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时的储位之争——闲杂聊

上以泰好文学,礼士大夫,特命于其其别置文学馆,听自引召学士。《资治通鉴•卷一九四》

贞观二年,年仅九岁的李泰便遥领扬州大都督一职,此后又兼任雍州牧、左武侯大将军、鄜州大都督、相州大都督等重要职务,于贞观十年改封魏王。从贞观十年起,随着太子李承乾的日渐堕落和屡教不改,李世民内心的天平开始逐渐朝魏王李泰倾斜。因为李泰喜好文学,所以李世民就特准他在魏王府中开设文学馆,任他自行延揽天下名士。

唐太宗时的储位之争——闲杂聊

历史这个玩意吧,就怕对比,想当年,当然也没有多少年,太宗皇帝还是秦王的时候,设文学馆就有十八学士,还画了画像的,十八学士登瀛洲。今天太宗皇帝让魏王设置文学馆,是不是也在释放什么政治信号。

正所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的教训要吸取,历史的经验也要借鉴呀。所以很多人开始押宝魏王,认为魏王李泰在太子日益失宠的状态下,必定能够,取太子而代之。一时间有心人对魏王李泰趋之若鹜,于是“士有文学者多与,而贵游子弟更相因藉,门若市然”。

当政治的天平开始倾斜,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时候,利益集团就开始形成,围绕在魏王李泰周围的人,开始鼓动李泰,李泰逐渐也兴起了夺嫡之心。

唐太宗时的储位之争——闲杂聊

所以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中所说的那样,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太宗朝的太子之争,是太宗皇帝对太子李承乾的失望,给了魏王李泰不适当的名分,导致兴起了夺嫡之心。双方的利益集团不断进行碰撞和鼓动,最终导致了两败俱伤。

作为宗法制度中最基本的一项原则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是一个成功并成熟的继承制度。这个继承制度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使人心稳定、政权稳固,但万一在对其他儿子出现某种异常的偏斜时,不能围绕在嫡长子身边的人,就去围绕在了另外一边,形成了另一个夺嫡集团。

所以皇帝要谨慎表达对其他儿子的喜好。这就亦是帝王的无奈。

唐太宗时的储位之争——闲杂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