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其實是一種高級的情商

當今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尤其是自以為聰明的人。

生活中處處佔小便宜,為爭蠅頭小利機關算盡。

到頭來呢?聰明反被聰明誤,勞心費神,便宜沒佔多少,反遭人嫌棄。

“笨”,其實是一種高級的情商

有時候,笨也是一種優勢。

很多人都知道《阿甘正傳》,它是6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全球經典電影之一。電影的主角阿甘,就是一個單純到有點笨,卻因為自己的“笨”而收穫好運的人。

阿甘的智商只有兩位數,一個十足的笨人,卻把自己的一生過得比誰都精彩。

“笨”,其實是一種高級的情商

阿甘很笨,但也許正因為如此,他沒有多餘的心思去計較得失,只認準一件事,愛好一個人,便願意為此拼盡全力。

古書《廣雅》裡解釋“笨”這個字:“竹其表曰笢,其裡曰笨,謂中之白質者也,其白如紙。”

竹子的表面叫做笢,裡面叫做笨,像白紙一樣透明純潔。

如果我們偶爾迴歸“笨”的本義,像阿甘那樣純粹,不要總想耍小聰明,踏實做好每一件事,幸運遲早會來

“笨”,其實是一種高級的情商

曾國藩打仗的心法就是 “守拙”,不取巧,不搞四兩撥千斤。他不懂兵法,於是就用最笨的辦法 “結硬寨,打呆仗”。

這種打法就是微小優勢的持續迭代,用時髦的話說,就是做時間的朋友。

《孫子兵法》中說:“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所謂 “結硬寨,打呆仗”,簡而言之,就是先佔據不敗之地,然後慢慢獲得細小優勢.

“笨”,其實是一種高級的情商

在當今社會,只要你願意用時間打磨一門手藝,就會有自己的護城河。

他們理解弱小優勢持續迭代而產生的強大力量——安靜等待那半目輸贏。

好的成功,是聰明人花的笨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