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大捷的真實情況是什麼?袁崇煥被殺後為什麼老百姓爭相食其肉?

看似溫柔的火獅子

寧遠大捷阻止了後金汗國南下進軍的步閥。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汗王在不到一年時間兩度折戟於寧遠城下。在紅衣大炮(明朝皇帝敕封紅衣大炮為安寇平擄大將軍)的威力下,後金八旗鐵騎死傷無數,最後皇太極無可奈何之下悻悻然撤兵回盛京。對這場戰役後金汗國死傷人數明清雙方記載都語焉不詳,似乎有意隱瞞。明朝官方史料稱:“火炮之後,遍地都是建夷殘軀斷肢,數不勝數”而大清則記載傷亡數百而已。

但不管怎麼樣,這對大明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捷報傳到京城,朝野上下彈冠相慶,天啟皇帝下令封賞有功人員。閹黨上下都得到了大量封賞,魏忠賢運籌帷幄功勞最大,就連魏忠賢尚在襁褓的孫子也得到封賞。而寧遠官兵卻僅得到朝庭加爵一級的嘉獎,而他們的最高長官袁崇煥卻遭到了朝庭天啟帝的斥責,指責他暮氣沉重,在大勝的情況下不乘勝追擊,非但無功,反而有罪,念其尚有苦勞,晉升二級。袁崇煥憤而辭官。

一年之後崇禎帝即位,魏忠賢服誅。崇禎帝大量起用東林黨人的同時也想起了袁崇煥,並將袁崇煥召回北京。在平臺召對時袁崇煥提出“五年平遼”的軍令狀,年輕的皇帝欣喜萬分,任命袁崇煥薊遼總督兼兵部尚書官居二品,並賜尚方寶劍,可節制遼東,直隸等地軍隊。

這個任命無疑是超出了袁崇煥的能力水平。無可否認,袁崇煥具有一定的軍事才華,作為一方面將領是綽綽有餘的。但薊遼總督是明朝十分重要的職位,他總纜大明東北一切軍政要務,具有很大的實權。這要求擔任的人不僅要有極高的軍事才華,而且具有總纜全局,運籌帷幄的能力,遠大的戰略眼光。

崇禎帝將如此重任放在袁崇煥身上,說明了崇禎帝對袁崇煥的器重和信任,急切地想依靠袁崇煥迅速平定遼東。

然而,世事的發展超出了崇禎帝的設想。袁崇煥的上任並沒有改變遼東局勢。後金皇太極趁著與袁崇煥和談之機出兵收拾了朝鮮,逼迫朝鮮簽下兄弟之盟。而袁崇煥也是昏招諜出,受制於皇太極。更可怕的是,袁崇煥殺掉比他官職高的皮島總兵毛文龍令滿朝皆驚,使皇太極失去側後翼的節制。

數月之後皇太極率兵南下,只不過這一次不再是攻打寧遠山海關,而是繞道蒙古,從喜峰口進入大明腹地一路燒殺搶掠,直奔向北京城。聞此消息的袁崇煥大驚失色,一方面令趙率教率幾千精兵去攔截皇太極,結果趙率教在遵化全軍覆沒,袁崇煥只好領兵追逐皇太極。此時袁崇煥又出一大昏招,在前往北京路上,逐點派兵駐收收復各城。他不顧部下勸告,在通州前攔截住皇太極大軍,與皇太極在通州決戰。而是帶著不足一萬的關寧鐵騎幾乎與皇太極同時到達北京城下。疲憊不堪的袁崇煥要求進入北京城修整,遭到了崇禎帝的拒絕。

此時的崇禎帝心情是比較複雜的,距上次蒙古韃子逼進北京己經過去五十年了。年輕的皇帝從小生活在和平的環境,面對如此危機驚慌失措。下達的命令顛三倒四,相互矛盾,他急忙下令全國兵馬進京勤王,任命袁崇煥負責指揮這場京城保衛城,沒過多久又令自已的老師孫承宗全權負責;崇禎帝拒絕了袁崇煥進城休整的請求,卻給另一個蒙古族大將滿桂則給予了崇高的待遇,並允許滿桂大軍進入北京城休整。

此時的袁崇煥心情也是忐忑不安。“五年平遼”的承諾不足一年就讓皇太極打到北京城下,事實在啪啪地打袁崇煥的臉。此時的袁崇煥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因為就明朝邊防的問題袁崇煥就曾上疏給崇禎帝。袁崇煥在奏摺裡指出大明蒙古一帶邊防薄弱,應加強重點防守。而皇太極正是從這一帶薄弱的喜峰口進入大明。袁崇煥至此還認為自已有功無過。

此時,北京城內關於袁崇煥通敵賣國的謠言已經滿天飛。那些莊園家產在通州的大臣因為遭到皇太極洗劫而痛狠袁崇煥,在皇帝面前猛進饞言,令崇禎帝半信半疑。而兩個被俘太監告密,和北京保衛戰數次八旗軍明明佔優勢的情況下卻莫名其妙地退兵,令年輕的崇禎帝下定了處置袁崇煥的決心。

最後的結果,皇太極帶著搶掠的戰利品心滿意足地撤回關外老家。而大明則損兵折將,損失慘重。袁崇煥也在一年後受到最嚴勵的刑罰-磔刑。

行刑之時,飽受後金兵搶掠的京城百姓受到謠言的鼓惑,對袁崇煥恨之入骨。劊子手每割一刀,百姓就用一枚大錢將肉買下,邊吃邊罵袁崇煥。足足颳了一千多刀,行刑後劊子手神情慘淡地告訴旁人,“犯人呼喊呻呤之聲從心肺傳出,自行刑以來從未遇到之事”。

一代名將慘烈的下場預示著大明不會再有好的光景。








鋒楓2016

寧遠大捷各位答友都有描述,在我看來,縱是大捷,損傷也慘重,也不能阻擋明朝最終走向滅亡的悲劇。但是寧遠大捷對於袁崇煥卻有著左右命運的重要意義,正是由於這次戰役,袁崇煥才會在幾年後得到崇禎皇帝的極大信任,但這份沉重的信任,也導致了袁崇煥的悲慘結局。

明朝真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朝代,朝中有著各種奇葩事,比如大臣罵太監,太監打大臣,大臣罵皇帝,皇帝殺大臣,皇帝殺太監……作為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而且他出身不好,小時候過得也不幸福,如果不是他哥哥明熹宗沒有子嗣,也輪不到他當皇帝。他即位時,還不過是一個不滿十八歲的少年郎。不過這個少年郎對於權力卻十分熱衷,剛登基就咔咔解決掉了大宦官魏忠賢,那魏忠賢號稱九千歲,在他哥哥在位時真正做到了權勢滔天,但還是很快被崇禎幹掉了,崇禎的狠辣手段可見一斑。

幹掉了大太監,朝中還有很多煩心事等他解決了,其中最難辦的一個就是後金針對的侵犯了。那時候袁崇煥因為受魏忠賢排擠辭官回鄉,現在魏忠賢不在了,崇禎一看袁崇煥以前對後金作戰挺給力的,於是就大大提拔了袁崇煥,命他為兵部尚書,督師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這是何等大權啊。袁崇煥一激動,跟崇禎說我五年就可以復遼。崇禎皇帝是個一心想幹大事幹實事的人,聽到這個也很高興。袁崇煥後來說為了實現五年復遼的大計,必須兵部、戶部、工部、吏部全面配合,崇禎統統答應了。然後袁崇煥又覺得自己遠征復遼,朝中恐怕有人對自己不利,就跟崇禎抱怨,這時候崇禎毫不含糊,立馬賜他尚方寶劍,還賜他蟒袍玉帶。崇禎那時候才十幾歲,關鍵是剛剛當上皇帝,心智估計也沒有完全成熟,如此重用袁崇煥,一來是急於做出成績,二來也許是頭腦一熱。果然時間不久,崇禎那多疑又剛愎自用的性格就顯現出來了。

你說這崇禎皇帝剛當皇帝,年紀又小,有些性格缺陷,袁崇煥可是老官場了,但是卻似乎沒有任何為官覺悟。袁崇煥復遼之事進展平平,卻一下子幹了件大事,那就是誅殺毛文龍。這毛文龍是老資格了,一品大員,在與後金征戰中多有戰功,還有尚方寶劍,就算他有很多毛病,袁崇煥為了復遼大計,也應該精誠團結才是。退一萬步講,就算毛文龍真有死罪,要殺也輪不到袁崇煥啊。但是袁崇煥似乎從來不考慮這些,他覺得毛文龍是個麻煩,憑藉尚方寶劍,就把這個資格比自己老,官職比自己高的有功之臣給先斬後奏了。崇禎知道後十分震驚,但是人死都死了,再說什麼也沒用了。可是憑藉崇禎的性格,他心裡能不多想?估計這時候崇禎心裡的芥蒂就已經很大了。

依著崇禎的性格,他肯定會想:我已經給你袁崇煥最大的權力和恩賜了,你殺了毛文龍我也不計較,你一定要拿出成績給我看啊。可是,這個五年復遼大計沒有絲毫進展,反而,後金大軍連連破關,都要直逼京城了。袁崇煥趕忙趕來救援,居然比後金大軍還早到京城之外,於是艱難的京城保衛戰打響了。幾場仗打下來,互有勝負,依著袁崇煥說法,後金部隊遠道而來,糧草不足,只要各地援軍齊聚京城,就可以對後金大軍展開圍剿,其實這個說法今天看來可行性還是比較高的。但是當時形勢不等人,崇禎皇帝又是急性子,就一定要袁崇煥主動出擊,趕走後金部隊,袁崇煥就是不聽,估計也沒有好好解釋。這崇禎皇帝哪能高興啊,我之前那麼信任你,什麼都給你最好的,你說五年復遼,可是現在呢,京城都要保不住了,你還不趕緊出力。而且袁崇煥人緣極差,朝中大臣對他有意見的大有人在,後金又使用反間計,說袁崇煥不進攻是跟我們勾結好啦……各種亂七八糟的事,讓崇禎皇帝對他的信任一下子降到了零點。

對抗外敵最重要的是團結一致,可是看看當時的明朝,朝中大臣和邊關守將互相拆臺,皇帝跟守將互不信任,甚至守將之間也互相打壓,這樣的朝局,如何對抗外敵?

這時候最考驗的就是主帥的心思,也就是崇禎皇帝的心思。如果崇禎皇帝還是如開始那般信任袁崇煥,力排眾議,也許真的可能如袁崇煥所說,圍殲後金部隊。當然也有極小可能,袁崇煥真的與後金勾結。崇禎的選擇是逮捕袁崇煥,最後凌遲處死,罪名是通敵叛國。

本來袁崇煥的只守不攻策略就會讓城中百姓犯嘀咕,對他有所懷疑,現在朝廷把他凌遲了,一下子做實了百姓的猜想。凌遲啊,多殘忍,這懲罰一般人只是聽過從沒見過,那得犯多大罪才會被判如此大刑啊,一定是罪大惡極了。這時候朝廷只要稍微放個口信,百姓肯定就恨不能剝其皮食其肉了。崇禎皇帝就算治袁崇煥的罪,完全可以一殺了之,但是卻採用最殘忍的手段,可見當時對袁崇煥的猜忌怨恨到了極點。


崇禎皇帝很快處理了前朝的大紅人和自己一手提拔的大紅人,好像手段很厲害,而實際上,他才能真的有限,登基以來,他是兢兢業業,勤政節儉,也許主觀上他真的想當個好皇帝,但是乾的越多越沒人領他情。最後京城淪陷,他自己也吊死在一個歪脖子樹上。


一覽眾河小

方舟子:岳飛、袁崇煥為何被人拋棄?

搜狐 11-07 11:08 大

被人民拋棄的英雄

當我寫下“民族英雄”這四個字時,不由覺得有些沉重。在這樣的時候這樣的地方,還提什麼民族英雄,是不是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君不見有人突發奇論,認為“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適”乃是符合現代民主原則的真理,因此在民族戰爭中,拒絕“棄暗投明”、頑抗到底的岳飛、袁崇煥之流就成了不識時務、抗拒歷史潮流、禍國殃民的罪人了。此論一出,居然還很有些人贊同,所謂的民族英雄,在今天某些人看來,不過是瘋子、腐儒的代名詞。

民主原則本來是處理民族內部事務的一種方式,現在竟然也被人套用在兩個民族的生死決戰之中,用以剝奪被侵略民族的抵抗權利,可算是一大發明。未來的侵略者又多了一樣堂皇的招牌,被侵略的懦弱者又多了一項自慰的藉口。但是不管招牌如何堂皇,藉口如何漂亮,總會有不願當異族奴隸的熱血男兒挺身而出,為本民族的存亡作最後的掙扎。雖然由於時勢的緣故,這種掙扎也許是徒勞的,免不了要被聰明的後人譏之為抗拒歷史潮流,但他們為人的尊嚴和英雄的氣概,卻在悲劇性的最後一搏中發出了驚世駭俗的光亮,千百年之後依然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激勵著每一個血還沒有冷透的後來者。

何況岳飛、袁崇煥等人所奮起抵抗的乃是落後、野蠻的異族(在當時還是異族)的掠奪性侵略,這種抵抗,在任何時候都有無可置疑的正義性。以明末為例,當時後金(清)的全部男丁不過二十萬人,全部從軍作戰,生產勞動靠的是俘虜來的漢人、朝鮮人奴隸。他們發動戰爭的目的,便是掠奪物產和俘虜人口,每過一地,必定燒殺劫掠,無惡不作。對這樣的入侵之敵,難道應該簞食壺漿夾道歡迎?就算本民族的統治者昏庸殘暴,而本民族的百姓何罪之有?在保家衛族的戰爭中,英雄豪傑只能捨生忘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除此別無選擇。

這種英雄氣概,不是現在的某些自詡的民主鬥士所能理解的。即使是在當時,這些置個人安危於度外的民族英雄就已被視為不合時宜的痴人傻子了。請求與袁崇煥同死的布衣程本直就這樣評價袁崇煥的為人:“舉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漢也。唯其痴,故舉世最愛者錢,袁公不知愛也;唯其痴,故舉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惜也。於是乎舉世所不敢任之勞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辭也;於是乎舉世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獨行也。而且舉世所不能耐之飢寒,袁公直耐之以為士卒先也;而且舉世所不肯破之體貌,袁公力破之以與諸將吏推心而置腹也。”這樣的痴漢,在當時已是“掀翻兩直隸、踏遍一十三省”而不可再得,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更是天方夜譚,也難怪有人要把本民族的大英雄拿來作為自己罵街的靶子了。

萬曆十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年,大政治家張居正累死任上,人亡政息;二十歲的萬曆皇帝開始了他二十五年不上朝的親政,中國一下子從輝煌燦爛的頂點跌入了黑暗不幸的深淵。萬曆四十五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攻明,壓垮大明帝國這一頭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終於來了。而腐朽的大明帝國是如此的不堪一擊,打一場慘敗一場,天啟二年廣寧一役,王化貞的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四十餘座城落入了後金手中,明軍士氣低落到了極點,正是在這一年,袁崇煥挺身而出,投筆從戎,開始登上了悲壯的歷史舞臺。四年之後,努爾哈赤率兵十三萬,攻打孤立無援的寧遠,卻被袁崇煥的一萬守軍打得大敗而歸。努爾哈赤縱橫天下數十年,第一次嚐到了慘敗的滋味,還在戰鬥中被打傷,不久鬱郁死去。這是明清的長期交戰中,明軍取得的首次勝利。又過了一年,皇太極欲為其父報仇,“滅此朝食”,親率兩黃旗兩白旗精兵,圍攻寧遠、錦州,攻城不下,野戰不克,損兵折將,連夜潰逃。袁崇煥從此威震遼東,令清兵聞名喪膽。

崇禎即位,招回因寧錦大捷反而被魏忠賢罷官的袁崇煥,拜兵部尚書,督師薊遼,賜尚方劍。兵部尚書是最高軍事行政官,督師是最高軍事指揮官,袁崇煥身而兼之,達到了其軍旅生涯的頂點。袁崇煥走馬上任,坐鎮遼西,滿兵再也不敢取道寧錦以入山海關,但是卻可能取道蒙古,從薊門入寇。袁崇煥雖然官為督師薊遼,薊州其實是他所管不到的,因此上疏請朝廷務必加強遵化的防守,增設團練總兵。連上三疏,朝廷卻因為他推薦的總兵人選被彈劾,不予理睬。朝官還在那裡互相推諉扯皮,而皇太極已接受漢奸高鴻中的建議,果然如袁崇煥所料,在崇禎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率領滿兵十餘萬,以蒙古兵為前導,從喜峰口竄入長城,攻陷遵化。這些地方都屬薊遼總督劉策管轄(總督比督師低一級),與袁崇煥無關,但袁“抱心太熱”,於二十八日聞警,即與祖大壽、何可綱率兵入援,沿路經過的撫寧、永平(都在河北東北)等地逐路置防,逐城設守,計劃截斷滿兵的歸路。十一月初十,袁軍到達薊州,與滿兵交鋒,滿兵沒有料到會在這裡遭遇袁軍,大驚,於半夜越過薊州向通州退兵,渡北運河,直逼北京。袁崇煥率五千騎兵急速追趕,士不傳餐,馬不再秣,兩天兩夜急行軍三百多里,竟比滿軍早到北京三日。崇禎見袁軍趕到,大喜,召見袁崇煥,賜御饌和貂裘,但袁崇煥要求讓士兵入城休養,卻沒被批准,只得駐紮在廣渠門外。滿兵一路上攻來,到高密店時偵知袁軍已在北京,無不大驚失色,以為袁軍從天而降。二十日,兩軍在廣渠門會戰。袁軍後來又到了四千騎兵,合起來也不過九千人,以這九千人大戰十萬滿兵,以一擋十,從早打到晚,滿兵終於不支敗退,連退十幾裡才穩住了陣腳。本身並不會武功的袁崇煥因為這一仗關係重大,披上了甲冑親自上陣督戰,把滿兵一直往北追到了運河,袁據說在戰鬥中中箭受傷(《朝鮮仁祖實錄》)。

這一仗,與寧遠之役、寧錦大捷大不相同,並非據城固守,而是硬碰硬的野外作戰,連明軍最為倚重的紅夷大炮也未能派上用場,在軍事形勢上並無優勢可言,而能擊敗十倍於己的敵軍,靠的是誓死保衛京師的高昂士氣,贏得十分僥倖。氣二鼓而衰,三鼓而竭,士氣是不可長期依賴的,作為一個高明的軍事指揮官,袁崇煥深深知道這一點。即使是這一仗,他也並不想打,而是不得不打,僥倖以少勝多,他也沒有給勝利衝昏了頭腦,而是按兵不動,等待隨後就會趕到的大批步兵和各地勤王兵。崇禎一再催促他出戰,他都以兵困馬乏,等待援兵為由加以推遲。其實即使援兵趕到,他也未必就願意立即跟滿兵決戰,因為打野戰,明軍不是能騎善射的滿兵的對手。袁崇煥對滿兵的戰略向來是“戰雖不足,守則有餘;守既有餘,戰無不足。”這一次皇太極以傾國之師深入大明腹地,本來極其冒險,拖得越久,對他們越是不利。袁崇煥的計劃便是截斷滿兵退路,把滿兵圍困住,等到各路勤王兵雲集,時機成熟,再四面合圍,進行決戰,畢其功於一役。即使不能在此役全殲滿兵,也當能給以重創,自己先前向崇禎誇下的“五年全遼可復”的海口,隱隱有了希望。這時有兩路勤王兵趕到,袁崇煥並未把他們留下守衛北京,而是一路派去昌平保衛皇陵,另一路退至三河截斷滿兵後路。他自己的主力預計十二月初三、初四日即可趕到,可以開始實施合圍計劃了,不料初一日自己被捕下獄,使歷史因之改寫!

對袁崇煥的這一番部署,生性多疑的崇禎越想越不對頭:為什麼他能料敵如神,說滿兵要來就真地來了?為什麼打敗敵軍後不乘勝追擊,反而按兵不動?為什麼勤王兵趕到他反而把他們驅散?而這時朝中、城中的輿論對袁崇煥也非常不利。這是滿兵首次打到北京城外,北京的官民何曾見過這種陣勢,巴不得早點把滿兵趕跑;高官貴族大多在城外置有家產,現在慘遭滿兵蹂躪,自然心疼得狠,見袁崇煥按兵不動要打持久戰,官民們便把怨氣都發洩到了袁崇煥頭上,罵他“縱敵”。我國人民歷來喜歡用順口溜抨擊時事,歷代統治者對這種民謠也很重視,把他們當成預言看待,而這時候也出現了這麼一條民謠:“投了袁崇煥,韃子跑一半。”(文秉《烈皇小識》)這時的民心竟然認為要趕跑滿兵,必須先逮捕(“投”)袁崇煥。這些輿論,自然也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崇禎耳裡,更加深了他的疑慮。終於,有兩個被滿兵俘虜的太監逃了回來,向崇禎報告了他們在敵營偷聽來的重大機密:原來袁崇煥通敵,與滿兵有密約,二十日滿兵並非戰敗,而是有意退兵,以便讓袁崇煥實施他的逼和計劃。崇禎至此恍然大悟,覺得所有的謎團一一解開了,立即召見袁崇煥,就在殿上命錦衣衛把袁崇煥逮捕下獄。

當時在場的大學士成基命算是頭腦比較清醒的人,叩頭請崇禎務必慎重,不要輕信流言,目前敵軍兵臨城下,局勢危急,非平時可比(即不應該象平時那樣想抓誰就抓誰)。崇禎自以為證據在手,慎重即是因循,不理(《明紀》)。在兵臨城下之時,把自己的最高軍事指揮官逮捕下獄,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大概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空前絕後的創舉了。

祖大壽是一起被召見的,見主帥被捕,戰慄不知所措。崇禎派了個太監向城外袁軍宣讀聖旨,宣佈袁崇煥罪狀,三軍放聲大哭。初三日,祖大壽與何可綱悲憤之餘,決定不再為皇帝老兒賣命,率袁軍往東向錦洲奔去。正南下赴援的袁軍主力在途中聽說主帥被擒,自然也掉頭就走。

崇禎這下子才慌了起來,便接受餘大成的建議,派全體內閣和九卿到獄中求袁崇煥寫信勸祖大壽回來。等到信使追上袁軍,已在山海關外了。祖大壽讀畢,下馬捧信痛哭,全軍也跟著痛哭,驚動了在軍中的祖大壽母親,問清是怎麼回事後,勸大家回去奮勇殺敵:“所以至此,為失督師耳。今未死,何不立功為贖,後從主上乞督師命耶?”。於是袁軍個個爭先恐後,即日回兵入關,收復了永平、遵化一帶。這一件事,即使是鐵石心腸如崇禎也不能不稍被打動,也因此閃過讓袁崇煥復出的念頭,但也僅僅是一閃之念而已。

加在袁崇煥頭上的罪名,是擅主和議,專戮大帥。擅主和議,是指他跟皇太極的議和。皇太極與明軍每打完一仗,都要主動議和,這並非如金庸在《袁崇煥評傳》中所認為的那樣是誠心誠意的議和,多半是帶有欺騙性的緩兵之計。袁崇煥對此並非不知道,但是在軍事上處於劣勢的明軍更需要有一段和平的時間用於休養兵馬,鞏固城池,因此對皇太極的每次議和他都積極響應,兩人書信往返不斷。這一切並非揹著明廷乾的,而明廷對議和雖然不以為然,卻也並不怪罪。在袁崇煥給崇禎的奏疏中也指明瞭他的治遼戰略就是“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對此崇禎本來也很讚賞,當袁崇煥“擅主議和”之時,崇禎甚至還加了他的官,給了他太子少保的頭銜,這時候卻翻起了歷史老帳。明朝的士大夫鑑於南宋的教訓,無不以與滿人和談為恥,對於南宋向金是稱臣納款的求和,而袁崇煥與皇太極是不帶任何屈辱性甚至還是高一等的議和這種明顯的區別都看不出來,敢於議和便被視為秦檜式的賣國賊,而不管議和的目的何在,所謂書生誤國,莫過於此,這也就是程本直所說的“舉世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獨行也”。(對於與袁崇煥的最後一次和談,皇太極曾在諭文裡抱怨說:“逮至朕躬,實欲罷兵戈,享太平,故屢屢差人講說。無奈天啟、崇禎二帝,渺我益甚,逼令退地,且教削去帝號,及禁用國寶。朕以為天與土地,何敢輕與!其帝號國寶,一一遵依,易汗請印,委曲至此,仍復不允。朕忍耐不過,故籲天哀訴,舉兵深入。”則這是什麼性質的和談,再明白不過。對於這次議和,清人後來以為奇恥大辱,淹沒不載,幸好清宮內閣檔案中還保留了這道木刻諭文。)

專戮大帥,是指袁崇煥在半年前以閱兵為名,乘舟至雙島,祭出尚方劍,斬鎮守皮島的左都督毛文龍於帳前。金庸對此頗有微詞,認為毛文龍不該殺,殺的方式也不對頭。袁崇煥歷數毛文龍的十二罪狀,確有湊數之嫌,但不服節制、虛報兵額、中飽關銀、擅開馬市私通外番這幾條,在當時確實都是死罪。後人查閱清宮檔案,更發現毛文龍當時確實與清人私通(《近世中國秘史》),足見其死有餘辜。至於袁崇煥採用那麼戲劇化的手段殺他,也是萬不得已。皮島孤懸海外,如果靠下詔擒拿,只能逼反了毛文龍。朝中大臣並非沒有不想除去毛文龍的,只是除不了,不敢除,奈何他不得:“是左右大夫皆曰可殺,國人皆曰可殺也。其不殺也,非不殺也,不能殺也,不敢殺也,是以崇煥殺之而通國快然。”(程本直《漩聲記》)。朝鮮深受毛文龍荼毒,其國王聽到文龍被誅的消息,大喜:

“為天下除此巨害。”(《朝鮮仁祖實錄》),可為毛文龍該殺的佐證。但毛文龍殺敵無能,拍馬有方,領來的餉銀,倒有一大半沒有運出京城,而是用於行賄。私開馬市,用戰略物資向清人換來的人參貂皮,也多拿來向朝廷大官上貢,因此朝官喜歡毛文龍的很是不少。袁崇煥把毛文龍殺了,這些朝廷顯貴斷了一大財路,無不深恨袁崇煥,最恨的是毛文龍的同鄉、大學士溫體仁。正是這位溫體仁,當崇禎閃過複用袁崇煥的念頭時,他趕緊連上五疏,請速殺袁崇煥。殺毛文龍,這時便被拿來作為袁崇煥通敵的證據,因為據說清兵最忌憚的倒不是袁崇煥,而是毛文龍,因此便要袁崇煥殺了他作為議和的條件。袁崇煥既然被當成了秦檜,毛文龍也就被捧成了岳飛,《天啟實錄》中記載毛文龍的罪惡本來不少,這時候的文獻反而都頌揚起毛文龍來了。

從袁崇煥被捕到遇害,經過了八個多月的時間。既然袁崇煥的通敵證據確鑿,為什麼會拖這麼久呢?金庸說是因為滿兵一直到六月份才全部退出長城,在此期間崇禎不敢殺袁崇煥得罪遼東部隊。崇禎既然敢抓,抓了以後大家都已知道袁必死無疑,又何至於不敢殺?當時的兵部尚書梁廷棟甚至請崇禎立斬袁崇煥,“則逆奴之謀既詘,遼人之心亦安”(《明本兵梁廷棟請斬袁崇煥疏》),可見在這些人看來,殺袁反而有助於穩定軍心。袁案之所以拖了這麼久,是黨爭造成的。原來當時的首輔錢龍錫與袁崇煥關係相當不錯,這時也受到了牽連。錢是當初懲辦魏忠賢一案(稱為逆案)的負責人,因此令閹黨懷恨在心。這時候閹黨遺逆又在朝廷漸漸得勢,便想把袁案擴大成一個新逆案,把錢龍錫這些對頭一網打盡。錢龍錫自然在朝中也有些勢力,兩派便就袁案展開了拉鋸戰,事情就這麼一直拖了下去。此事終於讓崇禎發覺,大發脾氣,限令五天之內了結袁案(《明紀》)。新逆案因此沒能得逞,但錢龍錫也在袁崇煥死後被捕論死,後改判充軍。

主持袁案會審的,正是前面提到的梁廷棟。此人曾在遼東與袁崇煥共事,合不來,終於抓住了機會公報私仇。他起初判定的處罰是夷三族。當時的兵部郎中餘大成是為袁崇煥喊冤最力的一位,這時嚇唬上司說:我在兵部當郎中,已換了六任尚書,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你現在開了夷三族的先例,想想你自己的三族吧。梁廷棟倒真地給嚇著了,便與溫體仁商量,對袁崇煥減輕處罰,判處凌遲,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袁崇煥無子,《碧血劍》的袁承志自然是虛構的),籍沒財產(發現袁家沒有什麼財產,足見袁崇煥當官之清廉)。

崇禎三年八月十六日,四十六歲的袁崇煥在北京西市口被凌遲。所謂凌遲,便是千刀萬剮,是極刑中的極刑;而北京市民先是認為袁崇煥縱敵,現在又都相信袁崇煥通敵,清兵是他引來的,無不以爭食袁爺的血肉洩恨為快,使這次凌遲更是空前的慘烈。把袁崇煥誤為大漢奸的明末史家張岱津津樂道地記下了這個血腥的場面:

“遂於鎮撫司綁發西市,寸寸臠割之。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啖之。劊子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腔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齒頰間,猶唾地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盡,止剩一首,傳視九邊。”(《石匱書後集》)

英雄肉的價格是手指大的那麼一塊,銀一錢。而我們的英雄,在整個行刑過程中,一直在嘆息,即使皮骨已盡,而“心肺之間,叫聲不絕,半日而止。”(《明季北略》)袁爺所悲嘆的,不是百姓的愚昧,那對他來說毫不意外,他所悲嘆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遺憾,即使身受極刑,縈繞在腦子裡的依舊是民族的存亡,國家的安危:

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保遼東!(《臨刑口占》)

袁崇煥對自己的下場,並非一無所知。自從他投筆從戎以來,他所擔心的不是戰死沙場,而是死於讒言。在奏疏中,反反覆覆說的也是這種擔心。他對天啟皇帝是這麼說:“顧勇猛圖敵敵必仇,奮迅立功眾必忌,任勞則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則勞不著,罪不大則功不成。謗書盈篋,毀言日至,從古已然,唯聖明與廷臣終始之。”他對崇禎皇帝也是這麼說:“以臣之力制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里。忌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用人當任而無二,信而勿疑。但當論成敗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為怨實多。況圖敵之急,敵亦從而間之,是以為邊臣甚難。陛下愛臣知臣,臣何必過疑懼,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當我們今天閱讀這些文字的時候,只覺得字字是血,句句是淚,對於自己的死於敵人的反間,死於朝廷的猜忌,袁崇煥早已預見到了。既然如此,他為什麼不“良臣擇主而適”,不明哲保身退隱山林,反而捨身報國,明知是死路一條,卻偏偏去赴湯蹈火?因為人民在受難,民族在淪亡,熱血男兒責無旁貸,不敢偷生惜死!

“杖策必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邊中送別》)他的投筆從戎,不是為了封萬戶侯,而是以收復失地,解遼東人民於倒懸為己任。在崇禎與袁崇煥那場著名的平臺對策中,崇禎曾把袁崇煥叫到跟前,對他說:“願卿早平外寇,以舒四方蒼生之困。”這不過是一句套話,袁崇煥竟然大為感動,舉手加額:“皇上念及四海蒼生,此一語,皇天后土,實式臨之。臣所學何事,所做何官,敢不仰體皇上,早結此局。”(《石匱書後集》)為崇禎念及百姓,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他與皇太極議和,也是把歸還被佔領土,放回被俘官民男婦作為首要的談判條件,毫不讓步:“今若修好,則城池地方,作何退出?官生男婦,作何送還?”。

既然把民族利益放到了首位,也就只好不顧個人安危,拋棄家庭幸福了:“予何人哉,十年以來,父母不得以為子,妻孥不得以為夫,手足不得以為兄弟,交遊不得以為朋友。予何人哉,直謂之曰:大明國裡一亡命之徒可也。”(餘大成《剖肝錄》)心甘情願當一個以國為家的亡命之徒,此乃袁崇煥之所以為民族英雄,袁督師之所以為“千古軍人之楷模”(梁啟超語)。然而這樣一個亡命之徒,卻慘死於本族人之手,一個屠殺本民族英雄的民族,真是無可救藥的奴隸之邦!

金庸認為,當時的朝臣之中,大約七成同情袁崇煥,其餘三成則主張殺他,根據的是當時餘大成的說法。其實餘大成在後面還有一句:那同情袁崇煥的十之七“特以所坐甚大,且憚於體仁(溫體仁)與棟(梁廷棟),未敢救。”大概不過是餘大成為了救袁崇煥的虛張聲勢,不足為憑。當時敢於公開為袁崇煥鳴冤的朝臣極少,大學士周延儒、成基命、吏部尚書王永光曾上疏解救,祖大壽以官階贈蔭請贖,兵科給事中錢家修請以身代,御使羅萬濤為袁申辯,削職下獄。此外就是為此專門寫了一篇《剖肝錄》的餘大成了。而袁崇煥所將的遼兵,當然都知道自己主帥的冤枉,袁崇煥在獄中的八個多月,天天有關外將吏士民到督輔孫承宗的府第號哭鳴冤,願以身代,而孫承宗竟不敢向崇禎報告。前面提到的那位布衣程本直,膽識與朝臣們相比真有天壤之別,不僅寫了一篇《漩聲記》為袁辨冤,而且四次詣闕抗疏,無效,憤而請與袁俱死:“予非為私情死,不過為公義死爾。願死之後,有好事者瘞其骨於袁公墓側,題其上曰:“一對痴心人,兩條潑膽漢”,則目瞑九泉矣。”崇禎成全了他,順手把他殺了。

更多的人,都覺得袁崇煥該死,即使覺得袁不該死的,也只是覺得袁爺功大,並不知其中另有冤情。逃歸太監,對袁崇煥之通敵言之鑿鑿,令人不能不信。

雖然崇禎對此事也許並未加以聲張,但當時的人都知道有兩個太監對於挖出袁崇煥這個大漢奸起了關鍵作用(《石匱書後集》)。在這種形勢下,敢於為袁鳴冤的人需要承擔多大的壓力,需要有多麼大的勇氣。也多虧了這些勇士的鳴冤叫屈而留下的第一手的史料,我們今天才能對這個冤獄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清楚的瞭解。

這幾聲微弱的不平之聲,很快便被淹沒了。到了南明,士大夫們,不管是君子還是小人,是博學鴻儒還是無恥之徒,居然都異口同聲謾罵袁崇煥是禍國殃民的大漢奸,並且有聲有色地編造起袁崇煥如何與清兵暗中勾結的故事來了。就算有幾個見識不凡的學者覺得內有隱情,也不敢為袁崇煥辯護,金庸的先祖查繼佐編寫的《罪惟錄》這部明史鉅著,提到這樁攸關大明命運的大案,竟然只有“下獄,伏法”這四個字。難怪現代明史專家孟森憤慨而言:“此則明統一日不絕,崇煥功罪一日不明!”而今日竟還有些學者根據明末的這些“記載”,認定袁氏通敵脅和的說法並非無稽,讀史之人,能不慎乎!

既然皇帝是如此昏庸,朝臣是如此忌恨,百姓是如此愚昧,一向以“心苦後人知”自慰的袁崇煥便只有期待著歷史公正無私的審判了(《入獄》):

執法人難恕,招尤我自知。

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辭。

然而這一天來得實在太晚了,一直要等到乾隆年間,清人根據《清太宗實錄》編寫《明史》的“袁崇煥傳”,世人才知道,原來那兩位太監是清兵有意放回,他們所偷聽到的機密也是清兵有意讓他們聽到的,而這一切,都是熟讀《三國演義》的皇太極親自導演的一出“蔣幹盜書”。袁崇煥之冤至此大白於天下,然而這時候大明王朝已經灰飛煙滅一百年,大明遺老也都死得乾乾淨淨了。

金庸的《袁崇煥評傳》的主要創見,是認為崇禎殺袁崇煥的根本原因,不是中了敵人的反間計,而是兩個人的性格衝突。他的理由是,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間計,立時醒悟,而袁崇煥從下獄到被殺,長達八個多月,崇禎不可能不知道這是敵人的“蔣幹盜書”,之所以還是要殺袁崇煥,是為了掩飾自己當初的愚蠢,不肯認錯。曹操中反間,不過是小說家言,不足為據,即使真有此事,則老奸巨猾、足智多謀的曹操能夠醒悟,二十不到的毛頭小夥子崇禎則未必有這樣的本事。

但是我也認為敵人的反間不是袁崇煥被殺的根本原因,它不過是擒捕袁崇煥的鎖鏈的最後的一環,而這一條鎖鏈,早已由昏君奸臣、腐儒愚民共同鑄就了。

袁案是中國歷史上關係最重大的一樁冤案。一提起大冤案,大家馬上會想起岳飛、于謙。但南宋之初,名將輩出,岳飛之外,還有韓世忠、張俊等人在,是以南宋還能苟延殘喘一百多年。于謙死於功成之後,對明朝的國運並無直接的影響。但是袁崇煥之死,卻可以說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最後滅亡。他死後,明廷再也找不到一個象樣的督師,邊事無人,這是第一個後果。第二個後果,是讓明軍將士因此對朝廷寒透了心。以前明軍與滿兵交戰,雖然屢戰屢敗,但將士或者戰死,或者逃跑,還很少有向滿兵投降的。袁死後,才開始有整個部隊向滿兵投誠的:“以督師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輩在此何為?”。他死後的第二年,投降的明朝將士給滿兵送去了紅夷大炮,從此明軍在武器上也不佔優勢了。第三,袁崇煥一死,各路勤王兵軍心大亂,山西和陝西兩路軍馬潰回家鄉後竟然淪為流寇,流寇從此成為大明王朝的又一大威脅,並最終把它埋葬。

袁崇煥死後的十五年,崇禎吊死煤山。明亡,亡得一點也不冤枉。崇禎死前還自稱“君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至死不誤,帶著花崗岩腦袋,向與他一樣殘忍卻更有知人之明的朱元璋報到去了。

天啟二年,另一位民族英雄、抗後金名將熊廷弼被朝廷冤殺,傳首九邊。當時還未成名的袁崇煥兔死狐悲,作詩哀悼。這兩首詩,拿來哀悼袁崇煥本人,倒也相當合適。詩曰:

記得相逢一笑迎,親承指教夜談兵。

才兼文武無餘子,功到雄奇即罪名。

慷慨裂眥須欲動,模糊熱血面如生。

揹人痛極為私祭,灑淚深宵哭失聲。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關情。

家貧資罄身難贖,賄賂公行殺有名。

脫幘憤深檀道濟,爰書冤及魏元成。

備遭慘毒緣何事,想為登場善用兵。


道不遠人4

寧遠大捷確實是個大捷吧!寧遠戰績如何,老師們己經寫的很好了,我就不多寫了。我寫下在這場大捷後隱藏的東西吧!

關寧大戰時努兒哈赤的軍隊在三四天時間裡,以傷亡500人的代價(說到最大,也就是2000),殺死敵軍7000人,商民7000人(更有一說是軍民數萬);還搶了敵人十來萬石糧食、燒了敵人八萬石糧食,2000多條船。

反過來說,袁祟煥作為一個前敵指揮官,指揮兩三萬軍隊(寧遠兩萬左右、寧遠30裡外的覺華島7000多人),面對六萬敵軍,被敵人打得連城門都不敢出,最後被敵人堵在城裡,兩三天都不敢出門,只能眼睜睜的看著30裡的友軍被敵人全殲(覺華島7000多人全部戰死),更把八萬石糧食、兩千多條船全燒了。

但是,寧遠之戰出現於比較特殊的背景下,所以,滿清也感覺比較失敗;因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傳說被打破了;而明帝國呢?更感覺自己勝利了,因為一開戰就是一敗塗地的慣例,終於有了一點點改變。

說努爾哈赤因寧遠而死,也對也不對。在寧遠之戰的時候,努爾哈赤確實受了傷,但似乎傷勢不是他致命的原因。因為他在同年四月,還發動過一次征討蒙古喀爾喀的戰役,並且獲得了勝利。而他的死亡,足足和寧遠之戰想去八個月。因此看到他龍精虎猛的樣子,說他被紅衣大炮炸死的說法,確實不成立。在從史書中可以看出,他一直對寧遠之戰的失敗耿耿於懷,甚至在寧遠之戰結束的時候,還和袁崇煥通過信,兩人商定約個時間再打一場。但由於毛文龍突襲了永寧,所以這個約定就黃了。這寧遠之戰似乎造成了他的心理陰影,因此他的死,和寧遠之戰的失敗,也是有分不開的聯繫的。

但袁崇煥建立的關寧防線,後來成了明軍對滿洲兵搞的的絞洲兵搞的的絞肉機。從滿清遺留文檔來看,光是被打死的正二品以上將領、大員,就在10多人以上。據考證,入關之前,純女真兵共戰死六萬以上。一半為寧錦防線造成,當時能打敗後金的唯一戰術就是建立一個堅固的點,裡面火炮很齊全。紅夷大炮威武!

當時明王朝老百姓非議、漫罵、懷疑、指責、恨袁崇煥,不是空穴來風或受人欺騙。 老百姓所做的這一切,根本就是根據自己的判斷得出來的罷了。 袁崇煥絕沒有某些人所說的那樣完美,甚至他所錯的地方多了。 否則,絕不會惹得整個地區的老百姓都罵他、非議、懷疑、指責、恨得想生吃他的肉。

袁崇煥身為平遼最高指揮官,面對滿清東征西控蒙古,一日日坐大於長城以北地區。卻死守和議之策,矇頭只顧修寧錦一隅的防線。滿清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放手東征朝鮮、西控蒙古遂奠定長城以北無可爭議的霸主地位。造成明王朝與滿清的事實邊界不經意中延長了幾千裡,面對如此漫長的邊界線,明王朝靠什麼防守的過來。滿清可以遂從蒙古東部地區南下長城了。 在這種背景下,老百姓跟著非議袁崇煥什麼錯?好象袁崇煥的和議,真的偉大極了。

甚至在滿清大軍南下長城前三個月,面對西部防線天大的漏洞。袁崇煥管也不多管,反而把全部精力與時間用於殺毛文龍去了。毛文龍是什麼人?他縱有千般不是,千般罪責。但他卻絕對是滿清一心想殺之而後快的人,只是一直找不到機會罷了。 在西部防線存在天大漏洞的背景下。(滿清大軍隨時可能從此攻入長城,並直逼京城)袁崇煥對此管也不多管,卻是急不可耐的殺一個敵人一心想殺之而後快的人。 袁崇煥他有個輕重緩急嗎?有個權衡利弊嗎?

10月中旬,滿清大軍已雲集遠離寧錦防線的東部長城。身為平遼最高指揮官的袁崇煥居然對此一無所知。

10月24日,滿清大軍開始進攻長城,11月1日北京接到邊防警報。

11月18日滿清大軍陳兵於北京城下。

在這20多天的時間進而,身為平遼最高指揮官的袁崇煥沒有組織起任何有效的阻擊、攔截。相反被敵人牽著鼻子四處東遊西逛,任由滿清大軍一步步逼向北京城。在這20多天時間裡,袁崇煥沒敢對滿清進行任何阻擊、攔截。只是圍著敵人亂轉。恰恰相反,大同、宣化、山海關、薊門總兵都曾率兵阻擊、攔截過滿清大軍。一個總兵戰死、一個總兵自殺,全軍覆滅。

正是這種背景下,京城老百姓才都看不起這支軍隊,懷疑這支軍隊,漫罵這支軍隊。不敢說老百姓這樣非常正確,但也絕說不上不可理喻的! 老百姓為什麼不懷疑別的軍隊、非議別的軍隊?

如果事情僅停留在這種地步也好說。皇帝命令袁崇煥率所有勤王大軍,(總共20多萬吧)把滿清趕出境外。退而求其次,只是叫他把敵人趕的離京城遠一點。 但袁崇煥就是無力做。五年平遼,誠然五年未到。但一年後,敵人就已打到家門口了。而且他費盡牛勁,也不過是沒有讓敵人攻入京城罷了!在這種背景下,人們開始漫罵、懷疑、非議那個曾誇口五年遼的統帥,有什麼奇怪?

在京城危機時,皇帝拘捕一個城防總司令,固然是歷史上沒有的事。但在京城危急之中,一個城防司今有著通敵叛國嫌疑的人,拘捕 這本是一件無可非議的事,雖然不能說百分之百正確,但絕不能說皇帝做錯了什麼。但袁崇煥的軍隊卻因此,在京城極度危急之中。不管不顧的集體撤走了!當時是12月3、4日,敵人大軍依然包圍著北京城。直到12月底後,敵人才開始逐步從北京城撤走。在此期間,袁崇煥的軍隊就在距京城上千裡外的錦州管也不管,直到滿清軍隊決定撤出長城後。這支軍隊才開始幫助孫承宗去收復失地。當然了,這些失地無一例外的都在長城以內!(那已是第二年4、5月份的事了)

老百姓每年為遼餉弄得貧困不堪,現在到好。敵人打到家門口燒殺劫掠了。 而一支每年耗費絕大部分遼餉的軍隊,竟然在這種時候因為私人恩怨(他主帥被皇帝冤枉、拘捕了)不管不顧的集體撤走了。 在這種背景下,老百姓恨這支軍隊有什麼奇怪?老百姓由此恨他的主帥有什麼錯?如果他的主帥是個好東西。就把軍隊給訓練成這副德行!

袁崇煥做的絕對不夠完美。老百姓非議、指責、漫罵、懷疑、恨他絕對有著足夠的理由。而做為一方統帥,就把自己軍隊訓練的眼裡只有將帥,全然無皇帝、朝廷、民族、百姓利益。只因自己主帥受了冤枉就在京城極度危急之中,敵兵肆虐百姓之際不管不顧的集體撤走。這本身就是無可饒恕的大罪!放在任何年代也是一樣的。

袁崇煥最後的結果,也是部分因為民憤所至!


蓉兒376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寧遠大捷毫無疑問是大捷。

在寧遠之前,滿清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根本就沒有打過敗仗。

此戰,袁崇煥以自己的戰略頭腦冷靜分析戰局,正確的採用了揚長避短的守城,瓦解了滿清騎兵的優勢。

在滿清步兵攻城中,又被明軍弓弩和火器打擊,抵消了滿清騎射的優勢。

更重要的是,明軍的大炮是滿清無法對付的,因為滿清沒有對等的武器。

結果滿清久攻不克,傷亡慘重,鎩羽而歸。

野豬皮努爾哈赤因此氣死,一說是受了炮傷而死。

寧遠大捷,並不僅僅是守住寧遠城這麼簡單。

寧遠是在山海關以北300公里的戰略要隘,是山海關的戰略屏障。

寧遠不失,山海關就很安全。

在寧遠戰役之前,所有人都說寧遠守不住,讓袁崇煥退守山海關外幾公里。

區區幾公里的縱深,哪裡對付得了滿清,山海關是絕對守不住的。

一旦山海關被攻破,滿清佔據山海關和寧遠,可以建立穩定的交通運輸線。同時,山海關距離北京只有300公里,滿清騎兵幾天就能殺到北京城下。北京城隨時處於滿清的威脅下,那麼大明也就名存實亡了。


所以,寧遠大捷無論是戰術上還是戰略上,都是非常關鍵的勝利。

至於袁崇煥被凌遲處死以後,老百姓瘋狂相食其肉,很簡單,愚民而已。

愚民是沒有腦子的,上面說什麼他們都信。

現在皇上說滿清入侵都怪袁崇煥,他們自然就相信了。

之前清軍在河北省尤其是北京附近大屠殺,又將財物洗劫一空,放火燒光。無數愚民的財產和生命遭到損失,自然要發洩。

此時袁崇煥被朝廷殺了,用他發洩自然沒有任何危險,自然相食其肉了。

說實在的,如果大明的愚民稍微不那麼愚昧,明朝也絕對不會亡了。


薩沙

時間順序大概是這樣的~

1.後金在天啟三年四年多次出兵遼南,攻打被東江張盤收復的旅順,金州,先敗,後漢軍詐降殺張盤後打殘了東江的遼南,解除了遼南過近的威脅,

2.努爾哈赤帶兵過遼河,是孫承宗主動出擊柳河失敗後下臺,發起一次掠奪為目的的進攻,目標是大小淩河一帶的軍屯糧草等,後金此時是經濟最困難時刻,披甲缺額約三成,八旗三百牛錄,三丁一披甲,約有戰兵兩萬左右,加喀喇沁蒙古僕從軍幾千,留濟爾哈朗等約兩三旗留守.

3,東江塘報等軍情提前預警後金可能出兵遼西,高第是孫承宗反對派建議收縮到山海關前,撤寧前衛,孫承宗意見是留守寧遠覺華一線,覺華為後勤基地~

4,實際寧前衛直接潰散,後金劫掠十多萬石糧草,此時東江軍遊擊至太子河一帶,濟爾哈朗向努爾哈赤派出使者求援,並集中兵力與東江軍對峙防止東江軍大範圍流竄,

5.努爾哈赤二十四到寧遠虛圍寧遠,袁大約有七營戰兵全部收縮進寧遠堡並用土填死城門,後金二十五日到覺華,二十六日屠覺華島,劫掠白銀數十萬兩,布匹無數,二十六日當天後金就撤了,寧遠當日解圍。我查過有記載的大概就是這樣,,,我個人認為寧遠守堡成功,但戰略上後金大勝。

我以前是袁粉,是受金庸影響,那個袁崇煥評傳少年時代看了確實熱血沸騰,恨不能殺後金建州女真。到後來瞭解到丁卯寧錦前後,才覺得不對勁吖~金老先生的話不能全信啊,光看袁的奏摺,就覺得問題多多,,,,

明遼東戰事,我一直以為天啟多活二十年,一直用孫承宗,壓制下遼西門閥,寬容敢戰將領,練出可堪野戰之兵,後金必不能進中原!後期遼東戰事敗壞,其實兵部奏摺說的很明白,無可戰之兵,則無可守之城!孫承宗的廣寧防線,戰略目的是以堡壘城池保障關外後勤,形成內線後再尋求野戰消耗後金,,,若為了修城而修,那隻能白白消耗明朝的實力,像寧錦那樣,三天丟二十堡,讓錦州孤懸,這時就已經決定了十多年後的松山大敗了!寧錦防線內都保障不了內線作戰,那大軍出關後勤根本很難保障!


十四3

寧遠大捷是袁崇煥嶄露頭角的一戰,自此孫承宗的遼東戰略有了傳承,也讓崇禎看到收復遼東的曙光。崇禎想做收復失地、重振朝綱的明君;袁崇煥想做保國安民、流芳千古的名將,雙方一見如故、大有談笑間強虜飛灰湮滅之快。然而袁崇煥和崇禎,兩個性格各有致命弱點的人,最終演變為一場君臣相抗悲劇。袁崇煥的長處是御將領兵,短處是不懂政治,孤傲專橫,死不認錯;崇禎有抱負想做事,卻又刻薄寡恩,不敢擔當。袁崇煥與崇禎的關係,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蜜月期,崇禎命袁崇煥督師薊遼,袁崇煥獻5年平遼規劃,這階段崇禎對袁無比希望和信任,即使袁擅殺邊帥毛文龍,崇禎也未追究。第二階段消退期,隨著5年平遼無望,袁崇煥提出議和,崇禎雖然無奈,仍信任袁崇煥,內心是希望袁崇煥把事情做漂亮了。第三階段對抗期,隨著清兵越過長城南下,京師被圍,天下震動,此時崇禎明顯對袁崇煥失望,直至下獄,但崇禎沒有完全放棄袁崇煥,1方面是崇禎根本不信袁崇煥通敵,2是確實無人能取代袁崇煥位置。但是帝皇有帝皇的尊嚴,袁崇煥作為薊遼督師,私下與金國議和、任由清兵南下、京師破碎,險將大明300年基業毀於一旦,再加上清人離間和滿桂事件,這些舉國議論之事,崇禎又是個要臉面的人,如果不做出姿態給百官看,無法向天下人交代。


袁崇煥有沒有罪?有!坐實的兩條重罪:一是不可能完成五年平遼的任務,袁崇煥隨口許諾,是欺君之罪;二是袁崇煥身為薊遼督師,手握重兵,反被後金傾巢南下,有守土失職之罪。所以袁崇煥下獄之後,能給皇帝臺階下,痛快向皇帝認錯,為崇禎擔當一些責任,君臣一體,結局完全可以翻轉。然而袁崇煥個性倔強,只懷著對皇帝的滿肚子委屈,沉默相抗,實在與李靖、戚繼光這些名將相去甚遠,古來做大事之人,不計一時得失、一己之怨,皆以國事天下事為重。最後崇禎以邊帥結交重臣為由,殺袁崇煥。

而清兵南下時,京郊百姓家園被毀,死傷無數,這筆賬都被算在袁崇煥頭上,古人愚昧,一代英雄盡被百姓爭食。岳飛與袁崇煥個性經歷相同,同樣擅長軍事、不懂政治,岳飛冤死後百姓愛戴、不久即被平反,故事千古傳誦,結局強過袁崇煥十倍。觀中華歷史,受此冤者僅袁崇煥一人。


菸酒閣大學士

寧遠大捷是袁崇煥的成名之戰,這一仗打退了當時號稱攻無不克的努爾哈赤,這場戰役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首先這場戰役使得努爾哈赤的南下政策不得不改變,因為一個寧遠城居然讓努爾哈赤無可奈何。而此時毛文龍和朝鮮讓滿清後方面臨壓力,袁崇煥在這場戰役之後,瞬間名聲大噪。

但是當時的閹黨卻抹黑袁崇煥,認為袁崇煥得勝之後沒有進行追擊,於是天啟皇帝便沒有過多賞賜袁崇煥,按照當時他的功勞而言,袁崇煥至少可以官居二品。袁崇煥看到閹黨專權,一氣之下辭官而去。不過袁崇煥的名聲就這樣傳開來了,袁崇煥也成為人人皆知的抗金名臣。

袁崇煥的軍事指揮能力確實很強,尤其是袁崇煥對於火器有獨到的見解,在火器的運用中,袁崇煥的寧遠守軍居然有高達半數以上的火器裝備。所以寧遠大捷也是靠火器取勝的,努爾哈赤也是被火器擊傷而亡的。不過袁崇煥這個人戰略上有不足,首先就是袁崇煥處死毛文龍,還有就是在崇禎帝面前誇下海口五年平遼。

當袁崇煥的對手變成皇太極之後,袁崇煥的這種短板便立刻體現出來了,首先就是毛文龍一死,滿清無後顧之憂。加上袁崇煥錯誤的判斷,導致朝鮮被皇太極征服。平定後方之後的皇太極,居然直接繞道蒙古,直取北京,把袁崇煥和崇禎都給嚇的不輕。也就是這一次開始,袁崇煥便不被崇禎信任。所以當拿到袁崇煥通敵的“證據”之後,崇禎立刻處死了他,列舉袁崇煥的罪過,不明真相的百姓爭相生啖其肉。


小司馬遷論史

歷史永遠都是勝利都書寫的,真實情況和細節後人誰敢亂說?對於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來說對一個手握兵權的邊疆大吏不得不防,先前降後金的明朝將領大臣不是沒有,這才讓明王朝的統治者中了反間計,也許這是袁崇煥被殺的原因。當時明朝前要抵抗後金的侵犯。後要鎮壓農民起義,就是朝中又有一大幫的貪官汙吏可想而知百姓的苛捐雜稅有多重。突然殺了個“通敵叛將”就引爆了百姓心裡的怒火,對於叛徒食其肉不過是發洩罷了。也許食其肉也存在民族氣節吧,內部再怎麼起義都是民族內部問題,通外族就不一樣了。都是胡說亂講不對的地方請指正。


天若有情十八子

袁承煥雖然吹了牛逼,但他也很清楚明軍的野戰能力就是渣,所以戰術很明確就是一個字“守”,放大了說就是憑堅城,用大炮。按照他的佈置,就應該在京郊堅壁清野,並引誘後金攻城,一邊依靠堅城大炮大量殺傷後金有生力量,一邊集結關寧軍從後方包抄整個後金集團,在北京城下打一個殲滅戰。戰術都不錯。但是,他忽略了幾個問題。第一,部下抗命,由於關寧軍是分批入衛京師,所以機動力強的騎兵先到,而趙率教和京營官兵已經在京的高級官員並不服從袁承煥統一指揮,造成分頭抵抗,節節失敗,先期就打了好幾個敗仗,趙率教也掛了。第二,自己的性格比較獨,並沒把殲敵於城下的計劃告訴皇帝和高層,軍政兩方溝通不暢。給了皇太極使離間計的空間。第三,就是高估了京城百姓的操守素養了。他們可不會理解元大都督的一邊苦心和高明計劃,他們只知道你袁某人讓他們身處戰火之中,你就不是好人。所以老袁最後沒個好下場。關鍵還是政治上太幼稚,光想做好事有什麼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