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派专家援助,此国说:专家不行,自己来,结果上百名士兵伤亡

阿尔巴尼亚是位于欧洲东南部的一个小国家,二战后,他们通过自身的民族解放和独立斗争,获得了国家的新生后,开始和我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当然,对于阿尔巴尼亚这个小国家来说,和我们走得近,在当时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刚刚获得独立的他们,国力弱小,经济落后,急需我们的帮助,所以希望在大国的帮助下获得快速的发展。

中国派专家援助,此国说:专家不行,自己来,结果上百名士兵伤亡

当年我们对阿尔巴尼亚的帮助,也是不遗余力的,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各项要求。比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改国对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我们派技术人员前去指导他们国家大炮的研发工作。

大炮是现代军事上的常规武器,阿尔巴尼亚国力弱小,导弹一类的武器他们想也不敢想,决定还是先从最基础的武器研发开始,早日打造出自己“国产”的东西,摆脱依赖进口的窘迫局面。

六十年代的阿尔巴尼亚,工业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几乎没有什么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制造大炮,就需要建设特种钢厂,这是一个技术上的难点和关键点。也许这些东西在今天看来没什么,但在五十多年前,特种钢厂建造技术也不是一般小国家所能搞定的。

中国派专家援助,此国说:专家不行,自己来,结果上百名士兵伤亡

我们的技术人员在帮助他们的时候,自然也是掏心窝地和他们交流指导,而且为了生产出合格的特种钢材,钢厂的建造标准非常严格,因为只有地基打好了,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然而对于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来说,他们不懂得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太过心急,恨不得一天就将钢厂建造成功,早日生产过属于自己的“民族产品”。

我方的技术人员虽然也理解阿方急于求成的心理,但还是以谨慎为第一,并反复劝诫阿方,不要急,磨刀不误砍柴工,钢材合格了,大炮的制造才有保证。也许是我方人员说的次数多了,外行的阿尔巴尼亚人不耐烦了,多次催促:快点,在快点,我们感觉建造一个钢厂不用那么费劲儿,先生产出来一些材料用用再说。

而且更为奇葩的是,钢厂的建造刚一有了眉目,第一批试验性的钢材出炉后,阿尔巴尼亚等不及检测结果,直接拿来做大炮了。很快,在阿尔巴尼亚大干快上思想的指导下,他们第一批85加农炮被制造了出来,数目约有一百门。看到自己终于能“独立”生产出当时性能还算先进的加农炮,阿国赶快将这些武器分发了下去,让士兵们高高兴兴。

中国派专家援助,此国说:专家不行,自己来,结果上百名士兵伤亡

这下子可让阿尔巴尼亚的士兵遭殃了,三分之一的加农炮在试射的时候发生了炸膛事故,造成了上百名阿军战士的伤亡。原因很简单,急躁的阿尔巴尼亚人,不肯听从我们技术人员的建议,生产出的钢材不合格,以钢材为底料的炮管自然也是伪劣产品,不炸才怪。

最后没办法。第一批所有加农炮全部淘汰,面对如此局面,他们不仅不反思,反而还埋怨我们的技术人员不尽心,令人气愤。

今天的阿尔巴尼亚依然是世界上的三四流国家,混得不好,也就不奇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