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夏季易發的“皮膚病”防治彙總

狗狗夏季易發的“皮膚病”防治彙總

狗狗夏季易發的“皮膚病”防治彙總


狗狗夏季易發的“皮膚病”防治彙總

#黴 菌 病#

病因

據統計,目前已經發現有5種黴菌:犬小孢菌、石膏樣小孢蕾、鬚毛癬菌、奧杜安氏小孢黴和變形小孢黴。其中以犬小孢黴最為多見,其次是石膏樣小孢黴,再次是須毛癬菌和奧杜安氏小孢黴,變形小孢黴僅見於澳大利亞等少數幾個國家的犬,而且發病率很低。

流行病學

黴菌的生存力力和抵抗力極強,可寄生於動植物和隨塵埃散佈於空氣中,傳播範圍很廣。皮膚黴菌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傳染,或接觸被汙染的器具、梳子、剪刀、墊物等引起間接傳染。動物問和人犬之間都可互相傳染。

侵入皮膚的黴菌,隨後進入毛囊管,有些只停留在狗狗皮毛表面,有些則侵入狗狗的皮層內部增殖,引起被毛脫落和折斷。

黴菌感染後可能引起不同的病變。雖然不同的菌種引起的病變有差異,但同一種病變也可由不同的黴菌引起。這些黴菌只寄生於表皮,一般達不到真皮層以下,主要在表皮角化層、毛囊、毛根鞘及細胞內增殖,少數穿入毛根內增殖。

狗狗夏季易發的“皮膚病”防治彙總

黴菌的代謝產物(毒素)可引起局部皮膚髮炎,真皮充血和水腫,以及皮膚丘疹、水泡和皮屑。有的局部被毛脫落,出現毛囊炎和毛囊周圍炎。有的局部出現粘液分泌物和上皮細胞形成的痂殼等。如果繼發細菌感染,則症狀愈加嚴重。

皮膚黴菌病的發生與氣候、狗狗的年齡和體質等有一定關係,如炎熱潮溼氣候發病率較高,幼犬比成年去易感染,營養不良體弱的狗子較營養體質壯的易感染。另外,臨床上長期應用大劑量激素致使機體抵抗力下降時,也容易感染黴菌病。

皮膚黴菌病痊癒後對同種皮膚黴菌的再感染具有抵抗力,可持續一年或半年不等。

症狀

黴菌主要在皮膚角質層,一般情況下不侵入真皮層,但其代謝物具有毒性,可引起真皮充血、水腫,發生炎症。

其感染始於狗狗口、鼻、眼周圍及肢側和腋下。病變以脫毛或斷毛為特徵,周圍有米粒狀突起,並且患部奇癢,不斷摩擦,啃咬患部,引起出血,並會長出溼潤的乳頭狀皮膚層。

狗狗夏季易發的“皮膚病”防治彙總

1、 外用藥:先洗去皮屑和痂皮,清除患部脫落和斷裂的被毛,再塗擦抗真菌藥,如黴菌素軟膏、達克寧、克黴唑軟膏、複方水楊痠軟膏、咪康唑辦膏等,2次/天,連用7~10天。或用3%來蘇爾、遠征金碘等量混合塗擦患部,2次/天,連用3~4天。

2、內服藥:口服灰黃黴素,第1天20~40mg/kg,分2次內服,連用3周左右。妊娠犬禁用,以免引起胎兒畸形。

預防

2、注意衛生,居住環境定期消毒。首選消毒藥:遠征5號、10%甲醛、1%過氧乙酸、5%~10%的漂白粉等。


狗狗夏季易發的“皮膚病”防治彙總

#溼 疹#

病因

1、經常受到各種因素的刺激,如潮溼、昆蟲的剌螫及汙物的刺激。

2、飼養不當,尤其是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與溼疹的發生關係極大,過多攝入碳水化合物更易發生溼疹。氣溫較高,溼度較大的季節發病率較高,我國以夏、秋兩季,尤其以5~9月份發病率最多。

3、藥物過敏反應引起。

臨床症狀

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膿包、糜爛、痂皮等組織損傷,並伴有熱、痛、癢等症狀。

患病初期,患部可見米粒大小丘疹,並很快向四周發展,被毛粗亂,患部瘙癢,病犬表現急燥不安,不停地舔觸、搔亂、啃咬或磨蹭患部,從而加重局部感染。

溼疹表面有黃紅色滲出物,幹後形成痂皮。嚴重時可導致皮膚大面積壞死和全層剝脫。病犬精神沉鬱,食慾降低或廢絕,體溫升高或因敗血症而死亡。

狗狗夏季易發的“皮膚病”防治彙總

1、消除病原,消滅體外寄生蟲,除去異物,改善飼養條件,搞好環境衛生。

2、減少或停止狗狗自我損傷,防止瘙癢,餵食鎮靜劑,或給狗狗帶上脖圈,防止繼續啃咬患部。


狗狗夏季易發的“皮膚病”防治彙總

#疥 癬#

由各種蟎類寄生於動物皮膚所引起的一種慢性寄生性皮膚病。

臨床症狀

蟎類寄生在狗狗的皮膚上,由於蟲體的咬鑿蟲道或移動,咀嚼和刺穿表皮,對皮膚神經末梢產生機械刺激和毒素作用,造成狗狗患部劇癢,引起搔抓、摩擦、啃咬皮膚,造成皮膚的創傷,皮膚髮炎,有滲出液,皮膚的營養惡化,角質層細胞變性,患部不斷有鮮屑脫落。

由於炎症滲出和細菌感染,患部發生小水泡後變成膿瘡,乾燥後變為黃色或黑紅色的痂皮。嚴重的患犬食慾減退、消瘦、被毛裸禿。擴展到眼瞼時,腫脹、流淚,甚至失明。

實驗室檢查

將收集的皮屑放入試管中,加入10%氫氧化鈉溶液,加熱煮沸,使皮屑溶解,蟲體遊離。離心沉澱後棄其上清液,取沉澱物鏡檢,或在沉澱物中加入飽和次亞硫酸鈉溶液,離心沉澱2~3min,蟲體上浮,取其上浮液,塗片鏡檢,如發現蟲卵、幼蟲、成蟲均可作出診斷。

狗狗夏季易發的“皮膚病”防治彙總

鑑別診斷

疥癬是以臨診症狀和患部皮膚的皮屑發現蟎蟲卵作為判定的依據。應注意與溼疹、禿毛癬和營養不良性脫毛症加以區別。

1、與溼疹的區別。溼疹不劇癢,在溫暖的環境中癢感不加劇。而患脂溢性溼疹時,一般不發癢,大量的硬皮容易隨毛脫落。

2、與禿毛癬的區別。病犬患禿毛癬的部位界限明顯,其上覆以疏鬆的淡灰色硬痂,易剝離,無癢覺。

3、與營養不良性脫毛症的區別。患營養不良性脫毛症的病犬的患部只見脫毛,有時呈現發癢現象,但多不發癢,局部不腫、不痛、不結痂,鏡檢無蟲體。

治 療

1、2%氰戊菊醋乳油適量。用法:配成0 . 05 %-0 . 1 %溶液噴灑體表,隔週重複1 次。

2、擦疥方法。狼毒500g,鍛硫黃90g,炒白胡椒45g。用法:研細,混勻,取30g 加入到燒開的750ml 植物油中,攪勻,涼後刷塗狗狗患部。

3、外洗方法。大楓子25g,蛇床子25g,荊芥25g,防風35g,紅花25g,批把葉25g。用法:水煎,外洗患部。

4、土方。採用硫磺粉加適量的柴油調勻,塗抹在狗的皮膚患處,疥蟲很快會被殺死,狗狗經過6~7天時間便會痊癒。然後再用含20%雙甲咪乳油加洗滌劑兌配成0.05%~0.06%藥液做清洗劑,清洗掉狗皮膚上殘留的柴油,毛髮脫落的皮膚很快就可重新長出毛髮來。

另外日常生活中藥注意狗狗居住環境及用具消毒和殺蟲。


狗狗夏季易發的“皮膚病”防治彙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