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跳樓自殺 “圍觀起鬨”者該當何責

那些有“不良嗜好”的圍觀者是否刺激了李某奕的最終跳下,是否妨礙了公安、消防人員的救援,可能涉及嚴肅的法律問題。

這兩天,甘肅慶陽西峰區19歲女孩李某奕跳樓自殺事件仍在發酵。起因是20日,李某奕在一棟25層公寓的8樓準備跳下期間,在樓下的圍觀者不僅不為其跳樓而揪心、犯難,而是為其不快點跳樓而焦急、不耐煩,甚至有人喊“跳啊,快跳啊”等。在她跳下後,有圍觀者吹口哨,表示“跳得好”。甚至還有的人揣度她是不是為了成為“網紅”而在表演。

人,不可能死而復生,這些圍觀者想必不會不知道。面對一個花季少女的隕落,圍觀者顯得那麼冷漠、反常,他們是否良心不安?

作為一個常人,對於人類生命在瞬間的逝去會表現出巨大的傷痛,甚至失態。這也是為什麼那些面對生命在“眼前”逝去卻無動於衷的“圍觀者”會被貼上“冷漠”、“無情”標籤,會被輿論譴責的緣故。

當然,絕大多數未經訓練的人在面對生命瞬間可能消殞的場合,很難成為一名合格的施救者,甚至可能驚慌失措而把好事變成壞事。比如面對突發性疾病,面對汽車突然地撞來等。但這不應成為“圍觀者”對生命逝去不尊重的理由。

更何況,李某奕的情況有所不同。她“跳樓”的行為開始於20日下午3點,最終跳下的時間是下午7:30,其間達4個半小時之長。除了當地公安、消防在緊急施救外,很多“圍觀者”變成了冷漠的看客,說出了“她怎麼還不跳啊?”“死不了的”等不可理喻的話語。有視頻顯示,李某奕跳下後還有圍觀女子臉上滿是笑容。

兩年前,李某奕還是一名高三學生,正準備著高考讀大學,如果不出意外,憑藉她出眾的外貌和智慧,或可有一個前景可期的人生。但是,因為在一次生病期間遭遇班主任羅某厚的猥褻,她的人生因此“反轉”。儘管如此,面對不堪遭遇,她先想到的是找學校心理老師救助。可心理老師不當的干預,讓她感覺班主任“醜陋、罪惡”。此後,李某奕無心上學,在2016年即嘗試過兩次自殺。

這樣的遭遇本就該讓“圍觀者”對其產生憐憫之心。但即便不知李某奕的遭遇,作為“圍觀者”也應該基於如此決絕於去死的年輕生命保持起碼的同情,敬畏生命的不易。而不至於如此輕率地生出“她怎麼還不跳啊?”的“困惑”,為其不快點跳下去而急不可耐。

也因此,當這起看似不大的事件被媒體曝光出來後,網友是一邊倒地瞧不起那些圍觀李某奕跳樓的人,認為他們是無情的、冷漠的、麻木的。有網友甚至表示,“如果我的朋友圈有這種看客,馬上絕交”。這或許是我們可欣慰的一面,因為至少還有很多人認為李某奕跳樓事件的“圍觀者”是醜陋的。

但縱觀此案,也不能僅僅只是從道義上譴責如此冷漠的“圍觀者”。那些有“不良嗜好”的圍觀者是否刺激了李某奕的最終跳下,是否妨礙了公安、消防人員的救援,則可能涉及嚴肅的法律問題。對此,當地司法部門需進一步調查。看客的冷漠甚至喪失人性,令人不齒。如果有些人的行為一旦觸犯法律,自然也應受到法律的懲罰。

左生一(媒體人)

相關報道:

甘肅19歲少女跳樓自盡,生前曾控訴遭班主任猥褻後抑鬱

每日人物殷若冰報道

6月20日下午3時左右,甘肅慶陽一19歲女孩站到了當地某百貨大樓8層的玻璃幕牆外,傍晚7點半左右,警方和消防部門的營救失敗,女孩從高樓墜下身亡。

據墜樓女孩家屬發佈在網上的資料,女孩名為李某奕,今年19歲,曾就讀於慶陽市第六中學,在受到班主任的騷擾後被診斷為創傷後應激障礙,之後多次嘗試自殺。

女孩跳樓自殺 “圍觀起鬨”者該當何責

當事女孩

檢察院的《不起訴理由說明書》顯示,吳某厚曾辯解其用嘴接觸李某奕額頭等部位是為了進行體溫測試,檢察院認為此舉不符合常理,但情節顯著輕微。而李某奕控訴的吳某厚摸背、脫衣服、咬耳朵等行為,公安機關未補充到相關證據,其抑鬱症與吳某厚行為的直接因果關係亦無法界定。因此,檢察院認為吳某厚不構成犯罪,將其處以十日的行政拘留。

自殺女孩曾控訴犯胃痛時遭班主任猥褻

家屬在網上公佈了李某奕寫的控訴狀。李某奕在控訴狀中表示,2016年7月學校補課期間,吳某厚就在辦公室摸過她的臉,9月5日晚,吳某厚坐到了她床邊,在詢問過胃痛怎麼樣後突然伸手摸她的臉,“瘋了般撲過來”抱住她不鬆開,親吻了她的臉部、嘴巴,咬了她的耳朵,並且吳某厚的手一直在她的別後亂摸,撕掉她的衣服。其後,羅老師因為要取值周筆記回到休息室,吳某厚才放手。由於休息室內停電,羅老師提出讓李某奕回宿舍,李某奕才離開。

在控訴狀中,李某奕稱自己在第二天找了心理輔導室的老師,輔導室的段老師自作主張安排了吳某厚向她道歉。吳某厚向她表示了歉意,稱是“糊塗,一時衝動”,但同時希望李某奕“回到班裡上課,給他一條生路”,感激李某奕“沒有告訴爸爸(猥褻的事情),肯定不會毀了他”。回到班級後的李某奕因為感覺班主任“醜陋、罪惡”還是給父親打了電話,並在校外診斷出了抑鬱症。

李某奕在控訴狀中稱,後來學校將班主任換成了吳某厚的學生,她曾返校學習過一段時間,但是形單影隻,對課堂也越來越陌生。想到自己曾經努力學習、對未來充滿期待,她第一次服安眠藥自殺。被救回後,校長曾經找她談話,但是隻是講了自己年少求學的歷程,希望她返校上課。而她在學校因為服用精神類藥物,“不得不在別人早讀的時候睡大覺,上課有心無力還頭疼不止”,第二次服安眠藥自殺。

之前曾嘗試過兩次自殺

李某奕的堂哥表示,他們很不滿意慶陽六中對此前猥褻事件的處理方式,校方甚至曾經質疑叔叔教唆孩子,“讓孩子自殺威脅學校”。對於涉事老師,校方曾稱其已接受檢查,但是近況他們並不瞭解。

每日人物就此事電話聯繫了慶陽六中,對方拒絕接受採訪。

相關評論:

甘肅19歲少女跳樓,圍觀者為何鼓掌加油?

文/風青楊

女孩跳樓自殺 “圍觀起鬨”者該當何責

女孩跳樓自殺 “圍觀起鬨”者該當何責

6月20日下午15時左右,在甘肅西峰市一酒店門口,一夥看熱鬧的群眾,正在看著樓上一個19歲的女孩,這女孩站在酒店窗戶外的窗臺上,正欲跳樓,消防車也在樓下,令人震驚的是,當時竟有數百名群眾駐足觀望,並不時發出歡呼和鼓掌聲。而這些冷血市民沒有想辦法去救這個女孩,卻在發各種評論朋友圈在爆。直至傍晚七點多,女孩終於跳了下去,一個年輕的生命也就此消失…女孩跳樓原因,正在調查當中。

面對一個即將逝去的同胞生命,圍觀者不是表現出焦急和同情,反而是縱容其輕生,這無異等同於間接殺人。試問,如果跳樓者是你的親人,父親,丈夫,兒子,你是否也希望他跳下來?

近幾年,每次看到跳樓圍觀的新聞,耳邊總是迴盪著“想跳就跳”、“趕緊跳吧”、“怎麼還不跳”、“再來一次”、“有本事跳、沒本事死”、“加油”……輕生,當然不可取,但是鼓勵別人輕生,更不可取。孟子曰:“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就是說,對於受苦受難的人,如果沒有同情心,是就不能稱為人。如今起鬨的看客不僅見死不救,他們的行為甚至直接促成了輕生者做出跳的選擇。要知道通常自殺者,常常是碰到極度悲傷的事情,難以承受意外的沉重打擊才做出了錯誤的選但。但作為心智正常的旁觀者,應當幫助自殺者度過難關,放棄輕生念頭,珍惜生命。

不僅是圍觀跳樓者冷漠無情,如今見到有人失足落水時,人們冷漠旁觀;街邊行乞,當下還有幾人相信那是山窮水盡的背井離鄉;見到見義勇為者被歹徒報復毆打時,人們惟恐躲之不及……人心之冷漠,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我們不禁要問:“我們到底怎麼了?全社會的人心為何會冰冷到如此的地步?”

一百多年前,一群圍觀砍頭場面的看客深深地刺痛了魯迅先生的心,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餘,先生毅然棄醫從文,誓以手中之筆改造國民性。時至今日,這種看客現象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看看那些讓人觸目驚心的新聞標題吧:“女孩公廁內被拾荒男子強姦,40餘人圍觀無人制止”;“五齡童失足落入冰冷臭水塘,圍觀者上百無人施救”;還有“男子天橋上欲輕生,圍觀者催其快跳不要浪費時間”這樣的報道。因此有人說,我們的社會已經成為一個“圍觀”的社會,任憑一個老人躺在馬路窒息而死,還是一位妙齡姑娘在出租車上被歹徒強姦,我只管“圍觀”。

更可怕的是,今天的中國看客們不僅見死不救,不少“看客”還熱衷於在無聊的生活中尋求刺激,在他人的傷疤上再灑上一把鹽。比如以欣賞別人的自殺表演,娛樂自己的心情。看到別人自殺,他們的心覺得快慰,甚至為自殺者終於跳樓而死,心裡大聲叫好。可能自殺者僅想用這個方式,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不管他們的目的是什麼,至少他們是無路可走才出此下策。可能他們根本就不想死。只是這些無聊起鬨的看客們,在他們的身後推了一把。

當所有人都只做看客時,於是,需要救助的老人慢慢的死去,圍觀的看客無動於衷;於是,需救助的落水者慢慢的溺死,周圍是一群冷漠的看客;於是,跳樓者跳下,起鬨者一片掌聲。當我們把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當成娛樂的對象,用別人的生命來成就我們的一點點快樂,人性已經冷漠到失去痛感的地步,人性已經沉淪到沒有悲憫的程度。誰能保證自己不能變成弱勢者?誰能保證自己沒有需要幫助的時候?那麼我們面對無人相助的局面時,還能這麼冷漠?這麼無動於衷?

辛斯基先生有句箴言說:“不要恐懼你的敵人,他們頂多殺死你;不要恐懼你的朋友,他們頂多出賣你;但要知道有一群漠不關心的人們,只有在他們不作聲的默許下,這個世界才會有殺戮和背叛。”

對此有人做了一個實驗,他們養了一大籠猴子,並宰猴待客。當客人光臨時,他就會穿著白大褂領著客人挑選猴子。籠子裡的猴子們摸出了規律,知道白大褂一出現,便會有一個同伴將一去不復返,於是猴子們非常緊張,都拼命地往後躲。當客人選中一隻猴子時,其他猴子就使勁把它往外推。被推出去的猴子,明顯感覺自己死到臨頭,因此完全不做任何反抗,一動不動地任人宰割。其餘的猴子在一旁幸災樂禍地眼看著這隻猴子被殺掉。這樣一幕場景不斷重複上演,最終猴子全部被宰殺淨盡了。

當你看到別人被強拆時冷漠,看到少女被強姦時圍觀,看到溺水者不去施救,看到交通事故不去搶救或助人時,有沒有想過,你也許就是籠子中那一大群猴子中的一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