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復新疆軍威正盛,乾隆皇帝為何不繼續北伐收復西伯利亞?

1757年,清軍揮師準噶爾,徹底消滅準噶爾汗國,標誌著從康熙時期以來,清朝70多年的準噶爾之患徹底被平定。


平定準噶爾也意味著中原王朝失去千年的西域再次回到中原王朝的懷抱,志得意滿的乾隆將其命名為“新疆”。

而新疆以北,就是沙俄佔領的西伯利亞,清軍鋒芒正銳,卻沒有北上一舉擊敗沙俄,搶奪西伯利亞地區。

是不屑還是不願?

其實並不是乾隆不願意爭奪,而是因為乾隆時期與沙俄爭奪的窗口已經非常狹窄,雙方爭奪的範圍已經非常有限。

什麼意思呢?此時的清朝和沙俄已經進行了多次交鋒,明確了很多邊界,在乾隆時期雙方能夠討價還價和來回爭奪的未定邊界只剩下新疆及以西的中亞地區。

收復新疆軍威正盛,乾隆皇帝為何不繼續北伐收復西伯利亞?

清朝疆域

清朝和沙俄的交鋒,共分為三個階段:

1、東線——康熙時期

1689年,經過清俄兩次雅克薩之戰後,清朝和沙俄在尼布楚城簽訂了《尼布楚條約》。

雅克薩之戰是清朝取得的對俄戰爭的勝利,將沙俄勢力從黑龍江流域徹底逐出,確定了清朝對外興安嶺地區的宗主權,這為《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打下了基礎。

談判初期,清朝代表索額圖主張以勒拿河作為中俄的界河,結果被傳教士透露底線,最後清朝只能以外興安嶺作為界山。

雖然清朝有所損失和妥協,但是有力遏制了沙俄在東線的入侵,確定了東線的中俄邊界。

收復新疆軍威正盛,乾隆皇帝為何不繼續北伐收復西伯利亞?

中俄邊界談判

2、中線——雍正時期

東線的南侵被遏制後,沙俄將主要精力放在中線的貝加爾湖地區,這裡是漠北蒙古土謝圖部的遊牧區域,被沙俄侵佔。土謝圖部的南邊,是喀爾喀蒙古的遊牧區域,也就是外蒙古。

此時的漠西蒙古準噶爾部也在不斷東侵,首領噶爾丹一心想要攻佔北京,恢復大元帝國,因此喀爾喀蒙古形勢越來越危急。

在沙俄和噶爾丹的圍困下,最終喀爾喀蒙古決定投靠清朝。1691年,康熙皇帝在多倫諾爾舉行會盟,史稱多倫會盟,正式將喀爾喀蒙古納入清朝的統治版圖。

喀爾喀蒙古歸降後,和沙俄的矛盾成為清朝和沙俄的矛盾,康熙兩次擊敗噶爾丹,穩定了喀爾喀局勢,與沙俄形成對峙。

收復新疆軍威正盛,乾隆皇帝為何不繼續北伐收復西伯利亞?

雍正皇帝

1727年,清朝和沙俄在北京簽訂《恰克圖條約》,對中俄中段邊界做出了明確規定,條約規定東起額爾古納河,中經恰克圖附近的楚庫河,西迄唐努烏梁海地區西北角的沙畢納伊嶺的邊界走向,作為中俄中段兩國邊界。

很多人說條約將貝加爾湖以南十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割讓沙俄,但實際上這片土地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就已經被沙俄侵佔。

《恰克圖條約》和《尼布楚條約》一樣,明確了中俄中段的邊界,為遏制沙俄在蒙古地區的南侵提供了保障。

收復新疆軍威正盛,乾隆皇帝為何不繼續北伐收復西伯利亞?

蒙古高原

3、西線——乾隆時期

1757年,準噶爾汗國內部爆發大規模天花,清朝趁機出兵,徹底消滅了準噶爾汗國。

早在康熙年間,沙俄就在背後鼓動準噶爾進攻清朝,康熙兩次擊敗噶爾丹且收復了被準噶爾入侵的西藏,雍正時期年羹堯又收復了青海,乾隆時期只剩下新疆以及中亞地區被準噶爾佔據。

而消滅準噶爾後,清朝又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徹底穩固了在新疆的統治,乾隆皇帝志得意滿,將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

新疆,以及新疆以西的中亞地區,是中俄爭奪的最後戰場。

從《恰克圖條約》簽訂後,沙俄不得不再次將主要精力西移,將南下的地區選在中亞,逐步侵佔哈薩克、浩罕等清朝藩屬國。

收復新疆軍威正盛,乾隆皇帝為何不繼續北伐收復西伯利亞?

收復新疆

此時的清朝,雖然國力強盛,但是越往西,清朝的控制能力就越弱,而相應的,越往西就越靠近他們的統治核心,因此沙俄的控制力就越強。

所以在沒有了東段和中段爭奪的可能後,遠在北京3000公里外的新疆,就更沒有能力對沙俄發起絕地反擊了。

事實上,徹底消滅準噶爾汗國,繼承準噶爾的土地,已經是清朝在西線取得的巨大勝利。換句話說,清朝能守住新疆地區,已經很不錯,如果強行北上和已經侵佔和經營西伯利亞達200年之久的沙俄進行爭奪,清朝的勝算實在不大。

收復新疆軍威正盛,乾隆皇帝為何不繼續北伐收復西伯利亞?

清朝軍隊

我是“靜Yes”,一個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