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前給建文帝留下密封鐵匣,遇大難時打開,建文帝從此失蹤

朱元璋死前給建文帝留下密封鐵匣,遇大難時打開,建文帝從此失蹤

文|和佛賞花去

明太祖朱元璋最看重的繼承人,皇孫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他的結局一直是個謎。300年後由大清相國張廷玉組織編撰的《明史》中,對於神秘的建文帝行蹤也是自相矛盾。要知道《明史》由數十名飽學之士查閱大量的文獻密檔,他們都說不清楚,後世的一些考證更是無稽之談。《明史》中對建文帝的結局有三種:一是被火焚燒;二是從地道中逃走;三是不知所終。

朱元璋死前給建文帝留下密封鐵匣,遇大難時打開,建文帝從此失蹤

建文帝還是皇孫朱允炆時,就已經表現出了孝順、仁慈、懦弱的性格。他從小在皇宮長大,養尊處優。接受的是正統的儒家思想的教育。這種軟弱的性格讓朱元璋非常擔心,他想出各種方法磨鍊這個皇孫,一次,他讓人抬了滿滿一筐屍骨,故意從朱允炆身邊經過,他嚇得癱坐在地上。為了讓朱允炆的江山坐穩,朱元璋大開殺戒,將功臣和悍將全部斬殺。

朱元璋死前給建文帝留下密封鐵匣,遇大難時打開,建文帝從此失蹤

事實上,朱元璋的眼光的確毒辣,朱允炆是個好皇帝。如果不是他的叔叔朱棣篡權,大明江山也一樣會和朱棣所開創的永樂盛世一樣,只不過,建文帝會更像宋仁宗,實行寬政,仁政。而朱棣更像朱元璋實施極端專制。在建文帝當政的四年中,刑部統計囚犯比朱元璋期間減少三分之二;糾正了朱元璋期間的冤案錯案,許多被殺功臣的子弟得以錄用;提高了文臣的地位;下昭優養老人;大臣直言者不被處罰等,為此,建文帝背上了違背祖訓的帽子,但更多的得到了方孝孺等不希望回到朱元璋統治時期的大臣的鐵桿擁護。以至於,當朱棣帶著燕軍殺到南京時,建文帝的大臣們哭聲震天,死的死,逃的逃,朝堂之上空無一人。這跟以前朝代滅亡時臣民們的做法明顯不同,可見建文帝的粉絲如何忠心耿耿。

朱元璋死前給建文帝留下密封鐵匣,遇大難時打開,建文帝從此失蹤

咱們再說,朱棣殺到南京時,建文帝在做什麼。他再找朱元璋留下的“保命符”。民間傳說,朱元璋看到朱允炆柔弱,去世前留下了一個密封鐵匣,囑咐他遇到大難時打開。此時,形勢危急,建文帝急忙打開爺爺留下的鐵匣,看到裡面有剃刀、度牒和一道旨意:“欲生,懷牒為僧,密地去。不然自盡。

朱元璋死前給建文帝留下密封鐵匣,遇大難時打開,建文帝從此失蹤

知孫莫若爺。朱元璋讓朱允炆或者出家或者自殺。朱允炆選了出家。他讓讓人焚燒宮廷後逃走,《明太宗實錄》中記載,朱棣讓人翻遍了灰燼瓦礫只找到了皇后的屍體。建文帝到哪出家了,這就不知道了,後來,發現了建文帝在所居山林寺廟留下不少的遺蹟和詩作。史料記載,在1440年,也就是建文帝“死亡”39年後,有一僧人自稱自己是建文帝,還帶了12個隨從,被押解到布政司,審訊中,僧人自稱自己90歲,這就對不上了,建文帝生於洪武十年,剛好64歲,結果,將僧人斬首,其他人發配邊疆。至於真正的建文帝在哪裡,誰也不清楚。

朱元璋死前給建文帝留下密封鐵匣,遇大難時打開,建文帝從此失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