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本科生“導師制”值得期待

關鍵詞:本科生“導師制”

媒體報道,目前,北京科技大學1360名專任教師擔任10638名大一至大三本科生的導師,其中,長江學者、國家傑青、青年長江學者等擔任導師的比例是100%。如今,不少高校都開始為本科生配備導師,這些導師不僅有“青椒”,還有長江學者、院士等“學術大咖”。

本科學業導師制度大有作為

2019年10月,教育部發布的《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就提出,要建立健全本科生學業導師制度,讓符合條件的教師幫助學生制訂更具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和學業生涯規劃。本科生學業導師制度和研究生導師制的功能有所不同,研究生導師制主要通過導師和學生一起做科研,培養學生的學術規範和學術能力;而本科生學業導師制度,則是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引導。要發揮本科生學業導師制度的作用,前提必須是學校重視人才培養,重視學生生涯規劃教育。

當前我國教育存在“玩命的中小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這和生涯規劃教育的缺失是有關係的。在基礎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大多被老師、家長規劃、管理,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學生,也就缺乏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與自主規劃的意識和能力,一旦離開老師和家長的約束,就不知道怎樣安排自己的時間,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而大學實行學分制管理,對學生的獨立性和責任心要求更高,問題也就暴露出來。

針對大學新生不適應大學管理方式的問題,近年來,我國有的高校對大學生採取高中管理模式,具體而言,就是要求學生統一早自修、晚自修,還要點名,不少學生質疑學校是按管高中生的方式來管大學生。更合適的辦法,應該是加強對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和自主規劃能力。

建立本科生學業導師制度的用意即在此。學業導師不是代替學生做學業規劃,而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分析自我存在的問題,根據自己的個性、能力、興趣,確定適合自己的發展目標,並制訂計劃去實現發展目標,在實施計劃時,不斷調適、反省,提高自己的執行力。

很顯然,建立這樣的學業導師制度,需要學校遴選有經驗的導師,並引導導師投入時間、精力和學生交流、談心。這和教授給本科生上課制度一起,形成課堂內外重視本科生教育的格局——教授給本科生上課,這是從學科知識教育角度重視本科生教育;為每個本科生配學業導師,這是從學生全面成長、生涯發展角度重視本科生教育。為此,要求高校改革對教師的考核評價體系,把給本科生上課,擔任本科生學業導師,作為教授的重要工作職責,矯正之前存在的“重學術研究,輕教育教學”的問題。

(作者熊丙奇,原載光明網,有刪節)

給本科生配導師一舉多得

高校試水本科生“導師制”可謂一舉多得。

一是學生有目標。由於高校與普通高中的管理方式迥然不同,沒有了高三班主任的嚴格管束,也沒有了家長的反覆叮嚀,不少大學生入學後感覺身心徹底放鬆了,有的人甚至放縱自己的生活。試水本科生“導師制”後,可以幫助大學生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讓學習、生活也變得更加有規律。

二是教師有壓力。讓高校教師擔任本科生的導師,不但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也讓高校教師壓力倍增,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把課堂教學當作副業,而是要花大量的時間指導幫助本科生學術成長。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師孫志輝負責指導11名本科生,他經常與學生們通過面對面、沙龍、微信等方式進行溝通。孫志輝表示,這項工作讓自己增加了一些壓力,也多了些分享快樂的途徑。正所謂教學相長,教師在指導學生的同時,也能激發自身的科研靈感,推動學術研究向前發展,可以說“導師制”對高校教師的學術研究也會產生推動作用。

三是質量有保障。如今,不少高校為本科生配備導師,這些導師不僅有“青椒”,還有長江學者、院士等“學術大咖”。全過程、全覆蓋的“導師制”,為本科生搭建了最好的指導平臺,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本科生的學術素養和規範。北京科技大學針對2017、2018級本科生進行了專門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8.96%的學生表示與導師溝通良好,學生認為導師在專業引領、幫助適應大學生活、培養學習興趣方法、提高思想品德等方面幫助比較大。可見,本科生“導師制”對拉昇高校本科教學質量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可以說,教師指導有方,學生學有所長,這才是高校這個學術殿堂應有的模樣。

(作者維揚書生,原載四川在線,有刪節)

改進教師評價 引導導師更多付出

本科生“導師制”,是想建立一種新型的“導學”關係,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個別輔導。除學業外,導師還能指導學生的思想和生活,更充分體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當前,不少高校的本科生導師中不僅有“青椒”,還有長江學者、院士等“學術大咖”,這無疑使導師的含金量更足。

客觀地講,本科生如何學習,又如何確定自己的學術方向乃至人生未來,不僅在大一時迷茫,就是到了大二甚至大三,有些學子仍認識模糊。而如果有本科生導師相伴,導師還能根據自己掌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提出建議,這無疑能使學生不再感到迷茫。

據介紹,這項制度產生了不少積極正面的效果,如在北京科技大學,在學業上,13個本科招生學院中,有8個學院大一必修課的不及格率降低;在競賽方面,2019年獲獎的人數比上年增加了402人次,而且獲得國家級以上獎項的學生增加了122人次。這證明,本科生“導師制”很有成效。

其實,本科生“導師制”,不僅給那些在學業發展上的“小白”在科研上引路,導師還能在思想和生活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生活,培養學習興趣方法等,可謂一舉多得。但必須強調的是,這種制度顯然給導師增加了負擔,因為大學老師的教學及科研工作壓力很大,對此,需加大本科生導師在評價中的權重,如此才能使更多導師願意付出。

(作者劉天放,原載東方網,有刪節)

《中國教育報》2020年01月06日第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