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底薪+提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淘汰,看刘强东怎么说!

为什么“底薪+提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淘汰,看刘强东怎么说!

各个企业都有一套自己制订的薪酬模式,但是是否有效,能真正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当前,企业普遍存在人力成本不断攀高而利润持续下降的问题,其实这跟薪酬模式设计不当、不给力着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企业使用的还是传统的“底薪+提成”模式,表面看起来似乎挺完善、管用,但实际上有着非常大的问题。

“底薪+提成”模式的弊端

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带走利润,而且如果底薪部分占比越大,还会降低员工的创造力。

加提成点数,虽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业绩的情况下,公司的成本费用率会上升,相对而言利润率下降,而且增加点数的激励性有时效性,一般在增加的头一两个月有点效果,之后又会回归过去和常态。况且加少了员工没感觉,加多了企业吃不消。

为什么“底薪+提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淘汰,看刘强东怎么说!

刘强东:只有让员工满意了,企业才能最大化盈利

就电商行业来说,京东一线员工的福利是最好的,每年都会给所有中基层员工加薪,基层员工加薪幅度不低于10%,主管、经理级员工则不低于20%。

为什么每逢双十一,双十二过后,京东的快递小哥会带着自己的家人去帮忙一起送快递,仅仅是因为多挣一点钱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刘强东从来没有把他们当成下属看待,而是兄弟,和京东商城一起创造利益,一起进步,所以京东员工当然是把刘强东看做亲人啊。

刘强东对员工的情义,就是为他们尽量减少生活的压力。他说:“我们现在整个公司70%以上的员工跟我一样是来自农村的,这些员工凡是在京东工作满五年以上的,绝大部分都能在老家买起房子。”

京东多年不盈利曾被很多人嘲笑。他曾自爆,京东如果一年节省下来快递员工的五险一金,就可以盈利17亿。

但刘强东认为,这是一笔可耻的钱。

为什么“底薪+提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淘汰,看刘强东怎么说!

从刘强东的言论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人才的培育与激励,都是毫不吝啬的。其实,对“员工好”和“好的管理”一点都不冲突。

如何才能做到既是“员工好”又是“好的管理”??

建议从企业管理机制方面突破,首先要建立好企业薪酬绩效激励机制,让员工主动自发的工作!

而薪酬设计要先从思维上进行突破

公司要敢于给员工发高薪酬,因为这样企业才有未来!

工资是死的,人的创造力就死了;工资是弹性的,人的潜能就被发掘了。

高工资养人,低工资赶人,死工资害人,高激励助人。

敢给员工发高薪酬的企业,成本其实是最低的;固定员工薪酬的企业,人力成本反而是最高的。

高激励、高绩效应该是融合的关系,做到利益共同、平衡共赢,薪酬增长才可健康持续。

为什么“底薪+提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淘汰,看刘强东怎么说!

为什么“底薪+提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淘汰,看刘强东怎么说!

考核的核心是激励,老板要考核,员工要激励!没有激励,考核无味!

KSF是怎样激励员工拼命工作的?

让员工清晰的知道怎样可以拿更多的工资,提高自己的收入,因此工作有了方向

员工工资完全与其所做的事情相关联,干的越多,拿的越多

促使公司整体形成一个积极工作的文化氛围,员工在这种氛围下,工作更有积极性

为什么“底薪+提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淘汰,看刘强东怎么说!

为什么“底薪+提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淘汰,看刘强东怎么说!

为什么“底薪+提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淘汰,看刘强东怎么说!

本文所讲的:激励性KSF、PPV、积分式管理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上万名老板、导师推荐,内含数十行业案例。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链接购买!

购买此书后,可获得以下特别礼物:

1、朋友圈绩效干货知识分享 ;

2、KSF学习视频;

3、免费解答绩效困惑。

为什么“底薪+提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淘汰,看刘强东怎么说!

为什么“底薪+提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淘汰,看刘强东怎么说!

KSF薪酬绩效激励性体现在:

1. 员工有6-8个加薪渠道,薪资弹性大

2. 只要员工干的好,就能加薪

3. 员工与企业利益趋同,员工获得高薪的同时,企业获得高利润

4. 员工成为企业的经营者,和老板一起共同经营公司

积分式管理

1、员工当天的工作可以通过积分进行及时的体现,让员工能够看到自己努力一天的成果。

2、通过积分兑换奖券,避免了常规年底抽奖活动中靠运气好坏决定是否能够中奖,这样可以使平常一直很努力工作的员工成果得以展现。

3、在公司后期发展中,通过积分排行,筛选未来可以重点培养乃至入股的人才。

4、现如今,员工在关心收入和升迁机会等外在需求以为,对于工作氛围快乐与否、是否得到肯定是否能够得到归属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5、增强团队激励:积分从奖扣钱转变为奖扣分

年度激励——合伙人模式

想让员工敬业?先学会使巧劲。即用明天的钱来做今天的事,员工变成合伙人。

在不增加当期成本的前提下打“时间差”,让员工人把目光放长远。让他们知道多少年之后自己能得到一个更大的回报,把只顾眼前利益转化为追求远期利益。

能让人才转变思维,死心塌地跟随企业一起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利益的趋同。

而能实现企业和员工利益趋同的模式就是——合伙人模式。

学习更多企业组织管理、激励机制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