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那条路,铺满了我们儿时的故事!

河东那条路,铺满了我们儿时的故事!

我老家太平河桥东的那条路,一直就在那,估计比我大好多岁。坑坑洼洼的路面装满了很多我们小时候的故事 “海洋,你有手机,拍个照片吧!听说要修路了!留个照片以后大家还能看看。”

河东那条路,铺满了我们儿时的故事!

在我很小的时候,老家太平河桥向东的这条路就在了,村里人都叫它——河东大路。收割栽种,上街赶集都要走这条路,小时候的记忆中路很宽,因为不仅可以走人走牛,连我大伯的拖拉机也能通过,也是村子连接外面的主要干道,路的俩边是送水道,河东的这片土地都靠它来灌溉。当时的这条路不像现在这样笔直,大约有二三个水渠口,灌溉用水的时候、水都漫过路面,小时候的我和小伙伴们光着脚在路上追逐打闹,有时还在路边的小沟里洗澡,打水仗,一个个就像泥猴子,有时还有小伙伴能抓到鱼,有时淘气的我们还会把正在拿水的稻田进水口堵上,当然被大人看到肯定一顿臭骂,保不准还会碍一顿小棍汤!那时候路上的泥,沟里水就是我们童年最好的玩具。

河东那条路,铺满了我们儿时的故事!

这条路最讨厌的是下雨天,因为是油泥地,路上全是拖拉机走的车轮槽子,一槽压着一槽,洼的地方还有很多水,几乎寸步难行,特别是骑自行车的人,刚走几步就得用小棍子剔去车轮上的泥,有力气大的索性就把自行车扛在肩上走,这时候自己都会无奈的说,下雨天只能车骑人了,短短的一里地估计要近一小时才能通过!如果遇上载重的拖拉机走那肯定是加大油门,振耳欲聋,“秃、秃、秃秃”,黑烟滚滚,驾驶员像和拖拉机摔跤一样,向左拐一下再突然向右拐一下,来来回回,进进退退,实在过不去就只能到庄上请人帮忙推,这时候驾驶员必须要准备一包好一点的香烟,请那些站在桥头小店边看热闹的人帮忙,大伙吃过香烟叫上几个人,再带上铁锹一起去帮忙,大伙都会尽力帮忙推车,有时候还是过不去,最后只能请大伯家的老牛出场了,老牛眼睛大大的,身体非常健壮,温顺善良,乐于助人,老牛出场一般都会轻松的完成任务,这时候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牛,真的好牛!”大伯笑得眼睛都看不到了。

河东那条路,铺满了我们儿时的故事!

为了这条路,村里组织修过好多次。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这条路还大修过一回,因为听村里干部宣传鼓动说:想致富先修路,各家各户把自家的碎砖头,小石子都送来铺在路上,一半是泥一半是碎砖头小石子,晴天小砖头小石子在路上滚来滚,骑车“骨癫骨癫”的;下雨天一踩砖头下面水直冒,有时候能溅一身的泥水,很多地方还是寸步难行。记得有一次下雨天我上学周末放假回家,大概走了二三个小时才到家,妈妈看到我脚上的鞋子从里到外全是泥,几乎看不见鞋子本身的颜色了,妈妈生气的把我狠狠的揍了一顿,让我光着脚站在地上,说给你买一双新鞋不容易,这么大雨你为什么不把鞋脱了走回来?当时我委屈的眼泪直淌!

河东那条路,铺满了我们儿时的故事!

再大一点的时候就能帮家里做点事情了,记得收割的时候帮家里收庄稼,有时用独轮子的小车推,有时也会用二个轮子的平板车拉!路上哪里有坑?哪里有坡?哪里有路平?哪里有水?哪里好让路?心里清清楚楚。河东的这条路虽然不像城里的水泥大路,却真的是带领农村走向致富的康庄大道。走在河东的路上,记得大伯耕地时高亢的“牛雷”声;记得夏季满地插秧的热闹场景;记得大伙挥汗如雨割麦子时丰收的笑声,更记得路边藕塘里青蛙美妙的歌声!因为这是我梦里少不了的回家的路!

河东那条路,铺满了我们儿时的故事!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走向农村,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改善,农村年青人大部分走出去学习,上班,打工,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楼房,大部分人家都买了私家车;留守在家种田的大部分是年纪大一点的老人,好在现在种地都机械化了,耕地的大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连收粮食的汽车都直接开到庄稼地里了。可是河东的这条大路却还是那么的“老土”。

河东那条路,铺满了我们儿时的故事!

“什么时候把河东这条路修好就好了!” “也就这条路没有修好了!” “修好了就找不到原来的感觉了,不修也呗!” “路修好了怕大家出去忘本吧!还可能是怕村里在外打拼的人找不着回家的路” 村里几位老长辈说:“修路造桥是结德的好事,能把这条路修好了,是赶上好时候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干部!”

河东那条路,铺满了我们儿时的故事!

如今这条路真的要修成水泥路面了,听说费用已经到位了,估计农忙过后就能开始,秋天之前肯定能修好,正好能赶上秋收。 我赶紧拿出手机拍照片,原来画面上的大路是那么的漂亮,金烂烂的稻田边,一条笔直的乡村大道,两边长满青青的绿草,在灌溉水渠的印衬下,像一根美妙的少女的衣带,更像一幅鲜艳的水墨画,我仿佛看到一条宽广的康庄大道正通向社会主义新农村!

河东那条路,铺满了我们儿时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