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轟炸機的機槍能否有效打擊來襲的戰鬥機?

hyaya

效果還是有的。

二戰時期的美國轟炸機堪稱飛行的刺蝟,以B-17為例,一架B-17上總共搭載了16門12.7mm M2機槍。不過雖然有如此強大的自衛火力,但是面對皮糙肉厚4門20mm機炮的Fw-190A4,B-17也不是很硬。一般而言,一旦脫離了編隊的轟炸機即使面對單架德軍戰鬥機都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實際的使用中轟炸機的編隊非常重要。而德軍攔截美軍轟炸機群的基本戰術就是依靠大機群衝擊轟炸機編隊打散其編隊,一旦編隊被打散接下來就可以開開心心拆炸B了。

B-17的飛行編隊被成為“箱形編隊”。

這種編隊是經過精確計算後,通過數學模擬與飛機上武器安裝位置得出的最優化編隊。這樣B-17編隊可以在任何一個方向集中100-120挺M2機槍的火力。實際上戰鬥機要想攔截這種編隊本身就是非常危險的。

為此德國人還搞了很多種拆轟炸機的方法。比如BF-109掛著一枚250Kg炸彈在轟炸機編隊的正上方飛行,炸彈設置時間引信然後投彈靠250Kg炸彈炸。給Do-217轟炸機裝上4門20mm斜樂曲機炮。(斜樂曲是當時特有的一個名詞,指的是炮口方向和機頭指向不同的固定式機炮)然後斜樂曲以45-60度仰角部署,在轟炸機編隊下方並列飛行開火拆炸B。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不過隨著P-51D出現,盟軍能夠給轟炸機集群全程護航,這些歪門邪道的法子都被淘汰了。德國人還搞了一款以液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的火箭截擊機,即Me-163。

爬升率160m/s,可飛行7分半鐘,這玩意造的不多,不過把美國人瘮得慌,美國陸航乾脆把航線避開部署了這些Me-163的機場。

雖然在轟炸德國的行動中美國陸航的轟炸機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失,但是在那個機炮空戰時代,要攔截這種大機群箱型編隊也不是容易事。這種編隊一直用到了朝鮮戰爭。朝鮮戰場上美軍的B-29轟炸志願軍後方補給線就是通過這種編隊,當然是被MIG-15拆的很舒服。


貞觀防務

打擊是能打擊的,然並卵的是一臺轟炸機哪怕插滿了.50老乾媽,能夠同時照顧一個方向敵機的也就撐死了3-4挺,而專用於高空拆炸B的——比如Fw190,BF110這種變態動不動就是4門20mm機炮+若干機槍,火力差距很大。當然這不是主要的,畢竟轟炸機大多扎堆,也就是說同一個方向來的戰鬥機會遇到N架轟炸機的自衛火力。

最主要的還是轟炸機為了保證轟炸任務精準完成,航線、高度甚至速度都是一致的,就算受到攻擊都不能瞎JB亂飛。所以,在戰鬥機面前這皮薄餡多的轟炸機就是一塊醬爆豬排。而且轟炸機菊花雖然防空火力多,但是下面和上面不多啊,而且機翼投影面又大又好打。

不過..圖4是個變態...當你咬住1架圖4的六點,你就是和5臺IL2對頭


瘋狗的輕武

二戰時期不是很有效,轟炸機擊落攔截戰鬥機的戰果水分可以說非常大。如果有效的話,就不需要P-51這類遠程戰鬥機護航了。

主要原因在於,首先,轟炸機們的自衛機槍儘管數量多,比如B-17一般有11-13挺,B-24也有相似的自衛火力,而且箱式編隊可以在一個方向上提供多達100挺的12.7毫米機槍火力,但是轟炸機的最大缺點卻沒有辦法克服,那就是飛行穩定。穩定可預測的飛行軌跡會讓戰鬥機很容易瞄準和射擊,對此轟炸機既不能規避也不能隨意變化隊形,除了忍耐和還擊沒有其他辦法。

問題是,要打中靈活的戰鬥機卻十分困難,而且在二戰中後期,加裝20毫米MG151或者30毫米MK108機炮的Fw190D系列或者Ta-152等等型號專門化的截擊機首先就擁有了射程優勢,它們的射程高於M2系列12.7毫米機槍,可以在自衛火力範圍外搶先開火。

此外,由於B-17和B-24均為人工操炮,各機炮手之間也很難協同,面對相對速度在200-300公里/小時的戰鬥機時命中率低得可以,而且戰果很難判斷,炮手們常常宣稱自己擊落了大量戰鬥機但實際戰果卻只有宣稱的1/7左右。唯一加裝了火控雷達的只有B-29,他們有AN/APG-15型火控雷達和5臺通用電氣的數字模擬計算機,可以協調自身火力。B-29的自衛火力比B-17和B-24高出一大截,不過由於作戰對象主要是空防能力比較差的日本,因此效果沒有那麼明顯,因為能夠有效攔截B-29的日本戰鬥機本來就不多。

對於中型或者輕型轟炸機,主要的策略也不是與戰鬥機正面硬扛,最有效的策略還是速度,一溜煙就飛沒影的輕型轟炸機德國人就很難攔截,沒錯,說的就是“蚊”式轟炸機。當然,中型和輕型轟炸機一般作戰半徑也不會超過戰鬥機很多,更多的時候能夠得到戰鬥機保護,相對而言問題也沒那麼大。

當然,自衛火力也並非一無是處,主要是可以限制戰鬥機的活動範圍而不是擊落他們,讓戰鬥機不能毫無顧忌地瞄準和開火。在面對數十挺機槍組成的火力網,任何戰鬥機飛行員都不是毫無壓力的,這些壓力和無情的子彈會讓戰鬥機的射擊窗口變小,從而更容易錯過目標或者犯下錯誤,如果有得選戰鬥機飛行員肯定會優先攔截不開火的轟炸機。一個有意思的例子是,在二戰初期,英國轟炸機飛行員認為在黑夜裡自衛機槍搶先開火會招致對方戰鬥機地射擊,但是事實上,自衛機槍搶先開火卻總是讓對方飛行員放棄攔截,轉而尋找不開火的轟炸機。因此可以說,自衛機槍是一道底線,也許他實戰效果不佳(因為交換比確實低),但是沒有自衛火力的轟炸機只會更慘。


怪蜀黍老囧曾

在二戰前,有一種理論,由於在重型轟炸機上安裝了自衛機槍,所以重型轟炸機可以不用戰鬥機護航。當時各國的轟炸機上也都有數量不等的自衛機槍,比如B17上邊有10挺.50機槍,B29上不但有機槍而且還有一門機炮,各國的重型轟炸機在飛行過程中都採用箱式隊形,不但重型轟炸機自身的機槍可以組成一個火網,而且通過編隊中的飛機相互掩護,可以保證整個編隊的飛行。這一點有點像海軍,搞一個大的艦隊,美英軍也的確是這麼幹的,一次就是好幾百架轟炸機。

機載的.50機槍,就是美軍戰鬥機中安裝的武器,從威力上來說是足夠的,美軍戰鬥機在和德軍戰鬥機的對抗中沒有感到過火力不足的問題,而且在二戰剛開始的時候,戰鬥機的火力並不怎麼強,很多時候飛機上邊,就是兩挺機槍,而且不是.50這種口徑的,而且7.7,7.92這種口徑的機槍,口徑就是正義,在採用這種機槍的戰鬥機去攻打重型轟炸機的確是很困難。

但是,二戰中的空戰實踐中,這種轟炸機對抗戰鬥機的設想並沒有出現過,戰鬥機在對抗轟炸機的時候佔據上風,戰前設想的那種排著整齊的編隊,用自身上的機槍組織自衛火力的戰法的確有用,一開始的時候的確是讓戰鬥機有一點無處發力的作用,但是戰鬥機很快就找到了對抗的辦法,就是打亂轟炸機的隊形,只要有轟炸機落單,那麼這架轟炸機肯定就會被擊落,而且這時候的戰鬥機已經普遍是使用機炮了,可以在轟炸機自衛火力射程以外射擊,同時還有空射火箭彈,都可以用來打亂轟炸機的隊形,等到轟炸機的隊形被打亂,相互掩護的火網也就不存在了,這樣戰鬥機就很容易擊落轟炸機了。

美英軍在對德國的戰略轟炸中,一開始的確是採用了這種轟炸機自己飛行的方式,但是很快就被殘酷的現實所打敗了,美英各國還是採取了用戰鬥機護航這種老辦法,但是一開始由於戰鬥機的航程有限,只能是保護轟炸機到法國邊境,而德軍則是等著盟軍的戰鬥機撤離以後在發動進攻,轟炸機還是要經過苦戰才能到達德國的目標區投彈,然後返回的時候還要面對德軍戰鬥機的一路追殺,戰損率一直居高不下。但是由於戰略轟炸對於德國的打擊也是十分巨大,所以美英軍還是不計成本的幹下去。同時還在積極的研製遠程戰鬥機,從而有了P51這個傑作的誕生,有了P51這種可以全程護航的戰鬥機,美英軍終於把戰損率降了下來,同時當P51出現到柏林上空的時候,德國人就明白戰爭就要失敗了。

順便推薦一個老一點的電影叫做孟菲斯美女號,我覺得電影拍的不錯,對於這個問題也說的是挺清楚的。


有痰

理論上當然沒有問題,每架轟炸機都可以安裝幾挺機槍,甚至機槍,完全應該可以構成嚴密的封鎖火力網,從而有效對抗戰鬥機的攔截,這一理論在二戰之前,即已出現,而且相當盛行。

但是從實踐情況來說,其有效性並不理想,主要原因在於轟炸機的個頭太大,屬於一個非常明顯的目標,打中它的難度並不是很高,再加轟炸機基本上幾乎沒有什麼機動性,等於戰鬥機打一個固定靶一樣,雖然有足夠的自衛火力,但是侷限性也非常大。

戰鬥機的個頭更小,更機動靈活,速度更快,同時作戰時戰鬥機擁有主力動,可以選擇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實施攔截,這一點轟炸機無法解決。從二戰時期的實戰經驗來說,轟炸機群,無論有多麼強大,也依然往往要承受相當高昂的代替,盟軍對德國轟炸行動中,早期也是指望轟炸機群以大編隊的方式,以相互掩護,不依賴於戰鬥機護航,實際卻證明效果不佳。

沒有全程護航的情況下,轟炸機損失率非常高,一度超過4%,故而一個規定就是,轟炸機機組成員只要能執行25次任務,那麼既可以退役或返回後方,主要原因就是,損失率太高了。 整個轟炸行動,直到護航戰鬥機能夠為轟炸機提供全程掩護的時候,才真正開始發揮效果。

由於轟炸機的自衛機槍效率並不高,所以二戰之後,轟炸機安裝的自衛機槍的數量逐步減少,直至最終取消,不再是必不可少的東西,有隻是比沒有強吧。


麥田軍事觀察

從歷史發展情況看,轟炸機經過了裝機槍,用機槍,拆機槍的過程的,轟炸機開始用強力打擊對方,對方捱揍了被迫用戰鬥機反擊,轟炸機方損失越來越大了,所以騰出空間也要裝機槍,雖然效率太低,但是,使戰鬥機方不能肆意妄為的攻擊轟炸機了,損失率大大下降,矛與盾的鬥爭後來又發展了,隨著,科技進步,飛機的速度全部都很快,機槍的射程和射速和威力,遠遠做不到打擊對方的用途了,所以背上機槍,就是增加死重,什麼用也沒有,燒火棍一樣,拆掉還可以多裝油彈,從此,機載航空機槍退出舞臺了。


東龍45

轟炸機裝備機槍當然有用。在當時戰鬥機想要擊落敵轟炸機最好的辦法就是咬尾攻擊,這是一種保持跟轟炸機平行的戰鬥方式,因此,轟炸機的尾部機槍還是有用處的,可以掃射敵方戰鬥機,並迫使敵戰機中彈。

二戰時戰鬥機進攻方式很簡單,一般也就是航炮而已,有的一挺有的兩挺,然後再搭配挺機槍。這就造成戰鬥機的攻擊距離相當近,只有幾百米,而且攻擊效果也有限,就打個洞而已。像轟炸機這麼一個大疙瘩,中一兩枚彈根本打不下來。這是戰機需要咬尾攻擊的主因,這樣能夠提高中彈數量,也能夠有概率打中油箱跟引擎。

而轟炸機裝備後機槍後,射程跟戰鬥機一樣遠。當轟炸機進入戰鬥機射程後,戰鬥機也進入轟炸機射程。雙方互相擊傷的概率是一樣的。差別只是戰鬥機個頭小,機動快,被擊中的概率低而已。


優己

雖然轟炸機有很強的自衛火力,而且整個機群以密集的火力相互掩護,理論上和攔截的戰鬥機有得pk,但實際上沒有戰鬥機掩護的轟炸機群,經常被對方戰鬥機打得傷亡慘重,以自身防禦火力對抗戰鬥機效果不理想,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的戰鬥機全程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