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德教」風靡美國:做行走的子宮,一家生一個足球隊

摘要:數以萬計的家庭正活在《使女的故事》裡

父母生養女孩,不是為了讓她上大學,而是嫁給一個虔誠的男人,生儘可能多的孩子。她們沒有選舉權。通過服從丈夫,女人才能尋得更高的個人價值。所有的工作崗位都只有男人。墮胎,同性婚姻和離婚都是非法的。

這對塞隆·約翰遜來說是一個理想的社會,一個基督教社會。

他的憧憬反映了一派越來越多廣為人知的基督教派——百子千孫運動(quiverfull movement)。這個名字來自聖經詩篇: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比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盈的人便為有福(quiverfull一次取自箭袋充盈之意)。百子千孫運動由福音派和原教旨主義的新教徒組成,其追隨者通常在家教育孩子,經營家庭生意,參加家庭教會。

在這種意識形態下,追隨者將聖經視為上帝的神聖之言,並遵循聖經的字面含義,包括舊約的嚴格性別劃分。妻子必須服從丈夫,留在家中撫養孩子,並將同這套價值觀念傳遞給後代。

在這種安排下,婦女要為丈夫提供無休止的服務。其中重要的一項是生孩子。牧師建議女人拒絕婦女解放,做一個順從的妻子和不停生孩子的家庭主婦。“女人的身體和生活不屬於她們自己,而是屬於上帝和基督教復興的計劃”,凱瑟琳·喬伊斯在其作 《多子多福:揭秘基督教父權運動(Quiverfull: Inside the Christian Patriarchy Movement)》中寫道。

對於信徒而言,現代社會的弊病在於,性別平等的增進使得人們混淆了自己的性別角色。為此,他們需要一個新的基督教願景,來消滅危害社會的“罪魁禍首”:女權主義。

百子千孫運動有時候也叫其他名字,如家庭聯合教會,基督教家庭復興運動或聖經家庭價值觀的實踐。雖然他們看似聯繫鬆散,但在美國卻又數以萬計的信徒。他們主要分佈在美國中西部地區和聖經帶。人數還在穩步增長。

在薩克拉門託,這些教堂中有一小部分都是租用的房間和大廳,包括位於市中心國王教堂。約翰遜就是其中一位創始人。他們夫妻倆和八個孩子住在西薩克拉門託。

除了蠟筆整齊地摩擦在黑白圖紙上的產生的柔和聲音,約翰遜的房子安靜地可怕。這簡直讓人不可思議。因為這棟五居室的郊區住宅住了九口人。家裡裝滿了現代傢俱和電器。廚房的電腦屏保跳躍著,雜貨商品填滿櫥櫃。約翰遜夫妻倆坐在明亮的餐廳桌旁。

只要約翰遜家中的早晨鬧鈴響起,他們家就開始了唸經的一天。禱告結束後,全家裡開始整理床鋪和穿衣服。有時候,幾個孩子會早起,希望今天的學業能贏在起跑線上。上午8:30,全家唸經15分鐘。然後,家庭課堂便開始了。

孩子們學習語法,科學,歷史和地理。為了保證教學的連貫性,媽媽是孩子們主要的老師,孩子的父親是一名航空公司飛行員,經常在夏威夷過夜。

正當這對夫婦向我解釋,為什麼孩子不去公立學校時,其中一個女兒走了過來。她指著《語言是上帝的饋贈》書中的一頁向母親提問題。得到答覆後,她跳著回到了自己在客廳地毯的位置上。

現年32歲的安妮瑪麗在家庭教育下長大。而她的丈夫, 47歲的塞隆卻在公立學校畢業後,唸了美國空軍學院。夫妻倆都不想讓孩子去上學。他們不想不想每天和孩子分離幾個小時。他們希望自己能直接教孩子,併為他們建立道德準則。

“學習知識本身是不夠的,”塞隆說,“孩子們更需要道德指引。”

此外,在家教學可以完全遵循教義。他們不必浪費時間給孩子糾正那些公立學校教的“錯誤”知識,比如進化論。

經文上說,家長應該為兒童的教育和發展負主要責任。為了進一步讓家庭教育顯得正當,國王教會的網站寫道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國家應該資助和經營學校。也就是說,在這些信徒眼裡,美國公立學校教育不光違背上帝,還違憲。

美國教育部調查發現,在2003年,5至17歲間有110萬學生是受家庭教育,同1999年估計的850,000名家庭學生相比上升了。同樣在2003年的調查中,30%的家長稱“宗教或道德要求”是他們讓孩子接受家庭教育的主要原因。

“作為基督徒,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出自我們的信仰,”塞隆說,“經文教我們如何行事,我們如何定義我們自己。這是核心。”

百子千孫運動不僅僅是一種宗教復興,對信眾而言,這是幫助整個社會重建信仰。復興基督教的不是在法院或立法機關開始的,而是始於家庭。

13年前,塞隆和安妮瑪麗在國王教堂結婚了。結婚6年後,這對夫婦已經有3個女兒。他們還想要一個男孩,便收養了一個8歲的孩子。現在14歲。從那以後,他們又多生了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這對夫婦沒有采用計生或者避孕措施。這是百子千孫信徒最典型的表現。堅定的信徒們誓死反對計劃生育。他們宣稱這種做法不道德,因為它試圖影響上帝的旨意。

“現代人把孩子看成一個負擔,而不是福氣”,這樣的社會風氣讓信眾們感到噁心。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反避孕”是在控制婦女。

“如果非要說對女性有什麼影響的話,那麼生孩子讓她們變得更強……..認真對待這一點的女性更強大,更聰明”,國王教堂的牧師說。

實際上,正如作者凱瑟琳喬伊斯所說:“子宮已成為基督教復興的中心,人口戰爭的武器”。瑪莉·普萊德是一個支持百子千孫運動作家,她在《婦女回家:超越女權與迴歸現實》一書中寫道:“我的身體不是我自己的。”

百子千孫和許多類似的運動都認為,婦女的價值在於懷孕、生子和母乳餵養。他們鼓勵夫妻儘可能多地生孩子,“如果一個女人死於分娩,至少她是為了上帝”。

在百子千孫運動中,婦女們站在了反對性別平等的第一線。她們痛恨避孕、婦女外出打工、墮胎、離婚、同性戀和虐待兒童,認為這些都是過去四十年女權運動給社會帶來的災禍。為了“拯救世界”,有信仰的婦女們必須儘可能多生孩子,讓自己的後代迴歸聖經的價值觀。

然而,在百子千孫構想的社會中,分娩和育兒並不是女性唯一的角色。她們也是為了男人而存在的。這是她們從聖經的第一個故事中得出的教義。當時上帝創造了亞當和夏娃。女人不是獨立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創造新的事物。她是男人的一部分:取之於男,用之於男。

約翰遜一家對這樣一套性別觀念深信不疑。上帝早已在聖經中寫下了他的旨意。他們說上帝在聖經裡就是個父親,所以一個家庭應該以父為尊。丈夫是一家之主,但不是霸主。只是涉及到重要事情時,有人需要做出最終決定,如購買房產,汽車和商業活動,而那個人就是男人。約翰遜說,這種關係是對女人有好處的的。

“耶和華神說,男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塞隆引用創世紀2的一句話說道。

然而,女權運動讓女性愈發獨立和權威。這違背了上帝為她們指派的角色。百子千孫將性別平等視為自己最大的威脅之一。“現代女權主義是反上帝的”,一位牧師說道。

對來信眾來說,同女權主義做鬥爭有兩步:1、生養基督的孩子;2、傳播上帝之言。

因此當塞隆談到他理想的基督教社會,他實際上在談他對當下的不滿。“政府侵入我們的生活,失去個人自由,教會衰退,法律削弱了父母的權威”。在他理想的社會中,每個人只管好自己和國家按照基督教的原則運行。

美國國會將由男性組成,因為女性在家養育子女。雖然在上帝完美設計下,女人不會被賦予投票權,安妮瑪麗還是在大選中投了票,不過是在在與丈夫協商並確保她的選擇與丈夫沒有衝突後。

“婦女投票時,必須得與丈夫一心才行”,安妮瑪麗說。

作為教會牧師的女兒,安妮瑪麗從小接受家庭教育。但後來她還是有上大學學習護理,等著嫁一個好丈夫。婚後,她立馬退學,迴歸家庭。現在,安妮瑪麗有了她自己的女兒。雖然夫妻倆表示會鼓勵他們的兒子長大後離家去上大學(只要學習附近有好的教堂),他們的女兒們必須留在家裡。

夫妻倆一致認為,這麼做可以保護女人。“現在的社會女人就是太平等、太自由了,強姦和性侵事件才越來越多”,塞隆說。

在他的眼裡,女權和性別平等是針對婦女暴力的始作俑者。如果一個女人安心當一個好妻子,不嘮叨她的丈夫,而是服從於男人的統治。性別角色就不會迅銷,那麼就不會發生家暴和性侵怎麼會發生呢?

約翰遜搬出了聖經的例子。雅各布的女兒,黛娜走進外面的世界,被強姦了。她的兄弟門為替她報仇殺死了村裡所有的男人。強姦就是上帝給黛娜的懲罰。誰讓她因大膽走出城去尋歡作樂。“這就是聖經給人們的教訓啊”,約翰遜說。

在百子千孫信徒的眼裡,男人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任或者不應承擔責任。相反,女性要麼自己犯罪,要麼誘惑男人犯罪。

在約翰遜的理想社會中,女性穿著謹慎,不會被視為男性消費的性對象。然而,她必須時刻為丈夫供性方面的服務。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43歲的維姬·葛瑞森活是公認的基督好妻子,百子千孫的代言人。她有七個美麗的孩子,並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家中經營一個紅極一時的基督報紙。但兩年前,這一切都改變了。維姬現在開了一個名為“斷子絕孫”的博客,寫下她逃離百子千孫運動的經歷。

17歲時,維姬相信耶穌基督就是自己的救世主。在她二十多歲與第二任丈夫結婚後,她便開始學習聖經的家庭價值觀,參加家庭教育大會,敦促她的丈夫接受聖經的教育,並在他們的生活和婚姻遵從上帝的指引。

維姬度過了混亂的童年,希望在生活中尋找穩定。而這種對理想家庭安全又親近,並且給母親賦予極高的高價值,這些在她看起來非常有吸引力。

逐漸地,她變得對百子千孫運動的教義非常著迷。甚至,她要求已經結紮的丈夫,把輸精管接回來。那時,維姬已經孕育了三個孩子。每次懷孕都差點要了她的命。每個孩子都是通過剖宮產出生的。

為了賺錢,維姬和她的丈夫出版了保守的基督教報紙。她的丈夫擔任報社總裁職務,但絕大部分工作是維姬乾的。他們在家教孩子,經營家庭生意,並開辦家庭教會。隨著她的家庭變得越來越遠離社會,維姬的丈夫也變得愈發殘暴偏執。

“他把自己當做一家之主,越來越自戀、自大,想要控制家裡的方方面面”,維姬寫道。

很快,維姬意識到了百子千孫需要付出的代價。家裡所有食物都是現做的,沒有電視,沒有保姆,沒有時間休息。同時,維姬的大女兒開始自殘。

有一天,她的女兒割開了自己的動脈。

“那時,一切都在我眼前崩塌了”,維姬說,“我可憐的女兒,她的自我,她的情緒,她的慾望完全被否定了。她內心想成為一個自主的存在,但這不符合教義。”

維姬和丈夫離婚,並離開了百子千孫運動,再也沒有回頭。“我不尊崇聖經了,”維姬說,“我也不再信奉耶穌、他的殉難象徵、十字架、和為他人獻出了你的生命——沒有女人可以一直付出,而不崩潰。”

”沒有一個基督徒說,我們將在這一生到天堂”,國王教堂的牧師說。相反,家庭教育,提高人口出生率和父權制教會組織職能夠及時為新社會奠定基礎支柱。如此,基督便會再臨人間。“到那時候,所有基督徒都會上天堂”。

如今,這項父權運動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國王教堂。教會每天都會收到世界各地的郵件,希望能實施百子千孫的教義。據約翰遜稱,許多牧師不遠萬里來聯繫國王教堂學習經驗,他們來自日本、俄羅斯、匈牙利、法國、非洲。

同時,真人秀《生了19個,還要再生》詳細呈現了基督教家庭杜加家族的故事。這對夫婦已經生了19個孩子了,第20個孩子也快生了。真人秀的播出使得百子千孫運動在主流媒體的曝光率越來越高。

2008年10月,6,000名女性參加了在芝加哥舉辦的“真女人”大會。為了倡導做一個“聖經女人”,該會議舉辦了“真女人宣言”簽名活動:這份兩頁的文件在全球獲得了超過10,000個簽名,文件聲稱,當女性“在家中和教會里謙卑服從男性領導時,我們表現的是對權威的高貴順服,如同基督順服天父上帝一般”。

“阿富汗的塔利班和美國的百子千孫運動並無區別”,全國女性組織加利福尼亞分會主席帕蒂·貝拉薩瑪說道,“無論這些人都是利用宗教來為暴虐和壓迫申辯。對婦女的暴力行為永遠不可能合理的,婦女的平等權利也不能因躲在宗教背後而被否定或合法化。”

本文摘編自:

https://www.newsreview.com/sacramento/baby-makers/content?oid=1304920

美編:黃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