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天价水、天价泡面的背后:挑山工挑百斤水,1瓶赚1毛


1.年过六旬的挑山工,肩负重物,还能悠闲自得地吹着山里竹子砍来自制的笛子。他说,如今他老了,比不上年轻时,只能挑些不重的货物。

2.泡面和饮用水,是山上最畅销的商品,但是对于挑山工而言,往返一趟数小时,几箱沉甸甸的货物,收入还不如商家几瓶水。“每次挑百斤水,1瓶赚1毛。”,而近几年,旅游区的10元一瓶的矿泉水、10元一碗的泡面饱受诟病,但挑山工的收入少得可怜。

3.无论泰山、黄山、庐山等景点,挑山工多为当地农民,由于钱少活累,一般年轻人干不了,用挑山工的话说:“有本领的农民都去城里打工挣钱,没本领的就来做挑山工,出出力气就可以了”。

4.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挑山工》,曾入选全国高中语文课本,后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其中有段话是挑山工说的:“你看我个子小吗?干挑山工的,给扁担压得长不高,都是又矮又粗的。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种活儿,走起路晃悠!”

5.冯骥才前几年再赴泰山拜访挑山工,惊讶地发现,挑山工吃饭的小屋惨不忍睹,用一些石头砖块和木板架起来的条凳和小桌,堆满吃喝用的饭盆、水瓶,四周是垃圾一般的木箱、草筐、纸箱和杂物。一些装在各种袋子里的煎饼、馒头、菜,杂乱不堪地挂在低矮的房梁上,可能是为了防止鼠类偷吃。这便是挑山工干完活儿回来喘息一下、填饱肚子的地方。


6.年轻的登山客累得都快直不起腰了,挑山工挺直了腰板继续前行。不过,他也表示,“马上就要干不动了,但还是舍不得离开,这么多年我对挑夫有了感情了。”

7.由于山上气流较大、变化多端,且景区内也不允许蔬果种植,因此,蔬果多半由山下挑上来,多送至餐厅、酒店。

8.很多游客一路上观赏着山道两旁的奇峰异石,巉岩绝壁,心情喜悦,步子兴冲冲。可是走过这些肩挑重物的挑山工的身旁时,会禁不住用一种同情的目光,注视他们一眼。你会因为自己无负载而倍觉轻松,反过来,又为他们感到吃力和劳苦,心中生出一种负疚似的情感……

9.冬天登山者较少,也是挑山工最为清闲的时候,此时大多数挑山工都下山回家守着老婆孩子过年。

10.由于收入较低,也容易患腰腿病,挑山工数量急剧减少。对于游客而言,爱惜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环保,因为他们可能是最后一批挑山工,不能叫他们最后被穷困逼出历史舞台。【更多精彩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ksjgt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