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高考來!

今天,975萬考生走進了高考考場。

高考可謂一場煉獄。每年到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反覆做這麼一個夢:自己在高考考場裡,面對一道道似曾相識的數學題,手足無措,滿頭大汗,一道題都做不出來,最後在收卷的鈴聲中驚醒。。。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毛坦廠中學的萬人送考場景)

現實也是如此。這是一個鯉魚跳龍門的驚險一躍。為了這次飛躍,多少家長和學生們竭盡全力。

君不見,在中國有很多超級中學,“高考工廠”,有名的如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

在毛坦廠鎮裡看不見網吧、遊戲廳、咖啡館、KTV,據瞭解為了配合學校軍事化管理,鎮政府禁止了一切會影響學生學習的娛樂產業。學生每天上學要16個小時,幾乎沒有課外活動,連午飯的時間都很緊迫,

毛坦廠中學80%的生源來自農村。可能對這些家庭來說,高考,是他們唯一可以抓住的改寫自己命運的機會。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學生家長身著旗袍,祝福自己孩子“旗開得勝”)

“跳農門”曾是幾代人的勵志名詞,你若十指不沾泥你就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如過江之鯽,想要逃離花香鳥語的鄉土。羅振宇曾多次回憶起母親當年的叮囑:“只要你能考上大學走出去,我們可以一輩子不再見面。”

贏在子宮裡,可遇不可求,不是我們能夠選擇的;幸好,我們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贏在考場裡!

是高考,讓很多寒門子弟有了改變自己命運的一條荊棘之路,而且也是一條最公平的道路。

高考,也許是人生路途上,最後一次不看臉不拼爹的競爭。

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很多人展開對這場大考的吐槽,有人說這樣的方式“不科學”,不合理,有人又重新提起了素質教育:

“一個模式中教育出來的學生,大多高分低能,應試教育害人不淺。”

“不得不說,還是美國的教育做得好啊,不只看學習成績,自然也就不會出現學生分數高創新差的現象。”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還有人用段子來戲說高考,說高考對人生前途無用。比如這個段子:“ 四年後你們會明白,你們今天的所有的努力,並沒有什麼卵用。改變你們命運的不是知識文化,主要是爹媽 ,長相 ,還有你們村是不是要拆遷。”

再比如這個段子:“上學時一定要善待高考失敗的人,因為將來你大學畢業去工地搬磚時可能發現他們是你的老闆。”

段子很好笑,但笑過之後,你真的覺得高考沒什麼卵用嗎?

1、高考,對很多寒門弟子來說,很大意義上,是一塊階層流動的敲門磚,一張大城市生活的入場券,一個改寫社會身份的塗改液。

有些人有富爸爸,兩歲學禮儀,三歲學外語,四歲學鋼琴;週五音樂會,週六植物園,週日美術館,外加每年一次海外遊學。

這份氣定神閒,寒門豈能有?

2、名校不僅僅是學什麼,跟誰學,更重要的是環境和人脈。

環境對人的影響力是巨大的,當你混跡在一群優秀的人中間的時候,你不僅會感嘆自己的差距,還會看到這個世界上最頂端的讓你歎為觀止的一切,人的視野和格局就是由此而來。

3、同時,一張名校的車票,將會給整個人生鍍金。

很多企業,尤其是優質企業,類似BAT、華為,幾乎沒有一家企業的招聘沒有學歷門檻,基本都赫然寫著只要985、211的畢業生。

在收入方面,排除特例,在整體上,收入和教育水平,也是呈現正相關的關係。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那些攻擊高考降低民族智商,或者要求廢除高考這種制度安排的說法,都是沒有看到高考作為社會流動工具的書生之見。毫無疑問,如果沒有了高考,寒門子弟逆襲的概率,將大大降低!

別忘了,正因為當我們有了高考這個重要時刻時,恢復了多少中國人的公平、尊嚴與夢想!

因為高考,幾代中國人的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的精力,被引導到一個建設的道路上,而不是沉淪和破壞。

這個時代,其實有著千千萬萬像《紅與黑》裡的於連那樣人,他們都燃燒著一股向上衝擊的慾望。這些來自中國廣袤土地特別是來自農村中的優秀的孩子們,他們憋著一股勁頭,無時無刻不想突破社會結界,到達資源豐饒的那個世界。

比如,新東方的俞敏洪!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參加了三次高考,最終考上了北大。作為農村娃逆襲的代表,最近俞敏洪公開表示:

“我非常熱愛高考,因為我知道當年的高考是我走出農村、走向世界的唯一路徑。……至今40年的高考依然公平,因為在一個省之內,或者在全國範圍之內,整體上高考還是有標準的。”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在一個流動性固化的社會里面,富人的孩子永遠是富人。就像《名偵探柯南·貝克街亡靈》裡說的一樣: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傷心不是最大怕的,最可怕的是死心;貧富分化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貧富固化。如果階層流動的河道壅塞了,久而久之,就會淤積成一個危險的堰塞湖。然後接踵而至的,可能是動盪。

而在中國,恰恰相反,正是高考,把俞敏洪這種生命力強悍的人,吸引進了社會主流,把他渴望關注、渴望上升的慾望,引入了正途,變成了創造財富、推動中國崛起的正能量,也讓更多人看到了通過自身努力改變自己活下一代命運的希望。

當代中國,應該說是歷史上社會流動性最強的一個時期。在中國正常的歷史階段,從來沒有一個時代,有如此之大的階層和行業流動性。

這,無疑必須感謝高考這個制度!

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偏少,上升之路顯得更激烈。再加上房地產價格上漲,更是給中國階層流動添了一面高牆。富者愈富、貧者更貧這種馬太效應的苗頭,已經有所顯現。

比如,近些年來,我們的“寒門貴子”逐年減少。

1978年,中國剛恢復高考時,北京大學招收了相當比重的農民出身學生,這一趨勢保持到了90年代中期。

在越來越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農村孩子卻越來越難以進入到高等學府。北大2016級3363名本科生中,農村學生僅佔16.3%!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也許,狄更斯在《雙城記》那段經典的開頭所說的這段話,概括了今天中國的現狀。正是這樣的狀況,更讓高考對在當下的中國,尤其顯得重要。

撇開社會現實去嘲笑毛坦廠中學可能是殘忍和輕浮的,因為某種意義上,它代表了教育公平的基線。

請記住:高考仍然寄託了一個又一個非常普通甚至卑微的家庭夢想。它也許有很多問題,但是,沒有高考你能拼得過富二代嗎?

不曾放棄 一路奔跑的自己!

有人說:這種考試製度不可取。

也有人說:高考不是最完美的制度,但是是中國當下最公平的制度。高考有缺陷,但至少是底層子女往上走最公平的途徑,如果沒有高考,許多寒門子弟只能待在社會最底層。

事實,確實是如此嗎?

萬惡的考試製度,卻讓寒門終於能出貴子

最早的拼爹是古時的“世卿世祿”,特別講究投胎技術,直到隋朝建立了科舉考試製度,布衣草民才有了綾羅加身的可能。

詩人孟郊四十六歲及第登科,曾作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喜極!而比孟郊更痴的是范進,瘋了!莫笑古人,如果還有另一條羊腸小道可以安身立命,誰會這般痴?

君曾記否?還有另外一種世襲現象,接班制度,直到80年代中期才廢止。何為接班,就是不管你痴呆聾啞,都能名正言順地頂替父輩公職端上鐵飯碗。這為多少寒門關上了登堂之門,又為多少二代架起了通天之梯啊!

如果你出身微寒朝中無人,別不承認,恢復高考讓你獲得了唯一的選拔公平!也不要迷戀什麼逆襲,說黃光裕也能登上富豪榜,說二人傳也能唱紅小瀋陽。

黃光裕初中肄業隨長兄北上謀生,小瀋陽從小輟學隨母親幫人哭喪,誰懂少年奔波之苦?是的,寒門依然可以出貴子,但你要跋涉多久,才能逃出你的窮山惡水?

你十指不沾泥,就不知道跳出農門有多重要

“跳農門”曾是幾代人的勵志名詞,你若十指不沾泥你就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如過江之鯽,想要逃離花香鳥語的鄉土。我們總喜歡以詩人的情懷,把鄉村吟誦成久違的山水田園。

但那裡絕不只有《山楂樹之戀》裡的清靜安閒,還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餵豬放牛打穀割麥啊……

考試不是人生必過的橋,卻省了你趟水過河的苦

席慕蓉說:“生命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我們都是那個過河的人。”連沾了仙氣的詩人也坦承,我們有不可不渡的河,有不得不去的彼岸。

凡夫俗子更要細細思量,人生如渡,怎樣過河?當然,我們不鼓吹考試就能普渡眾生抵達一切。可是,考試雖不是人生必過的橋,但它省了你趟水過河的苦,不是嗎?

素質教育,是窮孩子更加買不起的船票

今年二月,年僅13歲的柳博身著闊氣的阿瑪尼西裝列席深圳政協會議,他那又紅又專精緻無瑕的小閱歷,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於教育公平的焦慮。

這個“阿瑪尼少年”的提案是:繼續推進教育改革,全民關注素質教育,不要讓一張卷子決定我們的未來……

後來,連篇累牘的報道幫我們拼齊了這個完美少年的成長秘密——柳博的媽媽全職帶娃,送他去各類高大上的培訓班,演藝、形體、畫畫、鋼琴、舞蹈、主持無一遺漏……而同樣是13歲,在千里之外的鄭州,龍龍已經因貧輟學,每日拾荒養家。

我們不仇富不欺窮,只想說素質教育是窮孩子更加買不起的船票!人家有富爸爸,兩歲學禮儀,三歲學外語,四歲學鋼琴;週五音樂會,週六植物園,週日美術館,外加每年一次海外遊學。

這份氣定神閒,寒門豈能有?而在四川大涼山,懸崖村的孩子們每天要花幾個小時攀爬藤梯,連上學的路都要搏命穿越,更遑論素質教育!

如果你無法為孩子包辦未來,就教他順應吧

近年,關於應試教育的雞湯和狗血都很多。某報刊上有某教授闊論高考無用,那文章真叫個氣吞山河啊!

難道他家的孩子,上完高中真的不考大學了嗎?要我說,登高一呼當然爽,誰的骨子裡不是英勇鬥士?

只是,生如蟻的我們,不得不被環境馴養。一個無法為孩子包辦未來的父母,除了教會他改變所能改變的,還要讓他懂得順應所不能改變的。

要不然,你還能怎樣,扛著獵獵大旗獨自放棄考試嗎?

尤其,當你只是個寒門子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