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批小貸公司:暴力催收問題頻現 嚴管才有未來

由於存在較大風險隱患,前4月,四川46家公司業務資格被取消小額貸款公司,嚴管才有未來(經濟聚焦)

人民日报批小贷公司:暴力催收问题频现 严管才有未来

小額貸款公司是不吸收公眾存款、經營小額貸款業務的公司,因其貸款申請程序簡單,甚至無需抵押擔保,成為將金融活水流向小微經濟體的“毛細血管”,一度被認為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

遭遇挑戰,小貸公司能力仍顯不足

此次清理整頓中涉及的小額貸款公司處罰分為兩類——停業整頓和取消業務資格。其中,被勒令停業整頓的小額貸款公司被要求在今年10月2日前,一律暫停開展新的小額貸款業務。整改到位後經市(州)金融局(辦)驗收合格並報省金融局同意後方可恢復營業。根據四川省小額貸款公司協會的通報內容,除涉及民間融資風險處置需要,停業整頓期滿未整改合格的公司,一律取消業務資格,不得從事小額貸款業務。

加上此次被取消資格的46家公司,四川從2013年至今年4月末已取消小貸業務資格的公司達到91家。根據通報,公司被取消資格,主要由於長期未開展小額貸款業務或存在較大風險隱患。至此,全省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已下降到了301家。

四川是全國最早試點開展小額貸款業務的地區之一。據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18年一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截至今年3月末,四川小貸公司數量全國排名第十一,貸款餘額排名全國第五。然而,近年四川小額貸款公司總體已呈現縮水態勢:2015年至2017年,貸款餘額由663.22億元降至606.15億元。

“小貸公司為需要緊急現金週轉或分期消費的居民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但其融資渠道狹窄、經營成本高昂、不良率居高不下等特點又讓其發展舉步維艱。”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劉璐說,尤其是2014年以來,小貸公司發展遇到了三大挑戰:一是部分行業持續不景氣,相關小微企業等小貸客戶還款能力下降;二是民間金融亂象擠佔傳統小貸公司市場;三是小貸公司自身能力仍顯不足。

“小額貸款公司定位與其他金融類企業不同,主要在小額、分散、短期的資金需求市場,為小微企業、農村地區的個體工商戶、自主創業的農民等提供小額貸款服務。”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四川省金融科技學會會長張曉玫說,近年來,小貸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利潤率等數據普遍不樂觀,行業發展艱難。

亂象頻生,“灰色小貸”屢禁不止

劉璐認為,“灰色小貸”不僅難以幫助“三農”及小微企業擺脫資金困局,反而會加重企業負擔,擾亂小貸行業的市場秩序。“同時,一些不規範的逐利資金流向房地產等行業,可能會加大金融風險。”劉璐說。

“小貸公司的業務具有高風險、高成本的性質,貸款利率相對較高本也無可厚非,但利率高於法律規定的紅線就屬於違規經營了。”張曉玫表示。

據某小貸公司從業人員透露,公司經營負責人為業務員下達的經營考核目標較高,迫使經營團隊追求短期收益而採取違規經營行為。有的小貸公司在自身合規資金全部貸出後,甚至隱蔽使用股東個人或其他來源的資金繼續放款,以獲取暴利,增加了金融風險。而在債務人難以償還時,採用恐嚇甚至暴力手段也是部分小貸公司常用的方式。

驅除劣幣,科技助合規公司擴展空間

“這幾輪清理行動‘驅除劣幣’,為合法經營的小貸公司擴張了生存空間。”針對小貸行業呈現的分化局面,張曉玫希望監管部門綜合各項監管軟硬指標,建立監管黑白名單,在真實監管的前提下給予優秀小貸公司一定程度的政策寬鬆。

“小貸公司的存在有其特定的金融背景和生存土壤,公司情況千差萬別,在政策上不能‘一刀切’。”劉璐認為,結合本次大檢查發現的問題,監管層需要督促各小貸公司嚴格整改,規範運作,同時也需要引導小貸公司向著普惠金融轉型。另外,對於小貸行業中出現的“高利貸”、不正規的“校園貸”“暴力催收”等情況,也必須堅決嚴厲地打擊。

“目前的監管還是以傳統檢查監督為主。”有業內專家認為,如果能採取更精確的監管措施,才能更好地防止小貸行業資本湧入房地產等行業。

“小貸公司在傳統銀行貸款等模式外,需要另闢蹊徑,才能更好生存下去。”張曉玫說,小貸公司對於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意義重大,尤其四川是農業大省,農戶群體大,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融資需求旺盛,但由於這類農村信貸對象抗風險能力弱,而涉農金融風險評估難度大,導致小貸公司參與成本高。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科技手段將是決定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目前,四川已有小貸公司在風險控制方面嘗試用信息技術替代人工崗位,進而提高貸款效率。張曉玫認為,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以及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能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時,幫助小貸公司有效規避經營風險。另一方面,監管部門也應該引入數據追蹤等科技手段來跟蹤各小貸公司的資金流向,在實現有效監管的同時,促使小額貸款公司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