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溫情的皇位之爭,哥哥主動放棄皇位,弟弟即位後也善待哥哥

在中國古代,皇帝在選擇冊立太子的時候都特別的慎重,一般都會遵從先立嫡子,嫡子指正妻所生之子;若無嫡子,立長子或年齡大的兒子;無嫡子,長子不孝可立兒子中賢者。

唐朝有一位皇子,他貴為嫡皇子,卻把自己的唾手可得的皇位讓給了自己的弟弟,恐怕他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想當皇帝並把皇位讓給弟弟的皇子。他就是——唐睿宗李旦長子李憲。

史上最溫情的皇位之爭,哥哥主動放棄皇位,弟弟即位後也善待哥哥

《宮心計2》裡李憲的影視形象

據史書記載:李憲,原名李成器,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長子。自幼聰明伶俐,好讀書,好音樂。成年後文采過人,而又知曉華夏和異域音樂,被祖母武則天封為壽春郡王。

在父李旦登基為帝。依照以往慣例,新帝登基後應該儘早冊立太子,以安國本。可是關於立太子一事,李旦一向難以抉擇。一是李成器是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按例該立。可是三子平王李隆基有勇有謀,還立下了誅殺中宗皇后韋氏一黨的大功。按其賢德也該冊立為太子。

史上最溫情的皇位之爭,哥哥主動放棄皇位,弟弟即位後也善待哥哥

《宮心計2》李旦的影視形象

就在李旦猶豫不定之時,嫡皇子李成器竟當面自動和他推讓太子之位。並涕泣流淚,言辭懇切說:自己的才華十分不及三弟李隆基。立三弟李隆基為太子,是安靖和關照國家社稷的最佳之選。其時睿宗李旦被他這以國家社稷為先的熱忱之心深深感動。

最終睿宗李旦還是接受了嫡皇子李成器的推讓,發佈詔書冊立李隆基為太子。李隆基登基為帝后,因感念兄長李成器的推讓皇位之恩,對其一向隆寵至極。先後晉封他為司空、太尉等朝廷重要官職,最後又加封他為封邑五千五百戶的寧王。而在兄長李成器病逝後,李隆基痛哭痛哭之餘,下詔追諡其為讓皇帝,並以皇帝禮儀下葬。

史上最溫情的皇位之爭,哥哥主動放棄皇位,弟弟即位後也善待哥哥

李隆基和李憲的影視形象

他們兄弟二人間的皇位競賽,應該是我國曆史上最溫情的皇位競賽了。少了那些爭奪皇位的流血犧牲,雖然李隆基在位唐朝逐漸由勝轉衰,但是或許這就是歷史的必然趨勢,換了李憲也不一定挽救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