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的糊涂,赔了两条命,散了一个家,害了两个崽

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夫妻离婚率是越来越高了。其实我个人认为,如果真过不下去了,离婚也是对双方的一种解脱,虽然会伤害孩子,但短痛总好过长痛。当然,不是到了非离不可的地步,奉劝各位还是要慎重。

村里的叔公因为性格木讷,不善言辞三十多岁了,还娶不到老婆。跟一个瘫痪在床的老爹两个相依为命。叔公平时以种地为生,老爷子每个月有几十元的退休金,两爷子的生活也能将就过着。估计是八十年代中期吧,叔公经人介绍花了一大笔钱娶老婆了。女方年龄不大,家里兄弟姐妹多,家里很穷。据说因为叔公没凑齐彩礼钱,还多捉了四只老母鸡去补偿呢。

一时的糊涂,赔了两条命,散了一个家,害了两个崽

农村的婚礼

这位小叔奶奶估计跟十来岁的我们年龄相差不远,过门的第二天就跟我们玩在了一起,玩跳方格、捉迷藏、一起打猪草、捡蘑菇等,从来不与村里的小媳妇玩。叔公对她也很好,家里的钱也给她管理。逢1、4、7的日子我们乡就会赶一次集市。虽然是乡村集市,但叔奶奶身上有钱,每次赶集她都会大袋小袋的买回很多吃得东西。当然买回来后,我们这些玩伴那份是少不了的,所以,叔奶在村里很受我们小孩欢迎。村里的大人们虽然有时候跟她开个玩笑,但也都很担待她。

一时的糊涂,赔了两条命,散了一个家,害了两个崽

跳方格

过了几年,我们长大了,与叔奶奶一起玩的时间也少了。叔奶奶就开始与村里的小媳妇们玩在一起。叔奶奶在这几年生了两个儿子。九十年代已经兴起了到广东打工的热潮。叔公一家五口仅靠老爷子每月的几十元退休费过的也挺紧张,叔奶奶一个孩子心性的女人不会勤俭持家,再加上叔奶奶娘家还要时不时来蹭点,叔公看日子太艰难,如是把田地承包给别人种。让叔奶奶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自己跟人去了广东工地上做苦力。每个月定时给娘三寄钱回家。叔奶奶在家带着孩子和老人,日子也过得悠闲。

一时的糊涂,赔了两条命,散了一个家,害了两个崽

图片来自网络

不知是生活条件好了,还是叔奶奶开始发育了。慢慢的叔奶奶开始长的越来越水灵,身材不仅没受到生孩子的影响,反而比一些大姑娘更加风韵有气质。叔公寄回来的钱虽然不是很多,但足够叔奶奶带着孩子们吃喝的了,而且还有富余的钱买衣服。于是叔奶奶每天安排好老人孩子吃完饭,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往村子后面的乡政府跑。每天跟着里面的男男女女打牌、聊天。慢慢的就传出了一些流言蜚语。村里的老一辈和家族里人提醒叔奶奶要注意影响,叔奶奶有所收敛。日子也就平淡的过着。

一时的糊涂,赔了两条命,散了一个家,害了两个崽

图片来自网络

转眼,家里的老爷子过世了,叔公的大儿子上初中,小儿子上小学了。叔公家的经济压力更大了。为了多赚点,叔公经常年初到广东,年末才回家。叔奶就每天在牌桌上博弈,而且经常三、五天不着家。两个孩子对于母亲在不在家都没有了概念。叔奶家的两个孩子放学回家有饭就吃,没饭自己煮。在坛子里夹点咸菜、煎个鸡蛋、煮点蔬菜就是一餐。对于母亲的去向从来不过问。其实,这时候的叔奶已经跟着邻村的一个单身汉住到了一起。或许是母亲的天性,叔奶奶每个集市都会回来帮孩子把油盐柴米和菜买好备在那里。叔奶奶做得很严密,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村里很多人都知道了,只是出于保护孩子没有告诉两个孩子。对于叔奶的行为,家族里留守的妇女告诫叔奶要守妇道,并且劝她尽快断了与单身汉的关系。叔奶口头答应了,但实际并没有断,家族里的人也没有实际的办法了。就想等叔公和男人们回家再一起坐下来商议解决问题。而远在广东的叔公还是蒙在鼓里。

一时的糊涂,赔了两条命,散了一个家,害了两个崽

弄村的厨房

临近过年,叔公写信回来说,工地要年二十四才放假。叔奶也就放心的在单身汉家住着。年货也准备等叔公回家再买。谁知道,年底雨水多,工地在十二月十几就提前放了假。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叔公也没有通知家里,年十八就回到了家。回到家天已经麻黑,叔奶不在家,问孩子也不知道。旁边的本家嫂子气愤的告知了叔奶的去向。一向本分老实的叔公听了,转身回家提着一把锄头就冲向了邻村的单身汉家。(由于农村人晚上关门早,对于叔公的行动,没有谁知道。)到了单身汉家,果然看到叔奶与单身汉在家吃饭。叔公气的举起锄头就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