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本杰明·格雷厄姆作为一代宗师,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在投资领域产生了巨大震动,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管理着上亿美金的基金经理都自称是格雷厄姆的信徒。而他目前在世的最有名的学生就是:巴菲特。

投资箴言:

1.对股票价格要斤斤计较,要像超市购物,不要像买化妆品,真正重大的损失总是在投资者忘了问“多少钱”之后。

2.高增长不等同于高盈利。上涨的股票风险增加而不是减少,下跌的股票风险减少而不是增加。

3. 投机不是不行,但致命的威胁是投机却自以为投资。投机时就要像理智尚存的赌徒,只带100美元去赌场,把棺材本锁在家中保险箱里。

4.别看到星巴克生意好就去买星巴克的股票。买熟悉的好公司,这话只对了一半。另一半是还要价格合适。

5.在大家恐惧时贪婪,在大家贪婪时恐惧。行不行?这个策略的问题是熊市无底,牛市无顶。

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有钱人,希望可以发财,但是往往真的赚到钱的人只是少数。而有些人拼尽全力,每天忙里忙外,努力的程度是很多人的好几倍,但是结果却没有赚到钱,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人其实并不是其他人,就是咱们口中经常说的“老实人”,经常说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好像这句话并不是很实际,应该是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这句话也在“老实人”的身上体现出来了,但是为什么“老实人”就赚不到大钱呢?下面就来看看原因吧!

1.太过中规中矩,死板教条

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老实人做事很老实,说的好听叫老实,说的难听一些就是死板教条,做事有自己的一套规矩,而且是不可以违抗的规矩,不管什么事情,他们都会按照自己的一套规矩去做事,这样虽然很好,但是不够灵活。想要赚钱创业,就必须够灵活,太过于死板只会让路走入死胡同!

2.省钱的作用是有限的

在理财中,省钱有利于财富累积。但是想靠省钱来发家致富是很难的,与其花尽心思去想着怎样省钱,不如去拓宽自己赚钱渠道,开源永远比节流重要。

3.承担风险能力不高,胆子小

想要靠创业赚大钱,那必须有冒险精神,很有冲劲,如果大家看过那些创业的成功人士,你就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有一种气质,他们喜欢把不可能的事情化为可能,李彦宏曾经说过,他们就是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如果别人说不可能那就不做了,那一辈子都会一事无成!

4.过于谦让,错失良机

老实人的确是个很好的品格,但是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老实就成了一把双刃剑,一般都是牺牲自己,成就别人,这种品质很高尚,但是自己却没有办法赚到钱,毕竟竞争是很残酷的,有时候在竞争上,不是自己赢了,就是别人赢了,如果自己一味的谦让,那只会让自己走不下去!


股灾三年,为何A股仍逃不出“去杠杆”阴影?

2015年6月,中国股市上演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然而,在这一个过程中,股票市场却发生了大幅波动的表现,沪市从5178点大幅下挫至2638点,而创业板更是从4037点下挫至1571点,市场累计跌幅过半。

虽然15年下半年的那一轮下跌力度,仍比不上08年的水平,但仍然称得上股灾行情。或许,这也是一次强力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对之前非理性杠杆牛市的一次快速地修复。

谈及前一轮杠杆牛市行情,可谓非常疯狂。在此期间,不少打着互联网、并购重组旗号的上市公司,却获得了市场的大举炒作。在牛市中后期,甚至还涌现出一批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钢铁等疯狂概念,但凡披上了互联网的概念,股票价格与市值却获得了持续性的追捧,一家普通企业市值瞬间攀升至千亿水平,也似乎不是特别难的事情。

从本质上分析,前一轮杠杆牛市行情,归根到底还是高杠杆惹的祸。成也杠杆,败也杠杆,无疑成为了当时A股市场的真实写照。在此期间,无论是场内融资还是场外配资,都受到了追捧,而一些不为人知的隐蔽配资渠道,也因此获得了爆发式壮大,配资杠杆率达到数倍乃至十多倍以上的水平。

杠杆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股市上涨过程中,杠杆利于加快市场资金利用率,刺激股市的上涨节奏。但,在股市下跌过程中,杠杆却会助跌股市,而15年下半年政策突然转向,并对高杠杆工具进行全面性的清理,股市随之下挫,而任性动用高杠杆工具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随即身陷困局,而在股灾末期,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甚至遭到平仓乃至强行平仓的风险,有的无法及时补充质押,而不得不任性停牌,乃至长期停牌,以保住公司的控股权与话语权,不至于发生系统性风险。

全面性的去杠杆动作,对股市冲击不少,但这更应该属于资金端的去杠杆。时至目前,中国股市的杠杆率有所回归理性,资金端去杠杆也接近尾声。但,纵观目前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情况,自身采取股权质押杠杆工具的比例不少,有的上市公司自身杠杆率非常高。更有甚者,还存在多种高杠杆工具、融资工具结合使用的情况,而最近一段时期内,部分上市公司发生了债务违约的问题,这也是近期金融市场的一个真实的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自股市加快去杠杆以来,国内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动作却接连不断,且难言终结。或许,对于金融市场前半段的去杠杆动作,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初期的效果,但在资管新规、金融市场加快去杠杆等因素影响下,似乎已经步入了后半段的去杠杆过程。

然而,对于这一个去杠杆过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资金端的去杠杆,而更可能属于金融市场多元化的去杠杆化过程,而其对股票市场的直接或间接冲击还是不可小觑。在此期间,对于部分杠杆率较高、偿债能力较弱的上市公司而言,无疑也是深受冲击的。由此可见,对于近期接连出现的上市公司债务违约现象,还是给了部分杠杆率高、负债率高、现金流不佳以及偿债能力较弱的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

“防风险,守底线”,似乎为未来数年的金融市场定了调子。与此同时,在抑制资产泡沫的背景下,实际上也暗示出未来一段时期内,高杠杆工具再度活跃的概率并不大,支撑股市再度崛起的助推器很难在中短期内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或许,要想再度激活股票市场,要么引导更多新增流动性的入场,要么进行市场制度改革,盘活存量流动性,这也是后续值得期盼的发展方向。

在实际情况下,虽然资金端去杠杆任务已基本上步入尾声,但对于一些非常隐蔽的渠道还是很难从根本上消除杠杆资金的隐患。例如,一些不为人知的场外配资渠道,通过对赌形式实现变相的高杠杆投资;又如,近年来部分资金借道沪港通等渠道,或利用不同市场间的灰色通道实现变相加杠杆等,这也是比较隐蔽的加杠杆行为。

但,对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去杠杆的力度很大,而股票市场也依旧逃不出“去杠杆化”的阴影。在实际情况下,虽然适度杠杆利于提升市场的投资活力,但考虑到前期股市受到轰轰烈烈“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冲击过于严重,加上金融市场去杠杆化仍未终结,无论是存量资金还是场外资金,都会显得相对谨慎,即使如今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有逐渐回归合理的趋势,但对于具有逐利性的资金而言,在股市缺乏投资活力、缺乏赚钱效应以及加快扩容的背景下,参与热情并不高,更可能处于持续观察的状态之中。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为什么中国股市会成为百姓的屠宰场

这是因为中国股市从来就是一个不公平的市场。中国股市开始是为国企解困为目的,后来是为国企融资为目的的。股市根本就不是一个给投资者投资的,而是要掠夺投资者的。

我们看到中国股市最大的赢家是以国家股为主体的大小非。净资产只有一元钱的用友软件36.60元发行,在二级市场几十元上百元的价格交易,我们看到在香港发行价格仅1.1港元的中石油在大陆发行价格是16.7元人币,而在二级市场的开盘价格竟然是48.60元。

二 级市场的流通股东永远是贱民,同股同权同样回报的股票,发起人股东是一个价,国外投资者是一个价,二级市场是另一个价。国外投资者有机会以1.1港币的价 格参与中国股市(中石油),国外战略投资者也可以以净资产的价格参与中国股市,中国政府的国有企业可以以净资产的价格参与中国股市,而惟独国内的投资者找 不到一个廉价的渠道参与中国股市。包括借道基金投资证券市场的基民们,也一样成了被掠夺者。

公平、公正、公开这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但我们的政府给普通民众一个公平的可投资机会了吗?我们的政府真正做到建立和维持一个公平秩序的责任了吗?

股市全线亏损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这说明在一个公民当成贱民的国度,不但投资股市亏损,其实在任何一个环节你的利益都可能不受保护的,你都可能成为被掠夺者。因为你根本没有一个公平的参与游戏的机会。

救市是个问题,救市虽然保护投资者利益,还投资者以公平。但救市后拙劣的管理层能否建立真正公平的证券市场?不救市也是一个问题,这意味着保护掠夺者合法财产。任由市场跌出一个合理的公平市场。这是当前中国股市必须思考的。

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这是解决当前股灾的核心问题,说起来易做起来难。


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有何不同

那是大大地不同,中国股市是没娘的孩子,只剩下爹了,而且还经常坑爹;美国股市是真哥们,一路高歌猛进,升升不息,哥羡慕你。中国股市不是把一家好的公司带给股民,很多公司是因为缺钱或有债务问题,然后跑到股市融资圈线,坑我们股民;美国股市是真为股民着想,绝对不会把烂公司放进来,申请申制度之严是不可想象的,要不符合股市规则,坚决让它退市。

中国股市不是取得股民信任才有高回报率,很多公司在还没进入股市就开始要求高回报率;美国股市是先取得股民信任才有高回报率,股民决定了公司的命运,政府严密监控着公司。中国股市虚报数据,作弊行为满天飞,还能瞒天过海欺骗股民;美国股市发现有虚假作弊行为,准是重罚或退市,绝不姑息。中国股市,中国人的钱都不敢放到股市里,那里被坑的人太多了;在美国股市里,美国人的钱都愿意放到股市里,那里有很好的制度和保障。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这怪谁,怪我们政府营造了这么烂的股市,这么烂的投资环境,政府要是缺钱,也会往里面融资圈线,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了,现在还有谁信得过中国股市,中国政府的信托责任何在,你不能把一个好的投资环境交给大家,但是你不能在里面混水摸鱼啊。中国股市需要诚恳地向美国学习,那里有一套非常完美的制度和规则,有非常严密的管理和服务,有非常强有力的监管和保障,因此我们需要向美国取经,学习他们的精髓,那么我们也能得到一个安全高效稳定信任的投资环境,到那时人们的钱也愿意放到股市里了。


散户如何在股市中战胜自己?

要想在股市中活得更久就要学会如何在股市中战胜自己,这其中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要认清股票本身价值所对应的股价,其次要做的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要遵守操作纪律!

1、正确评估股票的价值

股票的价值从学术上来讲主要分为四类:股票的票面价值、股票的账面价值、股票的清算价值、股票的内在价值,我们最关注的就是股票的内在价值,也就是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股票的市场价格,股票的价格总是围绕内在价值波动。

就股票本身的价格来讲最直接的是受到二级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却又围绕着本身价值波动,所以呈现出价格高低起伏的波动特征,比如说家电这个周期性的行业有需求的旺季也有需求的淡季,股价就呈现出高低起伏的走势,我们看下康佳A的走势很容易就能明白这个道理,如图3-10所示。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图 3-10 康佳A 2007年5月至2011年3月的走势图

将时间拉长自然就会体现出一个公司的价值所在,图3-10是康佳A 5年的走势,股价大多都在黑色方框的范围内波动,价格总是围绕价值在波动。

对于一些成长型的股票要认真地分析行业的发展,一个行业的科技含量至关重要,能否将科技转化成生产力是一个行业能否体现本身价值的根本,对于周期性行业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成长型的行业我们要认清其发展前景,然后再去评估其价值所在。比如生物制药这个行业,这是“十二五”规划期间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造福国民的发展规划。我们看下疫苗大亨华兰生物自2008~2011年的走势,如图3-11所示。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图 3-11 华兰生物2008~2009年走势图

2008年公司的价值逐渐被一些机构投资者所认可,公司的股价开始迅速上攻,快速上攻以后逐渐向公司本身的价值靠拢,自2009年5月公司的价值被挖掘认可到2009年11月公司的股价逐渐向本身价值靠拢历时6个月,若是能够认清这家公司的价值所在,半年的时间将会有翻倍的超额收益,但是这些股票被炒作之后都会经历一段长时间的熊市,它们的价值被提前炒作,后市面临的是价值回归,往往会走出较弱的走势,我们看下四川长虹的走势,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图3-12所示。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图 3-12 四川长虹1996年6月至2005年11月走势图


牢记蝴蝶形态知买卖!

蝴蝶原理与艾略特波浪理论一样是以菲薄纳奇神奇数列作为结构基础。在特定环境下,它不仅可以忽略部分常用技术指标的存在。从某种角度讲,蝴蝶理 论甚至可以抛开顺势而为的技术派“真理”。在完全了解蝴蝶原理前,你或许不屑我拿其与大名鼎鼎的艾略特波浪理论相提并论。但在您逐渐了解蝴蝶原理及应用的 同时,或许可以慢慢体会它作为分析市场的过人之处。自认识蝴蝶形态以来,一直没有深入研究,仅在初步了解后我认为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形态所处的位置要比形 态本身更重要。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一、价格突破通道后形成蝴蝶形态:

1、价格突破通道后,在回调40%左右或至突破点附近买进,如果符合预期价格开始上涨,但并未能创出新高而再次回落,如回落幅度与前一次相当且 没有创出新低,这就形成了Gartley形态,可以选择在D点处再次买进,止损则设在低点下方。如果突破力度强劲,价格可能在突破点上方形成 Gartley形态,则D点是极佳的买点。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2、价格突破通道后,在回调40%左右或至突破点附近买进,如果价格继续下行,则要择机尽快离场,当价格并未能创出新低而开始上行,这时易观望,如没能创出新高而再次回落并创出新低,这就形成了蝴蝶形态,可以选择在D点处少量买进,但不容易设置止损点。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二、价格在通道内形成蝴蝶形态:

1、价格在通道内形成Gartley形态,倾向于按原通道方向进行操作,如果Gartley形态形成时,D点刚好在通道趋势线上,则D点是极佳的建仓点。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2、价格在通道内形成蝴蝶形态,形态的大部份在通道内,但是D点已经脱离通道并且低于X点,价格有改变原先趋势的倾向,这时只可以在D点处少量建仓,但不容易设置止损点。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三、价格在突破区间后形成蝴蝶形态:

1、价格在突破区间后形成Gartley形态,可以考虑在区间上边线附近或D点介入,止损设在区间下边线之下。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2、价格在突破区间后形成蝴蝶形态,之前A点的突破极有可能是个假突破,D点才是真正运行方向,如果形态形成前已经介入,则易择机平仓,并且如果可以做空则侍机在反方向建仓。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四、如何确定蝴蝶形态的起点:

要分析蝴蝶形态必须要确定形态的起点,即确定X点。下面探讨当价格突破趋势线时,该如何确定X点。

1、如果价格是快速突破趋势线,应该将价格开始运行的起点作为X点,该点一般在另一趋势线上。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2、如果价格运行到趋势线附近盘整后才突破趋势线,即应该将盘整的低点作为X点。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投资者,必须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人在阿波罗神庙门柱上刻了一句神谕:“认识你自己”。

中国人有句老话意思相同:人贵有自知之明。

大家找工作、找对象、找房子,都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可是同样的人,到了股市上,做投资、选股票,个个心比天高,口口声声要战胜市场战胜机构战胜庄家。

2013年5月4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一语惊醒梦中人:业余投资者最大的错误是想模仿专业投资者的做法,但是成为专家投资者需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

我想,所有的投资者,都应该在自己的股票账户封面上写下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专业还是业余?

投资者如何认识自己投资是专业还是业余呢?有三个标准:一是你投入的时间和专业投资者一样多吗?二是你分析企业的能力和看待市场波动的态度像专业人士一样好吗?三是你的投资长期业绩像专业人士一样稳定优秀吗?

中国股市暴跌下的阴谋再度升级,救市锦囊都无济于事,一地鸡毛!

初入股市的交易者往往是靠自己的感觉进行交易,但这 种感觉又常常是一种错觉,它是灵感的低级形式,不可能靠这种感觉持续获利。一个经历长期失败的交易者能够通过交易系统来规范自己的交易行为,从而转变为一 个系统交易者,这是进步的表现,是一个失败的交易者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不可否认,直觉(灵感)是存在的,它是交易的高级形式,属于艺术范 畴,投资大师眼中的交易永远是技术和直觉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可对于尚在通向成功交易之路上不断探索的交易者来说,不经过足够多次的实 战操作很难获得像投资大师的直觉(灵感)。再者说,投资大师也不是只靠直觉成为大师的,直觉是在一定实力基础上的灵光乍现!

我们可以把交易 者分为感觉交易者和系统交易者,前者是_照非系统性的主观方法进行操作的人,后者是指按照交易系统进行操作的人。感觉交易者由于判断依据不是相对固定的, 因此他的买卖点也不是相对固定的。系统交易者的判断依据是相对固定的,能够"复制"交易,而感觉交易者很难重复按照主观依据实现一致性的交易。

交 易新手经常会与他人讨论行情,但很少能形成一致的观点。通常,市场中永远会存在对手盘,行情有涨有跌就会有人看跌。同为技术交易者,为何对行情的看法有如 此大的差异呢?原因在于人们理念和方法的不同。有些人是趋势交易者,关心的是一段时期的价格变化;有些短线交易者,关心的是当天或明天的价格变化。由于长 线与短线的周期不同,趋势与震荡的理念不同,左侧与右侧交易的选择不同,等等,这些造成了对同期行情的看法各不相同。

不同的交易理念就是不 同的交易世界观。如果不能理解对方的理念,那么持有不同做股理念的人很难彼此说服。不过,时间和成绩可以说明一切。未来的行情最终会变成静态的图表,这对 于所有人都是"客观"的,而相应的"对策"才是每个交易者应该重点关注的!不同类型的成熟交易者,尽管交易理念与手法不同却都能实现盈利。拥有完善系统的 交易者已经过了猜行情的阶段,一切由市场说了算,让概率去发挥作用。"任他东南西北风,执行系统不放松"!

对于交易者而言,最大的遗憾是由 于主观猜测而导致错失良机。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很多人最终并没赚到多少钱。"赚了指数不赚钱",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恐高 心理,主观认为低吸安全而恐惧买高。人们通常会倾向于兑现到手的利润,一拉升就认为价格涨得太快太猛要面临调整了,于是选择先卖出想等价格跌下来再买,不 料大盘一涨就没回头,从3000点一直涨到了6000多点。

感觉经常会产生偏差,使交易者被市场误导。交易者在牛市中被训练成牛市思维,结 果在熊市到来时,长线的交易者还不肯离场,短线的交易者还会不断追涨杀跌。熊市则会相反。市场情绪使交易者失去了对行情的客观判断。一些新手,包括一些没 有吸取经验的老手,他们会不分行情阶段地长年在市场里厮杀。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做,他们的感觉总是指向多头。

当多数人恐惧的时候应该贪 婪,当多数人贪婪的时候应该恐惧。这话不假,但如何界定其中的度却是问题。在上涨的狂欢中,新手总感觉手里有股票不够强,好像股票总是别人的好一样。在下 跌的绝望中,老手总感觉底部临近,实际上底部一直在降低。"新手死在追涨中,老手死在抄底中"。而成手却能审时度势,不是靠感觉,而是靠系统化交易来应变 自如,处之泰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