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後跟痛怎麼回事?

13198812777

足後跟疼痛是一種症狀,很多損傷或病理都會產生足跟疼痛,所以要區分。

1、足底筋膜炎或蹠腱膜炎:最常見的一種足跟疼痛,是一種慢性勞損,出現疼痛的部位有足跟足底處和足內側,特別是在休息和晨起時疼痛加重,活動後會好轉。解決方法是用一個網球滾動足底,並在足跟處按摩;進行抓毛巾的足底肌肉練習。


足底按摩:

抓毛巾練習:


2、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需要進行X片確診,一般表現出來的症狀也是疼痛,走路時疼痛。骨刺長出來就不會消下去了,所以可以通過休息、理療、小腿牽拉來改善疼痛。


3、跟骨後滑囊炎:

一種發生在跟腱與跟骨之間的滑囊的炎症,多由於外力摩擦導致的,比如不合適的鞋、高跟鞋摩擦等,表現為壓痛、腫脹、發熱,繭子等。這就需要換一雙合適的鞋。


4、跟腱炎:


小腿三頭肌提踵訓練




BSU李明威
劉醫生談骨論筋⛳足後跟痛⛳

門診上經常會有腳後跟痛的病人,他們大多數是中老年人。病情重的每走一步都很困難。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這個病在醫學上叫跟痛症。


跟痛症

是指多種慢性疾患所致跟骨底疼痛,多發生於中年以上的男性肥胖者,一側或兩側同時發病。跟痛症的發生與勞損和退化有密切關係。

引起跟痛症的原因

1.足跟脂肪墊炎症或者萎縮。足跟部脂肪纖維墊有防止滑動和吸收震盪的作用。①外傷或寒冷潮溼可導致炎症發生,產生疼痛、腫脹。②老年人足跟部脂肪纖維墊不同程度的萎縮,久站和行走時可疼痛。

2.蹠筋膜炎。蹠筋膜是維持足縱弓的纖維結構,起自跟骨結節,止於蹠骨。長期站立和步行引起附著點發病。跟部或足心疼痛,足底漲裂感。壓痛點為跟骨結節處。


3.跟骨刺。長期刺激加上退行性改變,導致骨刺產生。其實跟骨刺並不是跟痛症的常見原因。疼痛程度與骨刺大小不成正比,絕大多數骨刺無疼痛。

4.足弓結構問題。足部骨骼組成足弓的拱形結構。它的作用是保護足底血管神經不受壓迫,緩衝震盪,適應不平的地面,具有靈活性和穩定性,併產生一定的推力。扁平足或高弓足時足部受力部位改變導致疼痛。


1.減少壓迫,如穿軟鞋墊的鞋子,矯形鞋。

2.局部熱敷或理療。

3.口服消炎鎮痛藥或外用藥。如雙氯芬酸鈉、右旋酮洛芬等。

6.手術。一般不採取手術方式。

足跟痛是小毛病,但疼起來很要命。希望這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病因

1.磨損 是最常見的病因之一,主要是走遠路,尤其是不平坦的道路,反覆刺激腳後跟兒“肉墊兒”,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症,引起疼痛。




2.骨刺 骨刺是咱老百姓對骨質增生的形象的稱呼。它引起腳後跟疼,絕不是大家想象的骨刺扎到肉裡面去了而引起,科學的解釋:骨刺自身佔位效應增加了局部壓力導致腳後跟疼。

特點

除了腳後跟疼,還主要表現在足底內側面,較劇烈,患足不敢在類似“石子路”上行走。

行走過程中疼痛特點:站著沒走前疼痛較嚴重,走開了疼痛逐漸減輕,走多了疼痛又會加重。




骨科醫生老牛

勞累過度啊,我曾經足後跟也痛過,那時每天背肥料,1個人要背20+噸背了有10多天,就足跟痛啊!

後來不被肥料了,過段時間就好了!

足後跟痛,跟個人的體質,工作情況有關!


跟著我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