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在位改的这十二个字,你都有见过吗?“则天文字”了解一下

唐朝的武则天,作为历史人物,聪明而且多谋,十分了得。当然,有时这位后来做了大周金轮皇帝的女子,也会干些荒唐的事。例如她自说自话造了些汉字,要通行天下。结果呢?除了一个“曌”字勉强被后人认可,其他的,恐怕都湮没了。

这些字被称为“则天文字”,让我们先来看看,她都改了哪些字:

武则天在位改的这十二个字,你都有见过吗?“则天文字”了解一下

最初数目是十二个字

宋代史学家欧阳修撰《新唐书》卷七六 《后妃传上 ·则天武皇后传》曰:“载初中,又享万象神宫。……作、天、地、日、月、星、君、臣、戴(初)、载、年、正十有二文,太后自名曌,改诏书为制书。”

武则天给自己起名字叫武瞾,由照镜子的照改成了上面一个明月的明,下面一个空间的空拼起来的字,取的就是“日月当空照”的意思,表明自己是圣人。

她还把臣子的臣给改了,改成了用上面一横下面一个忠心耿耿的忠拼起来的字。试图给人一种,做臣子的就要从一而终、对她一个人效忠一辈子的心理暗示。

武则天在位改的这十二个字,你都有见过吗?“则天文字”了解一下

改字趣事:

而在民间,关于她的传说中更有讽刺她自以为是的事,例如她要把“射”字与“矮”字互相调换的故事。

故事说,一天,武则天和文武百官叙宴,席间谈文识字,雅兴大发。武则天忽然来了“灵感”,对群臣们说:“我发现,前人造字,有的地方不合道理,比如这个‘射’字,由身、寸两字组成,一个人身高只有一寸,这不是‘矮’的意思吗?而‘矮’字由矢、委两字组成,委原是发放之意,矢就是箭,把箭发放出去,不就是‘射’的意思吗?所以,我认为,‘射’、‘矮’两字,应该互相掉换过来使用,你们说如何?”武则天发话了,群臣当然无不点头称是,拍手叫好。

武则天在位改的这十二个字,你都有见过吗?“则天文字”了解一下

射、矮

武则天所说,貌似有理,其实是过于武断,因而“全盘皆错”。探其根由,是武则天没有从造字的源头上,认识字义。

在甲骨文中,“射”字,“绘”成箭搭弓上,即将发射的样子,箭尾有羽,弓弦张开,使人视而领会其意,是由“弓”“矢”两个象形独体字所构成的会意字,因此本义就是引弓射箭的意思。甲骨文发展到金文时,箭羽消失了,却多了只挽箭的右手,而到了秦代小篆阶段,弓箭和箭头箭杆讹变为“身”,手竟讹变为“寸”,又经隶变和楷化,便成了今天的“射”字。

武则天在位改的这十二个字,你都有见过吗?“则天文字”了解一下

“矮”字,在先秦时一般是以“短”字来表示的,“矮”应是个后起字,但也是会意字。矮是由左边的“矢”和右边的“委”构成。委在甲骨文和金文里,是一个跪在地上的女奴隶手拿着一束干枯蜷曲的“禾”之形象。女奴屈身跪地,本来就有委曲委曲的意思,而禾稻枯萎蜷缩,比起它盛长高挺时候,就更矮更短了,所以“委”加“矢”,便表示出枯萎的禾只有一箭(矢)那样的高度,显然是矮的,这就是“矮”字之所以从“委”从“矢”的原义。至于“委”还有“发放”、“派任”、“舍弃”、“推托”、“确实”等意思,都是后来引伸派生出来的意思。“矮”最初这个会意字从小篆阶段出现以后,形体一直相袭,发展成隶书,又经楷化,终于形成今天的“矮”字。

武则天在位改的这十二个字,你都有见过吗?“则天文字”了解一下

武则天要把“射”“矮”互换,显然是望“字”生义,没有根据的,也不符合这两字的发展规律,因而闹成笑话,或者说是“学术丑闻”。当然,这只是传说,有这种想法的不一定是武则天,也不一定只是武则天。

更多有关武则天的小故事,就在喜马拉雅FM中的《盛唐下半场》,还等什么,赶紧动动手指去收听吧!

关注游侠公社,李软尘和你一起讲词读诗,漫聊文化江湖!

武则天在位改的这十二个字,你都有见过吗?“则天文字”了解一下

想获取更多历史文化小知识,欢迎搜索关注“游侠公社”,更多精彩等你来发现!

猜你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