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逃離:中國精英為何“拋棄”祖國?|文化縱橫

富豪逃离:中国精英为何“抛弃”祖国?|文化纵横

富豪逃離?中國投資移民的規模

2011年前,中國投資移民的數量較小,之後則出現了急劇的增長,並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2014年,胡潤研究院調查了458 名淨現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中國富人,其中近三分之二在受訪時稱,他們在準備移民或考慮移民。在很多國人的印象裡,他們富有的同胞正在大批離開祖國。

然而,通過投資渠道實現移民的中國人比想象中的少很多。根據諮詢公司“新世界財富(New World Wealth)”的調查報告,約9000名中國富人在2015年移民到其他國家,這僅次於法國(10000),排在意大利(6000)和印度(4000)之前。並非所有富人移民都藉助投資渠道,這些數據可能也不全面,因為有些國家的政府不會定期公佈相關的統計數據。然而,大多數中國富人偏愛這一移民渠道,因為它是有錢人最便捷的外遷方式。

儘管規模較大,中國富人的遷移率仍然很低,在富裕階層中僅佔很小比例。據“新世界財富”報告,2015年中國共有65.4萬名淨資產達百萬美元的富豪,當年實現移民的人佔全體富人的1.4%。與此對照,法國和西班牙的富人移民率都在2%左右,希臘則高達5%。一般來說,中國富人的財富越多,也越有可能移民。據胡潤報告,約三分之一淨資產超過一億元的富人已經取得了國外移民身份,這比所有富人的遷移率高出很多。

根據主要目的國的官方數據估測,已經移民海外的中國富人佔所有高淨值群體的4%到6%,這遠遠低於中國媒體常常引用的60%。“新世界財富”報告指出,由於中國新產生的富豪多於離開它的富豪,富人移民的經濟影響並不值得擔憂。據貝恩諮詢和招商銀行的估算,從2014年到2016年,中國的富人數量猛 增了23%,儘管這一增長勢頭在2017年可能下滑。

美國是中國富人的首選目的地。從1992年到2014年,約三萬中國投資者和家屬通過EB-5項目來到美國。從中國來美的投資者在2015年和2016年大幅上升。另有四五萬人通過投資渠道前往香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些年已經移民的中國富人及其家屬大概在六至八萬人之間,應該屬於較為合理的推測。

考慮到中國人對投資移民項目的興趣,有些國家或明或暗地設計了針對性的政策。澳大利亞啟動了臨時和永久的投資移民計劃,其代號分別為188和888,因為數字“8”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財富。在2012年和2015年間,約九成申請移民澳洲的投資者是中國人。

理解富人移民現象

中國的精英移民乍看上去讓人感到困惑。私人財富的增長創造了移民的前提條件,可這並不足以解釋富人外遷的現象。有些美國觀察家以此作為中國正在衰落的證據,其他包括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他在2015年3月的《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一篇聳人聽聞的文章,稱中國的精英外流是個危險的信號,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國內危機。

然而,據中國教育部的統計,2016年就有43萬海外學子在畢業後回到了中國。不像某些來源國,中國並未經歷經濟下滑或政治動盪。2011年以來,它一直維持著6%以上的經濟增速,比西方發達國家的同期指標都要高。中國近年來通過很多人才項目,積極吸引其海外僑民回國服務。中國海歸群體也追求著國內的職業發展和創業機會,這些都顯示出在國內生活的機遇與活力。

那麼,什麼因素會驅使商業精英們離開中國呢?有些中國學者歸罪於政府政策,清華大學教授任劍濤就批評中國對私人資本的管制過於嚴格。確實,有些企業家可能擔心資產安全,並利用移民身份充當某種形式的保障,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政治或金融危機。不過,這大概不是精英移民的主要原因。2014年,匯加集團調查了141名中國富豪,其中僅有6%的人將資產保障列為他們移民的原因。平均來說,海外資產佔受訪者全部資產的16%,僅有5%的富人將一半或更多的資產轉移到了國外。

就像其他類型的移民,富有的中國人樂於通過遷移享受更高質量的生活方式。匯加調查的受訪者給出的主要移民理由包括教育質量、環境汙染和食品安全。據《金融時報》的一份報告,近四成中國富人稱教育是他們投資海外的主要原因。擁有目的國的移民身份,富人的孩子更有可能就讀於當地的名牌大學。有些富人甚至在國外的大學城為孩子購買了公寓。

移民社會地位的作用

對身份和地位的追求也是中國富人的移民的驅動因素。高收入的中國人購買奢侈品,不僅因為他們想要享受物品的使用價值,也希望通過炫耀財富塑造自己的閃光形象。在中國,有錢人經常被譏諷為“土豪”,即沒文化的暴發戶。他們急於將這一負面稱號改換為更受尊敬的形象,因此要在物質財富之外再積累文化資本。

對於中國富人,改變形象最快捷的辦法就是與發達國家的富人在生活方式上保持同步。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劉雙教授在一篇論文中反問道:“對於土豪,還有什麼比作為對立面的‘洋’更能擺脫‘土’的形象?”在她看來,中國的富人移民代表著一種階層導向的消費行為,也是一種將經濟資源轉化為社會地位的重要途徑。當最富有的中國精英率先在某個發達國家獲得永久居留權後,比他們資產略少的富人也會效仿這種做法,以免在地位競爭中落在後面。一位紐約移民中介公司的經理說:“… 這些年(我的中國)客戶從身家過億元的大公司老闆轉變為年收入一百萬的小老闆和公司經理。換句話說,投資移民熱潮並非由於發展受阻,而是發展本身導致的社會現象。

另一事實也佐證了地位的驅動作用。許多中國富人並不生活在國外,而是“移民不移居”。在獲得綠卡或其他居住資格後,他們繼續在中國經營生意。中國的富人們並不熟悉國外市場和就業機會,他們的商業才能在國外並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此外還面對著語言和文化障礙。《金融時報》在2015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的中國富人將“缺乏關於外國法規和市場的知識”作為與投資移民有關的重要問題。

中國富人的事業主要仍在國內進行,短期內他們不大可能永久定居別國。他們申請移民簽證的主要目的在於幫助子女進入外國名校,也使自己的國際旅行更加便利。有些富人讓家屬或子女作為主申請人,以逃避目的國規定的居住時限。據2014年美國移民政策研究所的一份報告,另一些申請者則向那些要求不嚴的國家申請綠卡,以方便地進出其他國家。

有關投資移民的看法和影響

如上所述,有些中國媒體誇大了中國投資移民的規模。一些報道的標題稱“第三波移民潮以投資移民為主”。其實,投資移民只佔所有向外移民的一小部分,在人數上從來沒有構成過主流。例如,在2014財年,美國向中國人簽發了九千多張投資移民簽證,而當年移民美國的中國人高達7.6萬人。

最近一項蓋洛普調查表明,想要移民國外的中國人遠多於實現移民夢想的人,只有少數精英享有事實上的國際遷移自由。那些渴望生活在另一個國家,卻不得不呆在國內的中國人持續移民話題的熱度。由於社會不平等和政治腐敗等社會背景,左派和右派都對精英移民持有負面看法,也使有關討論趨於兩極化。右派傾向於責備政府未能創造有利的創業環境,左派則將富人移民看作出逃的腐敗官員和商人,並將他們的外遷視為非法轉移財產的叛國行為。這類案例的確存在,可根據匯加公司的調查報告,大部分投資移民通過投資回報、營業利潤和工資收入積累了資產。此外,目的地國家的移民機構會審查申請人的金融背景,那些不能充分說明資產來源的人將被拒籤。

有些學者將投資移民視為某種形式的人才流失,因為中國失去了一批最能幹的經理和職業人士。中國經濟增速的確在放緩,可很少有經濟學家會將原因歸結為投資移民。事實上,富人移民的政治影響大於經濟效應。作為一個利益集團,中國的富人們藉助移民而能夠集體“用腳投票”。就像經濟學家赫希曼在其名作《退出、呼籲和忠誠》中所言,商業精英的退出——尤其是頂尖富豪——使他們在政策制訂中有了更多與政府討價的能力。作為回應,中國政府曾在官方媒體上淡化富人移民的影響,幾位知名企業家也曾公開表示他們選擇留在中國的決心。例如,馬雲就曾表示他不會移民,而願意呆在家鄉杭州。

逐漸褪色的“金色簽證”?

由於幾個主要目的國掀起了限制移民的聲浪和針對“金色簽證”的爭議,投資移民的條件可能會變得更苛刻。在美國,輿論批評EB-5項目偏離了原先的政策目標,使曼哈頓的房地產商從中受益。例如,2017年初,特朗普總統的女婿庫什納就捲入了一宗涉及中國投資移民的商業醜聞。

長期以來,華盛頓的政治家們想要改革EB-5項目,美國參議院在2017年8月提出的移民法案甚至要完全終止這一簽證。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已經收緊了投資移民簽證。在2014年的一起腐敗醜聞之後, 葡萄牙也對該國的類似項目施加了新規定。考慮到申請者數量,新加坡也拉高了投資移民的最低數額。

只要中國富人認為西方的文化、教育和環境仍然好於祖國,投資移民在未來就會持續下去。由於移民需求在中國居高不下,主要目的國的准入條件才是富人外流的唯一限制。中國政府、媒體和學者們應當將這一潮流視為發展的正常現象。當中國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取得精英地位時,投資移民的熱潮才會逐漸消退。

文化縱橫

富豪逃离:中国精英为何“抛弃”祖国?|文化纵横

打賞不設上限, 支持文化重建

富豪逃离:中国精英为何“抛弃”祖国?|文化纵横

(長按識別二維碼打賞)

進入微店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