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戍變法失敗,康有為出逃,慈禧下令用鈍刀將譚嗣同斬首

19世紀末,西方列強紛紛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甲午戰爭的慘敗更加劇了中國成為半殖民地的進程。在這亡國滅種的危機下,中國湧現了一批堅定改革的先進中國人。而譚嗣同,康有為,梁啟超等就是其中一批人。


戊戍變法失敗,康有為出逃,慈禧下令用鈍刀將譚嗣同斬首​為了強國,必須要維新變法,在光緒皇帝的支持下,由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等人領導實行戊戍變法。新思想的誕生必然被保守思想所反對,慈禧太后就是當時保守派的代表。最後慈禧發動戊戍政變,將光緒皇帝囚禁於中南海瀛臺,大肆捕殺維新黨人。康有為,梁啟超成功逃脫,而譚嗣同卻拒絕逃走被慈禧太后抓獲。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譚嗣同為了喚醒中國人維新革命的信念,用自己的生命發出了吶喊。“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在獄中所題更顯英雄氣概。
戊戍變法失敗,康有為出逃,慈禧下令用鈍刀將譚嗣同斬首​戊戍變法觸動了保守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對這些維新黨人恨之入骨,而梁啟超,康有為的逃脫,使得慈禧將所有的矛頭指向譚嗣同。行刑前還特意交代對譚嗣同用“大將軍刀”行刑。


“大將軍刀”也就是鈍刀,將死人往往都想求個痛快,而慈禧的報復想法就是不想讓譚嗣同死的太痛快。用鈍刀砍頭哪裡是砍啊,明明是在鋸頭啊。30多刀,足足砍了30多刀才使譚先生斷氣,場面讓圍觀者無不驚駭。
戊戍變法失敗,康有為出逃,慈禧下令用鈍刀將譚嗣同斬首​譚嗣同臨刑前曾大呼:“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希望能喚起哪怕一點點群眾的維新信念。可當時百姓封建思想的深根蒂固怎麼會因為一個“亂臣賊子”的死而改變呢。


戊戍變法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也為之後推翻清朝統治的辛亥革命做足了鋪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