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河北省概況

河北省,古屬冀州、直隸, 簡稱“冀”,轄11個地級市,省會石家莊。地處華北、漳河以北,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

5000年前,黃帝、蚩尤涿鹿之戰,開啟中華文明之先河。春秋戰國時期河北屬於燕國、趙國。 漢代河北屬幽州、冀州。元代河北為中央直屬的中書省。清代屬直隸省。 解放戰爭時期,河北西柏坡為中共中央所在地。

河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達930處,居全國第一位。擁有長城、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清西陵3項世界文化遺產;擁有邯鄲、保定、承德、正定、山海關5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河北是長城途經距離最長、保存最完好的省份,境內長城遺存達2000多公里。

河北的唐山港、黃驊港、秦皇島港均躋身億噸大港行列。鐵路、公路貨物週轉量居中國大陸首位。2013年,京津冀一體化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佈北京攜手河北省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建制沿革

中國河北省概況

河北地圖

河北古稱冀州,舜分置十二州,河北為幽州。《禹貢》亦為冀州。《周禮·職方》曰幽州。

公元前15世紀,商王祖乙遷都於邢(今邢臺市),經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至南庚遷奄,約130多年。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召公之子於燕國,封周公之子於邢國,河北成為燕、邢之地。春秋時期河北省北部屬於燕國,南部屬於中山國、趙國和魏國、西北部屬代國。邯鄲和邢臺曾是趙國都城。

秦始皇時期這裡屬於鉅鹿郡、邯鄲郡、恆山郡、齊郡、濟北郡、上谷郡、代郡、漁陽郡、右北平郡的地域。

西漢時河北屬幽州、冀州、幷州小部分,幽州治所在薊(今北京市),冀州治廣川國(今河北冀州市舊城),幷州則治晉陽(今山西太原)。東漢時屬幽州、冀州。三國時屬幽州、冀州。

西晉時屬幽州、冀州、司州部分,幽州治涿(今北京市),冀治房子(今石家莊市高邑縣)。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被後趙、前燕、前秦、後秦、西燕、北燕、南燕佔領。南北朝時期先後屬北魏、東魏、北齊、北周。

隋代時屬冀州。轄武陽郡(大名) 、清河郡(清河) 、武安郡(永年)、恆山郡(正定)、河間郡(河間)、上谷郡(易縣)、北平郡(盧龍)、信都郡(冀縣)、襄國郡(邢臺)、趙郡(趙縣) 、博陵郡(定州)等。

唐代時屬河北道、 河東道小部分,河北道幽州范陽郡(北京)、滄州景城郡(滄縣)、冀州信都郡(冀州)、瀛州河間郡(河間)、定州博陵郡(定州)、邢州鉅鹿郡(邢臺)、莫州文安郡(任丘)、易州上谷郡(易縣)、深州饒陽郡(深州)、媯州媯川郡(懷來)、魏州魏郡 (大名)、恆州常山郡(正定)、貝州清河郡(清河)、洺州廣平郡(永年)、平州北平郡(盧龍)、趙州趙郡(趙縣)等,河東道蔚州安邊郡(蔚縣)。

五代後晉時,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周世宗復三關,於是與契丹以白溝河為界。

北宋時南部屬河北東路 和河北西路。北部屬於遼國南京道、西京道東部、中京道西部, 河北東路轄大名府、開德府、河間府三府;十一州:滄、冀、博、棣、莫、雄、霸、德、濱、恩,清;河北西路轄真定府(正定),中山府(定州),信德府(邢臺),慶源府(趙縣)四府。州九:相,浚,懷,衛,洺,深,磁,祁,保。

金代時屬河北東路、河北西路。完顏亮定都於燕(今北京市)改置中都等路。

蒙古初置燕京路。至元四年,定都於北京,改大都路,置中書省。元代河北為中央直屬的中書省。河北地區轄有保定路(清苑)、真定路(正定)、順德路(邢臺)、廣平路(永年)、大名路(大名)、河間路(河間)、永平路(盧龍)、大都路(北京)、上都路南部、興和路南部、大寧路部分等。

明屬北直隸、山西小部分、韃靼小部分,仍屬中央直轄,天津開始設縣。轄順天府(大興、宛平)、永平府(盧龍)、大名府(大名)、順德府(邢臺)、廣平府(永年)、保定府(清苑)、真定府(正定)、河間府(河間)、宣化府(宣化)等。

清代屬直隸省 ,轄順天府(大興、宛平)、順德府(邢臺)、廣平府(永年)、保定府(清苑)、 正定府(正定)、天津府(天津)、河間府(河間)、承德府(承德)、大名府(大名)、永平府(盧龍)、宣化府(宣化)等。

直隸省省會在保定 。雍正八年起,直隸總督駐 保定府(今保定市), 現存有當時的直隸總督署。

1928年改名河北省。

中華民國成立後,當時國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屬直隸省,後因直隸省名不符實,於1928年改為河北省今名。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為河北省。

1952年,撤銷察哈爾省,將其原察南、察北兩個專區劃歸河北省;1956年撤銷熱河省,將其原大部分轄區劃歸河北省。

1958年,將河北省的順義、延慶、平谷、通縣、房山、密雲、懷柔、大興等縣劃歸北京市。

文化大革命前期的1968年,河北省的省會 從 保定市 遷往石家莊。

1973年,將河北省的薊縣、寶坻、武清、靜海、寧河等五縣劃入天津市。形成河北省的現在轄區規模。

2015年4月28日,《國務院關於同意河北省調整保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73號):一、同意撤銷保定市北市區、南市區,設立保定市蓮池區,以原北市區、南市區的行政區域為蓮池區的行政區域,蓮池區人民政府駐五四路街道七一中路789號。二、同意撤銷滿城縣,設立保定市滿城區,以原滿城縣的行政區域為滿城區的行政區域,滿城區人民政府駐滿城鎮中山西路1號。三、同意撤銷清苑縣,設立保定市清苑區,以原清苑縣的行政區域為清苑區的行政區域,清苑區人民政府駐清苑鎮迎賓中街301號。四、同意撤銷徐水縣,設立保定市徐水區,以原徐水縣的行政區域為徐水區的行政區域,徐水區人民政府駐安肅鎮永興中路11號。五、同意保定市新市區更名為競秀區。

2015年7月23日,《國務院關於同意河北省調整秦皇島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121號):一、同意撤銷撫寧縣,設立秦皇島市撫寧區,以原撫寧縣的行政區域(不含石門寨鎮、駐操營鎮、杜莊鎮、牛頭崖鎮)為撫寧區的行政區域,撫寧區人民政府駐撫寧鎮金山大街2號。二、同意將原撫寧縣的石門寨鎮、駐操營鎮、杜莊鎮劃歸秦皇島市海港區管轄,將原撫寧縣的牛頭崖鎮劃歸秦皇島市北戴河區管轄。行政區劃

河北省截止到2013年設11個地級市,42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104個縣、6個自治縣,共有1970個鄉鎮,50201個村民委員會。[3]

行政區

車牌代碼

面積(㎞²)

下轄行政區

石家莊市

冀A

15848

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井陘礦區、裕華區、藁城區、鹿泉區、欒城區、井陘縣、正定縣、行唐縣、靈壽縣、高邑縣、深澤縣、贊皇縣、無極縣、平山縣、元氏縣、趙縣、晉州市、新樂市、辛集市唐山市冀B13472路北區、路南區、古冶區、開平區、豐南區、豐潤區、曹妃甸區、灤縣、灤南縣、樂亭縣、遷西縣、玉田縣、遵化市、遷安市秦皇島市

冀C7813海港區、山海關區、北戴河區、撫寧區、青龍滿族自治縣、昌黎縣、盧龍縣邯鄲市冀D12000邯山區、叢臺區、復興區、峰峰礦區、邯鄲縣、臨漳縣、成安縣、大名縣、涉縣、磁縣、肥鄉縣、永年縣、邱縣、雞澤縣、廣平縣、館陶縣、曲周縣、武安市、魏縣邢臺市冀E12486橋東區、橋西區、邢臺縣、臨城縣、內丘縣、柏鄉縣、隆堯縣、任縣、南和縣、鉅鹿縣、新河縣、廣宗縣、平鄉縣、威縣、清河縣、臨西縣、南宮市、沙河市、寧晉縣保定市冀F22100競秀區、蓮池區、滿城區、清苑區、徐水區、淶水縣、阜平縣、定興縣、唐縣、高陽縣、容城縣、淶源縣、望都縣、安新縣、易縣、曲陽縣、蠡縣、順平縣、博野縣、雄縣、安國市、高碑店市、定州市、涿州市

張家口市冀G36860橋東區、橋西區、宣化區、下花園區、宣化縣、張北縣、康保縣、沽源縣、尚義縣、蔚縣、陽原縣、懷安縣、萬全縣、涿鹿縣、赤城縣、崇禮縣、懷來縣承德市

冀H

39519

雙橋區、雙灤區、鷹手營子礦區、承德縣、興隆縣、灤平縣、隆化縣、豐寧滿族自治縣、寬城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平泉縣滄州市

冀J

13419

運河區、新華區、滄縣、青縣、東光縣、海興縣、鹽山縣、肅寧縣、南皮縣、吳橋縣、獻縣、孟村回族自治縣、泊頭市、黃驊市、河間市、任丘市廊坊市

冀R

6500

廣陽區、安次區、固安縣、永清縣、香河縣、大城縣、文安縣、大廠回族自治縣、霸州市、三河市衡水市

冀T

8815

桃城區、棗強縣、武邑縣、武強縣、饒陽縣、安平縣、故城縣、阜城縣、冀州市、深州市、景縣地理環境

摺疊

位置

河北省環抱首都北京,地處東經113°27′~119°50′,北緯36°05′~42°40′之間。總面積18.85萬平方公里,省會石家莊市。北距北京283公里,東與天津市毗連並緊傍渤海,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為鄰,西北部、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東北部與遼寧省接壤。[1]

摺疊

地形

河北省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複雜多樣,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類型齊全,有壩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壩上高原屬蒙古高原一部分,地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 1200~1500米 ,面積15954㎞²,佔河北省總面積的8.5%。燕山和太行山山地,包括中山山地區、低山山地區、丘陵地區和山間盆地4種地貌類型,海拔多在 2000米以下,高於 2000米 的孤峰類有10餘座,其中小五臺山高達 2882米 ,為河北省最高峰。山地面積90280㎞²,佔河北省總面積的48.1%。河北平原區是華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按其成因可分為山前衝洪積平原,中部中湖積平原區和濱海平原區3種地貌類型,全區面積81459㎞²,佔河北省總面積的43.4%。

摺疊

氣候

河北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年日照時數2303.1小時,年無霜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月平均氣溫在3℃以下,7月平均氣溫18℃至27℃,四季分明。自然資源

摺疊

生物資源

河北省植物種類繁多,全省有204科、940屬,2800多種其中蕨類植物21科,佔全國的404%;裸子植物7科,佔全國的70%;被子植物144科,佔全國的495%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野大豆、水曲柳、黃檗、紫椴、珊瑚菜等。[4]

據1990年不完全統計,河北省共有陸生脊椎動物530餘種,約佔全國的1/4其中以鳥類居多,約420餘種,佔全國的361%;獸類次之,約80餘種,佔全國的203%左右;兩棲類和爬行類較少,分別為8種和23種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9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8種(獸類1種,鳥類17種),二級保護動物73種(獸類11種,鳥類62種)另外,還有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79種其中有兩棲類3種,爬行類5種,鳥類71種我國特有的珍稀雉類褐馬雞,僅分佈於河北小五臺山及附近山區和山西省呂梁山區。

摺疊

溼地資源

河北省溼地資源豐富,類型眾多,既有淺海、灘塗,又有陸地河流、水庫、湖泊及窪地,具有重要的保護、科研價值全省溼地面積有110720572hm2,佔河北省土地總面積的59%其特點是:①做為一個乾旱省份,溼地資源相對較多,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59%,比全國的平均水平27%高一倍多;②.溼地類型比較全,既有海岸溼地,又有河流、湖泊、沼澤溼地;③.面積小,分佈廣而零散,除沿海外,沒有較大面積的溼地;.④溼地相對集中分佈在沿海、壩上地區,平原地區、廣大山區只有零星分佈;.⑤平原河流溼地因上蓄下排和氣候乾旱,大部分已成季節性河流或多年斷流;.⑥人工溼地面積在河北省佔有一定比重,天然溼地面積呈現逐漸縮小趨勢。

河北省溼地類型大致可分為近海及海岸溼地、河流溼地、湖泊溼地、沼澤和沼澤化草甸及庫溏五大類由於溼地類型眾多,植物群落類型多樣,為不同生態類型的野生動物提供了適宜的棲息環境,同時這些溼地也是眾多遷徙鳥類途中停息和補充能量的棲息地

摺疊

水資源

河北省多年平均 (1956-2000年)降水量531.7毫米,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04.69億立方米,為全國水資源總量28412億立方米的0.72%。其中地表水 資源量為120.1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122.57億立方米,地表水與地下水的重複計算水量為38.05億立方米。按河北省 2000年統計公佈的人口及耕地數量計算,全省人均水資源量為306.69立方米,為全國同期人均水資源量 2195立方米的13.97%,約佔全國的1/7,畝均水資源量為211,04立方米,為全國同期畝均水資源量1437立方米的14.68%,約佔全國的1/7。[5]

摺疊

礦產資源

河北省2013年已發現各類礦種151種,有查明資源儲量的120種,排在全國前5位的礦產有34種。截止到2013年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1005處,其中大中型礦產地439處,佔43.7%。河北省已開發利用礦產地786處,現有各類礦山6290家,從業人數40.8萬人,年開採礦石總量近5.0億噸,採掘業年產值達362億元,形成了以冶金、煤炭、建材、石化為主的礦業經濟體系。

河北是國家確定的13個煤炭基地之一,即冀中煤炭基地。包括:開灤,峰峰、邢臺、井陘、蔚縣、邯鄲、宣化下花園、張家口北部等8個大礦區和隆堯、大城平原含煤區,涵蓋了除承德興隆礦區以外的所有礦區。煤炭探明儲量147.1億噸。

河北省境內有華北、冀東、大港三大油田,累積探明儲量27億噸,天然氣儲量1800億立方,天然氣近10億立方米。

摺疊

地熱資源

地熱資源分佈廣泛,主要集中於中南部地區。據河北省地熱資源開發研究所統計數據顯示,我省地熱資源總量相當於標準煤418.91億噸,地熱資源可採量相當於標準煤93.83億噸。全省有開發價值的熱水點241處,山區92處,平原149處。全省累計開發地熱能井點139處。山區熱水點平均水溫40~70℃,平原熱水點水溫最高可達95~118℃。人口

摺疊

人口

2014年,河北省常住人口7383.75萬人,較2013年增加51.14萬人,增長0.70%。出生人口96.98萬人,出生率為13.18‰;全省死亡人口45.84萬人,死亡率為6.2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95‰。

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為3750.64萬人,佔全部人口的50.80%;女性人口為3633.11萬人,佔全部人口的49.2%;總人口性別比為103.24(女性為100)。[6]

從年齡結構看,0-14歲人口為1314.31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的17.80%。15-64歲人口為5392.35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的73.03%。其中,16-59歲人口4890.26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的66.23%。60歲及以上人口為1115.68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的15.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677.09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的9.17%。

2014年,河北省城鎮人口3642.40萬人,同比增加113.95萬人;鄉村人口3741.35萬人,城鎮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比重達到49.33%。

名稱人口名稱人口保定市1029.50萬人衡水市442.34萬人石家莊市998.72萬人張家口市442.09萬人邯鄲市937.39萬人承德市352.72萬人唐山市776.82萬人秦皇島市306.45萬人滄州市737.50萬人定州市119.51萬人邢臺市725.63萬人辛集市62.90萬人廊坊市452.18萬人摺疊

民族

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河北省除漢族外,還有滿、回、蒙、壯、朝鮮、苗、土家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約佔總人口的4.01%,6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交通

河北省是首都北京連接全國各地的交通樞紐。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河北省已形成了陸、海、空綜合交通運輸網。

河北省共有25條主要幹線鐵路通過,鐵路貨物週轉量居全國大陸省份第1位。有27條國家幹線公路,公路貨物週轉量居全國大陸省份第2位;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2007公里,居中國大陸省份第3位。

河北海運條件十分便利,自南向北,有黃驊港、天津港、唐山港京唐港區、秦皇島港、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唐山港曹妃甸港區等較大出海口岸。秦皇島港年吞吐能力2億噸,是中國大陸第2大港;唐山港京唐港區已形成3億噸吞吐能力,唐山港曹妃甸港區已已達到3億噸,黃驊港年吞吐量也超過1億噸。其中唐山港、秦皇島港位列全國前8大海港。

石家莊民航現已開通47條航線,通達全國47個大中城市,並開通了石家莊至香港及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航線。秦皇島山海關機場開闢25條航線,通達全國27個城市。秦皇島北戴河機場已經完工,2015年底正式通航。邯鄲機場於2007年建成通航,2013年已開通大連、上海、杭州、廈門、西安、廣州、重慶、海口、呼和浩特、溫州等多條航線。唐山三女河機場於2010年7月13日通航,開通了20多條航線。北京首都機場、天津國際機場也可為河北利用。另邢臺機場項目投資3億元,將建3C機場,將在“十二五’期間投入運營。經濟

2014年,河北省生產總值實現29421.2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7%,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1%,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7.2%。全部財政收入3764.6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46.6億元;稅收收入1865.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4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86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671.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1690.1億元;進出口總值完成598.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0.1億美元。[7]

摺疊

第一產業

河北是中國重要糧棉產區,截止到2013年現有耕地619.9萬公頃,大部分的地區農作物可一年兩熟,但各地耕作制差異很大。河北省的糧食播種面積佔耕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穀子、薯類等。經濟作物以棉花最重要,河北省是中國重要產棉基地。此外,油料、麻類、甜菜、菸葉也重要,與棉花合為本省五大經濟作物。畜牧業是本省僅次於耕作業的重要農業部門。

河北還是中國重要漁區之一,以沿海漁業為主,秦皇島是主要中心。河北省盛產慄、杏、柿、梨等果品。

2014年,河北省糧食播種面積633.2萬公頃;糧食總產量3360.2萬噸。棉花播種面積41.1萬公頃;棉花總產量43.1萬噸。油料播種面積46.6萬公頃;油料總產量150.2萬噸。蔬菜播種面積123.7萬公頃;蔬菜總產量8125.7萬噸。

2014年,河北省肉類總產量468.0萬噸。其中,豬肉產量281.2萬噸;牛肉產量52.4萬噸;羊肉產量30.4萬噸。年末生豬存欄1915.5萬頭;生豬出欄3638.4萬頭;禽蛋產量362.7萬噸;牛奶產量487.8萬噸。

2014年,河北省水產品產量126.4萬噸。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92.3萬噸;捕撈水產品產量34.1萬噸。

2014年,河北省農業機械總動力1.09億千瓦。實際機耕面積542.5萬公頃,佔農作物播種面積的比重達62.3%;機械播種面積662.3萬公頃,佔76.0%;機械收穫面積498.9萬公頃,佔57.3%。農村用電量631.3億千瓦小時。

摺疊

第二產業

河北省主要煤礦有開灤、井陘、峰峰等多處,產品部分輸出國外。電力工業以火電為主,石家莊、保定、邯鄲、邢臺、衡水、滄州組成了河北南網,還參加組成京津唐電力網(即河北北網,含省內的張家口、承德、唐山、廊坊、秦皇島及京津)。

2012年河北省已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車、電氣、煤炭、紡織、冶金、建材、化工、機械、電子、石油、輕工、醫藥等優勢產業。工業生產中的一些行業和產品在全國居重要地位。其中,保定的新能源產業積聚區——中國電谷在世界上都處於領先地位。以長城汽車為代表的高速發展的保定汽車工業佔河北省90%以上,產銷規模已經接近每年70萬輛,汽車出口量居全國第一位。

2012年河北省紡織工業中的紗、布產量居全國第4位和第5位,印染、服裝產量居全國第6位;建材工業中的衛生陶瓷、平板玻璃產量居全國第1位和第2位;能源工業中的洗精煤、原煤、原油產量和發電量分別居全國第1、6、7、4位;冶金工業中的鋼和生鐵產量居全國第5位和第3位;化學、醫藥工業在全國佔優勢地位;河北有四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定·中國電谷、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燕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河北有三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為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4年,河北省全部工業增加值13330.7億元,比上年增長5.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758.3億元,增長5.1%。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1.4%,集體企業增長0.4%,股份制企業增長5.8%,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1.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421.7億元,比上年下降6.7%。

2014年,河北省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702.7億元。資質等級以上建築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37112.7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2582.7萬平方米。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165.4億元,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30.6億元。

摺疊

第三產業

2011年河北省已與世界18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係,省市級友好城市已達75對。到2011年底,河北省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到近2000億美元,共建成投產“三資”大企業9728家,2011年實現外貿出口400億美元。外商投資的項目涉及能源、交通、通訊、原材料、輕紡、機械、電子、服裝、公用事業、房地產等領域。外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90多家國際著名大公司。河北已在中國輕工業生產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原料都可在河北加工。

2014年,河北省進出口總值完成598.8億美元。其中,出口總值357.1億美元;進口總值241.7億美元。在出口中,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出口19.1億美元;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45.8億美元;鋼材出口102.8億美元;農產品出口17.9億美元;機電產品出口97.6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7.5億美元。

2014年,河北省接待國際遊客132.9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5.3億美元;接待國內遊客3.1億人次,創收2528.7億元。旅遊業總收入2561.5億元。

2014年,河北省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43454.9億元,其中個人儲蓄存款餘額26069.9億元。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7593.8億元。

2014年,河北省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931.9億元。其中,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56.7億元;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493.6億元;健康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81.6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395億元。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172.3億元;壽險業務給付198.2億元;健康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24.5億元。歷史文化

摺疊

文化遺產

河北省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經過數千年的積澱,形成了豐富、獨特的文化,成為名符其實的文化資源大省。全省現有不可移動文物34046處,擁有長城、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廟宇、清東陵、清西陵等3項5處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8處,居全國第三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30處,居全國前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7項,居全國第二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00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91人,居全國前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60人 。

摺疊

地域文化

河北文化在發展中形成了五大文化脈系 。

一是紅色太行(革命文化)

支撐元素主要包括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129師司令部、城南莊晉察冀司令部舊址、前南峪抗大舊址等。太行山縱貫我省西部在全國具有很高知名度,從南到北,邯鄲、邢臺、石家莊、保定四市的太行山區分佈著129師司令部、前南峪抗大舊址、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城南莊晉察冀軍區司令舊址等全國知名的革命聖地,特別是西柏坡作為中共中央進入北平前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新中國從這裡走來;巍巍太行,流傳著狼牙山五壯士、雁翎隊、野火春風斗古城、地道戰等許多動人的故事,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毛澤東主席在《愚公移山》中的講述更使太行山名滿天下。以“紅色太行”為主題,可將幾大聖地一線串起,外加沿途數不清的革命舊址,可生動的演繹中國近現代革命史 。

二是壯美長城(和合文化)

支撐元素主要包括老龍頭、山海關、潘家口水下長城、金山嶺長城、大境門等。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的融合線。河北是長城途經最長、保存最完好、建築最具代表的省份。長城從我省起始、最精華的部分也在我省,東起秦皇島的老龍頭、山海關到唯一的潘家口水下長城、奇峻的承德金山嶺長城,到張家口的大境門,草原文明和農耕文明在這裡交相輝映,北方遊牧民族和中原漢民族等多民族長期在這裡融合,王朝帝國在此交替,關內與關外在此牽手。這裡有民族融合的歷史印記,有張庫大道的通商傳奇,更有中華兒女喜峰口抗日等抵禦外侮的堅貞不屈。長城沿線,底蘊厚、風光美、故事多、文化特,可以大做文章 。

三是誠義燕趙(根脈文化)

支撐元素主要包括邯鄲、中山國遺址、易縣燕下都、涿州三義宮、鄴城、永年廣府古城、正定古城等。戰國七雄在中國家喻戶曉,我省據有其二,另外中間還有一個號稱戰國第八雄的中山國。無論是燕人荊珂國難當頭的慷慨悲歌、義無反顧,還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中國改革之先河,廉頗藺相如外敵當前摒私慾講大義的將相和,包括中山以千乘之國七雄虎視中不甘平庸、奮發有為的無畏氣概,以及流傳民間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趙子龍忠心事主、楊家將捨命抗遼,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的開創者李大釗鐵肩擔道義,都在中國膾炙人口。燕趙這一簡稱最直觀體現著河北的歷史,不僅有眾多的文化遺存,而且荊軻慷慨赴國難、李大釗鐵肩擔道義等凝結出的忠誠、大義等精神,都構成了今天河北人性格特徵中的核心文化元素。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為悼念冀東楊十三(楊秀峰的叔叔)烈士親擬輓聯“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對我輩特增擔荷,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於先生尤見典型”,就是生動的寫照。誠義燕趙這一主題,不僅涵蓋河北大部,而且還可將河北境內古都、古城相連成線,如邯鄲叢臺趙王城、易縣燕下都、靈壽古中山國遺址、涿州三義宮、定州漢中山國都、鄴城三國南北朝遺址、永年廣府古城、正定古城等,展示河北的深厚歷史、悠久文化 。

四是神韻京畿(直隸文化

支撐元素主要包括直隸總督署、承德避暑山莊,遵化東陵,易縣西陵,宣化鐘鼓樓、義和團廊坊大捷以及陽原縣泥河灣遺址、涿鹿縣三祖聖地、張北縣元中都遺址等。河北元為中書省,明為京師,清為直隸省,地位顯赫,拱衛首都的地理位置一直延續至今。清代直隸總督統管京津冀衙署在保定,第二政治中心在承德,清朝皇家陵寢一處為唐山遵化的東陵,另一處為保定易縣的西陵,可以說是一部清史寫照。同時北洋、民國時期包括建國後河北省會在京津保之間的變遷也可挖掘宣傳,還有今天張承與北京的後花園、水源地關係,廊坊的京津走廊地位等。位於張家口陽原縣境內泥河灣古人類遺址、涿鹿縣中華炎黃蚩三祖聖地、張北縣元中都遺址等歷史遺存,更強化了京畿重地的神韻感。突出這一文化主題,既可樹立河北在元明清文化研究宣傳上無可替代的地位,還可顯示河北與京津的天然唇齒關係,為利用好梯度差、實現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創造文化和心理條件 。

五是弄潮渤海(開放文化)

支撐元素主要包括秦皇島港、京唐港、曹妃甸港、黃驊港以及中國近代工業搖籃——唐山。縱觀與渤海有關係的省份,遼寧的重點似在大連且突出的是遼東灣,山東的重點似乎在黃海,天津喊得是濱海而且畢竟海岸里程短,在這種形勢下,河北要把渤海這一品牌叫響,叫到全國都以為渤海是河北內海的程度。河北環渤海有著名的中國近代工業搖籃——唐山,在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桶機制水泥、第一座成功的機械化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和第一件衛生瓷,有旅遊勝地北戴河、黃金海岸等,有秦皇島港、京唐港、曹妃甸和黃驊港等系列港口,用這一品牌,串起秦唐滄三市,展示沿海經濟發展隆起帶和河北的港口優勢、開放意識,結合沿海風光和特產宣傳,展示河北環渤海優勢和美好前景 。

摺疊

特產

中國河北省概況

大慈閣香油

大慈閣香油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原產自大慈閣禪院內的香油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在乾隆皇帝途經保定時,因機緣際會,大慈閣香油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御用膳食。

秉承古寺悠久歷史,大慈閣香油選料上乘、做工嚴謹,以精選芝麻為原料,利用小石磨採用特殊工藝加工製作,保持了芝麻香油的古樸風味,大慈閣香油有“觀其色如琥珀,聞其香則沖鼻,饋親友為上禮”之說。 大慈閣香油歷代薪火相傳,雖歲月變遷,但其風味依舊。

大慈閣素面

大慈閣素面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原產自河北省保定市大慈閣禪院的齋堂,距今已有八百年曆史。

大慈閣素面屬於佛素範疇,即寺廟裡的素齋,注重清淡、善巧。

佛素戒葷腥。葷,指的是蔥、蒜、韭菜等;腥,指的有生命的雞、鴨、魚、蝦、蛋等。

大慈閣素面有養眼之面、開胃之面、印心之面之美稱。

養眼之面:面相好是大慈閣素面首個標準,大慈閣素面強調外觀擺型、顏色搭配。面白、湯棕,配上綠菜、番茄、香菇,增進食慾。

開胃之面:主要在湯料的熬製,俗話說:面在味,味在湯,湯顯功。味道即王道,麵湯要熬,輔以養生的枸杞、大棗、當歸、薑絲等味料,經過文武火數小時的交融煮制,輔料完全釋放湯中,濃醇深厚,形成大慈閣素面獨具匠心之味!

印心之面:好面自有好滋味,大慈閣素面之麵粉取自麥心而成,根根勁道爽滑,加之配以大慈閣自產的大慈閣香油、大慈閣麻醬做調味品其回味無窮!

大慈閣醬菜

中國河北省概況

河北驢肉火燒

大慈閣醬菜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大慈閣醬菜歷史悠久。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大慈閣醬菜被乾隆皇帝品嚐後大加讚賞,遂欽點大慈閣醬菜為御用膳食。

大慈閣醬菜為傳統工藝醬制,做工精細、用料考究。

大慈閣醬菜購進原料,務求精良,不惜重價。如收購小紅蘿蔔,論個給價,但必須保持嫩脆。收購韭菜花,則要鮮嫩的純花,不帶花籽、花鈴。但收購價格往往要高於普通韭菜花的一倍。這樣的原料製成的成品,質優則無柴,食之無渣滓。

大慈閣醬菜為保證口味純正,其售賣環節要求嚴格,醬菜要存放在醬缸內,售賣多少出缸多少,從出缸到顧客手中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大慈閣醬菜營養豐富、品種眾多,有大慈閣醬包瓜、大慈閣醬八寶菜、大慈閣醬黃瓜、大慈閣醬子蘿、大慈閣醬地露、大慈閣醬五香疙瘩頭、大慈閣醬花生仁等三十個品種。

數百年來大慈閣醬菜既保留了自己北方風味的優良傳統,又逐步吸收南方醬菜特長,形成自己獨有的生產工藝,始終保持著甜、鹹、嫩、脆,醬香濃郁的老輩子口味。

白肉罩火燒

中國河北省概況

河北大慈閣醬菜

白肉罩火燒,是保定的名吃之一,在中華旅行社出版的《中華小吃》中,它赫然醒目。它還是保定名樓義春樓的主要名吃之一。它的製作工藝精湛,挑選新鮮的豬肉,經反覆沖洗熬製,並將煮熟的肉片切成薄片,再配以撕成彩雲狀的火燒,用開過頭湯反覆澆製而成。它的吃法講究三吃六味,即以白肉罩火燒配合不同的輔料,便可以吃出不同的風味來,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它的營養價值更是值得一提,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又不含過多的脂肪,白肉罩火燒真是又解饞又健康的食品。

白運章包子

白運章包子是1919年白運章以自己的名子命名的。白運章包子曾與天津狗不理包子並列被子譽為名優產品,受到省市領導的題詞表彰,並獲得百年老字號。其特點是餡大皮薄,口感好,用料講究,風味獨特,是老保定包子的代表。老店在裕華路“蓮池”對面,新店在商場后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