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氣閥故障,千噸海水湧入潛艇,劇烈爆炸後,44名水兵無一倖免

如果要評選最危險的兵種,潛艇兵當之無愧排第一,無論是戰時還是和平時期。因為,潛艇很多時候都在水下,一旦被攻擊或者發生事故,海水的深度和壓強將是巨大的,不可避免的對手。

阿根挺海軍聖胡安號潛艇事故就可以證明這一點。2017年11月15日,排水量超過3000噸,載有44名官兵的聖胡安號潛艇在距離瓦爾德斯半島430公里處的南大西洋海域沉沒,至今沒有消息,其間,有13個國家超過100艘軍艦以及飛機參與了搜救行動,均無功而返,無奈之下,阿根廷海軍只得放棄搜救。

通氣閥故障,千噸海水湧入潛艇,劇烈爆炸後,44名水兵無一倖免

對潛艇的沉沒原因,軍事專家們眾說紛紜,大多數專家認為導致潛艇事故的罪魁禍首是通氣閥故障。常規動力潛艇內安裝有蓄電池,但需要定時上浮,打開通氣閥才能獲取氧氣,達到充電效果。軍事專家認為,當時潛艇應當在充電,突然,海面起了狂風暴雨,艇長就下令關閉通氣閥,不過,倒黴的是,通氣閥出現了故障,未能及時關閉,這導致上千噸海水在風浪作用下湧入潛艇內部,引發蓄電池短路著火,最終引起爆炸。

通氣閥故障,千噸海水湧入潛艇,劇烈爆炸後,44名水兵無一倖免

這樣的分析看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也是有前車之鑑的,德國和蘇聯都發生過這樣的情況,1944年,納粹德軍的U1206號潛艇,因為艇長無法正確操作廁所的清潔機構,導致一股水從馬桶噴出,在水的重壓下,潛艇不斷下沉,幸好,當時潛艇的潛度不深,艇長當機立斷下令潛艇上浮,為了減輕重量,艇員還將15枚魚雷卸載了。最後,艇員獲救,潛艇沉沒。

通氣閥故障,千噸海水湧入潛艇,劇烈爆炸後,44名水兵無一倖免

相比之下,蘇聯海軍要倒黴許多,1983年,蘇聯的一艘核潛艇在下潛時,一名不熟悉專業的軍官誤按了一個按鈕,導致,數千噸海水通過通風管道湧入潛艇,導致沉沒。由此可見,潛艇水兵的素質一定要高,一旦出現逗比操作,後果不堪設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