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論文水平已達博士級別”:國科大首屆本科生完成畢業答辯

“有些论文水平已达博士级别”:国科大首届本科生完成毕业答辩

本文轉自國科大新聞網

“有些论文水平已达博士级别”:国科大首届本科生完成毕业答辩

“今天各位同學順利完成論文答辯,意味著對你們學業的考核告一段落,也意味著你們四年的苦難生活很快就要結束了。”宣讀完答辯委員會決議,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本科教學培養委員會主任,數學科學學院院長席南華院士的這番話,引起了在座者會心的笑意。

“有些论文水平已达博士级别”:国科大首届本科生完成毕业答辩

席南華院士參加本科生畢業答辯 本文圖均為 中國科學院大學新聞網 圖

2018年5月31日17時,中關村,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南樓205房間,2014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最後一組11位本科生順利通過畢業論文答辯。至此,國科大首屆本科生畢業論文答辯全部落下帷幕。6月過後,校園裡將沒有熟悉的“2014級”,而留下了永遠的“2018屆”。

科教融合,論文湧現

根據安排,生命科學學院、化學科學學院、計算機與控制學院、材料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物理科學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的2018屆本科生在5月下旬相繼完成了畢業論文答辯。

2018屆本科生的答辯地點分佈在中科院各培養單位。例如物理科學學院,你能數數以下究竟是幾個地方、涉及多少研究所嗎?

“有些论文水平已达博士级别”:国科大首届本科生完成毕业答辩“有些论文水平已达博士级别”:国科大首届本科生完成毕业答辩

物理專業劉璟諄、蘇丹、丁宇、鄧雲心、劉悅五位同學通過本科畢業論文答辯

5月19日,在2018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答辯會上,張北辰的論文《基於聯合神經網絡的圖像多標籤分類任務》被評為優秀論文。他說:“答辯委員會成員都是計算機領域的‘大拿’,他們對我畢設課題涉及的研究方向都有著十分深入的瞭解和研究。在畢設內容和研究方法上,他們給出了很多啟發性和有價值的建議和經驗。針對我的畢設課題,老師們提出了許多極為深刻的建議,他們的真知灼見對我之後的學術研究指明瞭方向,受益頗多。”

“有些论文水平已达博士级别”:国科大首届本科生完成毕业答辩

答辯委員會主席姚建年院士宣讀本科畢業論文答辯結果

5月23日,同樣獲評優秀論文的董亦楠發現,與自己同組答辯的2018屆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同學的畢業論文題目十分多元,包括了量子點、納米線、超晶格材料、柔性電子材料等多種材料,涉及了量子光源、激光器、探測器、電子皮膚等各種前沿應用,這些均是材料領域的前沿課題,選題十分先進,他們的研究都具相當的創新性。這些論文的完成是對學生科研能力的一次嚴格的訓練,充分發揮了中科院半導體所在材料、工藝、器件等環節在國內,甚至國際上的領先優勢。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國科大材料學院餘金中教授作為督導專家,參加了董亦楠和黃淇論文答辯,對這兩位本科生的答辯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他們的工作不亞於前不久他剛剛參加的博士論文答辯。

中科院計算所副所長、國科大計算機與控制學院副院長陳熙霖研究員說,“2018屆本科生是國科大本科教育的開端。如今四年過去了,同學們順利完成了本科階段的學習。你們的學習成果,也是國科大科教融合培養體系的成果。祝賀你們順利畢業!”

是結束,更是開始

“說‘致謝’總有種落幕之意,但我的數學生涯才剛剛起步,數學的大門已經向我打開,而且我相信,以後會有機會與同學們、師長們合作撰寫文章、交流心得,所以也不算分別,數學使我們相識,而時間將我們彼此相連。”2018屆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本科生毛盛開的論文《巖澤主猜想與歐拉系方法》獲評為優秀論文。在文後,他不僅感謝了自己的老師和同門,更想起了自己的初心,希望自己以後不要忘記為什麼以數學為業。

“有些论文水平已达博士级别”:国科大首届本科生完成毕业答辩

數學專業姜博鷗的論文《壓縮感知中重構算法綜述》被評為優秀論文

與毛盛開同組答辯還有白宸聿和賈璧寧,白宸聿同學的畢業論文研究了Picard數1的有理齊性簇超平面截面的一些性質,用Borel-Weil-Bott定理計算了切叢上同調和Euler數,給出了上同調的一個消失定理,並由此分類了所有具有局部剛性的這類代數簇。賈璧寧同學的論文介紹了C-系統的遍歷性和K-S熵的研究。在Sinai等人工作基礎上,研究了二維環面上的等熵同構問題,解決了數學大師、Wolf獎獲得者Arnold與Avez 的專著《Ergodic problems of Classical Mechanics》中所提出的一個公開問題。

席南華院士評價他們“具有很強的科研能力”。相似的場景和評語來自多名答辯委員會成員,“有些同學的論文水平達到了博士級別”,“他們的論文稍作修改可在國際期刊上發表”……

但科研成果的取得並非易事。國科大培養的是科研“特種兵”。2018屆本科生所經歷的大學生涯,被席南華描述為“苦”的四年。實際上,中科院副院長、國科大原校長丁仲禮院士也曾說過他們的“苦”。

國科大強調通識教育,尤其要打好數理基礎。“本科生課程難度大、要求高,但絕不是為難而難,比如教材選擇,我們更注重是否有好的內容,能否傳達好的科學思想。”席南華表示,“我們還採用全程導師制,更以專業素養對學生思維訓練和能力探索予以全方位指導。”

在這所被稱為“中國數學物理大學”的地方,學生能否承受學業之“苦”?至少,“他們都活下來了。”席南華說。

其實,不僅僅是活著,他們在科研的路上已經在更穩健地成長。

論文答辯之後即迎來畢業,國科大2018屆本科畢業生直接就業率不足3%,繼續深造率約84%,另有13%的同學下半年或明年出國留學或繼續考研,這其中不乏有某些學院的第一名。被中科院物理所清潔能源研究室錄取為直博生的2018屆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楊佯說,“我希望自己將來也像他們(國科大導師)一樣。”

“有些论文水平已达博士级别”:国科大首届本科生完成毕业答辩

劉璟諄、蘇丹、丁宇、鄧雲心、劉悅通過本科畢業論文答辯後在物理所合影

劍橋大學獎學金、牛津大學全額獎學金、斯坦福大學全額獎學金、哥倫比亞大學全額獎學金、加州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加州大學伯克利全額獎學金以及巴黎綜合理工獎學金……都是國科大首屆本科生已經握在手裡的科研門票。

席南華說,“‘大師’並非每年都有,也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國科大的培養模式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總體來看,2018屆本科生基本達到了我們的設想,他們很好,當然我們希望他們更好。以後將有更多更優秀的科技領軍人才出現,國科大會為這一目標做長久的努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