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出上联:黑白不分,让我怎知南北!秀才对出的下联堪称完美

古代的县令,作为县城的最高长官,通常需要具备相当的才能,否则难以胜任。所处的朝代不同,县令的官衔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是正五品,也有些是正七品。自从科举制度建立后,县令大多都是进士出身,且不说管理之才如何,至少才华比一般人要高的多,吟诗作对更是不在话下。

县令出上联:黑白不分,让我怎知南北!秀才对出的下联堪称完美

明朝天启年间,浙江有一位姓梁的才子,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在三十多岁考中进士,然后通过朝廷的考核,被派到江西做县令。虽然没能留在京城,但他已经相当满意,开开心心地前往任职的地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认为只要努力工作,日后一定可以得到升迁的机会。

梁县令就任之后,加班加点的工作,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上一任县令留下的问题全部解决。另外,作为进士出身的他,对当地的教育非常重视,建造了许多学堂,使得当地的寒门学子有了读书的机会。

县令出上联:黑白不分,让我怎知南北!秀才对出的下联堪称完美

有一年,当地发生了几十年不遇的旱灾,梁县令心急如焚,连夜给朝廷写了几千字的奏折,把灾情反映给皇帝,请求皇帝调拨粮食和银两赈灾。在他的努力下,灾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经此一事,梁县令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更高了,恨不得把他当神灵供奉。

县令出上联:黑白不分,让我怎知南北!秀才对出的下联堪称完美

一段时间后,梁县令举办了一场对联大赛,鼓励读书人参与,并自掏腰包设置奖项。一位在对联方面深有研究的刘秀才,听说此事后激动的睡不着觉,认为自己的才华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第二天一大早就前来报名。

不巧的是,比赛当天电闪雷鸣、乌云密布,但梁县令并没有推迟比赛。此次由梁县令亲自出题,众人纷纷使出看家本领,并不是为了拿奖,而是想展示自身的才华。比赛快要结束的时候,梁县令看着如同夜晚的天空,提笔写下上联:“黑白不分,让我怎知南北。”

县令出上联:黑白不分,让我怎知南北!秀才对出的下联堪称完美

在场的才子大多都面面相觑,尽管个别人试着对出答案,不是意境不匹配,就是平仄有问题。就在此时,刘秀才走到他面前说道:“我想到了一个下联,不知是否合适。”县令欣喜万分,亲手把笔交给他,秀才写出的下联为:“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包括梁县令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叹不已,认为刘秀才的下联几乎称得上完美。如果是你的话,能给出什么样的下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