大街在歷史上的幾次變遷,你就會明白西安城市發展的歷史過程。

這條大街的變遷見證了西安的城市發展歷程!

東大街是以鐘樓為中心輻射出的四條大街中最長的一條,也是曾經最繁華的商業大街。歷史上,東大街的變遷過程,由長變短,曾隱又現。1400年以前,隋開皇二年文帝建造大興城時,將穿過皇城東牆景風門的街道命名為景風門街,即今日的東大街。它在全國乃至世界上都是最古老的大街之一。

唐長安城由外郭城、宮城和皇城三部分組成。宮城位北,是皇帝宮室,皇城在南,是百官衙署,兩城中有一道城牆,呈日字形。外圍南邊是郭城,北邊是禁苑城,環周60公里。東大街橫跨了唐長安皇城和郭城。唐代各地入京官員都要經過景風門街到尚書省辦理事務,因此景風門外南側設有國家最大的驛站—京兆驛,就位於今天的東大街南側馬廠子一帶。因街兩側為驛站餵馬處,馬廠子由此得名。現在,在馬廠子街南端所對市第八中學院內,尚有唐代所刻青石馬槽。

這條大街的變遷見證了西安的城市發展歷程!

明初,因西安與東部聯繫最密切,故東關居住區最大,西安府城向東擴大了三分之一併將新居住區包入,景風門街因而延伸1300米,原景風門被拆除,另新修建了東門長樂門。由於城門改名,景風門不復存在,景風門街也改為東門大街。

到了清代,原貴族聚居區成為了滿族貴族聚居區,俗稱滿城,此街又被稱為順城街。

民國二年九月,張鳳翽督陝,他利用賑陝款對這條街大加修築,建成當時西北最寬敞的繁華商業大街,取名為中山大街。

1953年,原中山大街部分拓寬,改稱東大街,一直沿用至今。

這條大街的變遷見證了西安的城市發展歷程!

斗轉星移,多少歷史已消逝在時光的塵埃之中。而圍繞著東大街,無數西安人留下了關於繁華都市的最初想象。據《碑林區志》統計,東大街在解放前已有飯店28家、旅館30家、照相館11家、鐘錶行7家、百貨店85家、菸草店18家。

東大街上的華僑商場建於1954年,建成時名為中山大街國貨商店。在那個年代,華僑商場是西安城中幾大商場之一,貨物豐富,人流不斷。華僑商場是一座蘇式建築,樓房的外立面使用水刷石,大樓頂部有各種圖案的浮雕,商場共有三層,每層地面都用水磨石鋪砌。

八十年代初,許多個體戶湧向位於東大街東段南側的騾馬市淘金,整齊有序的活動營業房,排滿了街道兩側,居民們也把自己居住的臨街房改造後租給個體戶經營。這個市場經營的服裝高、中、低檔都有,花色品種齊全,生意非常紅火。當年西安有一句民諺:“東大街上看時髦”, 去東大街逛街買東西,算是八十年代追求時髦的西安年輕人最熱衷的週末活動。

這條大街的變遷見證了西安的城市發展歷程!

位於鐘樓盤道的開元商城以前叫解放百貨商場,是1956年公私合營的單位,採取集體所有制,地名為解放市場。櫥窗裡擺放著最值錢的縫紉機、自行車和穿制服的模特。晚上歇業時,按次序上門板,門板上用白油漆分別寫著甲乙丙丁。

鐘樓電影院、西北影城、大上海美髮廳、大同浴池……東大街是那個時代年輕人休閒娛樂的最佳去處。西安飯莊的大餐、大華飯店的包子、五一飯店的小吃、中華甜食店的元宵、老孫家、黎明的牛羊肉泡饃、白雲章的餃子……東大街上各式各樣的美食,也成為了老西安們記憶中難以磨滅的“懷舊味道” 。

這條大街的變遷見證了西安的城市發展歷程!

隨著西安各個商圈的崛起,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東大街也許不再是最時髦熱鬧的首選之地,它開始顯得有些寂寞。然而作為收藏了幾代人青春歲月的“記憶博物館”,在西安人心裡,東大街,有著永遠無可替代的意義。

關於東大街,你又有著怎樣的回憶?

這條大街的變遷見證了西安的城市發展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