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時期,騎兵在槍炮面前已經沒有優勢,為何日本每個部隊都要配備騎兵?

軍事一點通

騎兵這個軍種退出戰爭舞臺,軍事思想的轉變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僅日本軍隊裝備了騎兵,歐戰的主要交戰雙方納粹德軍和蘇聯紅軍都有騎兵建制。

比如負責清剿東線佔領區游擊隊的“黨衛軍第八騎兵師”(前身是骷髏騎兵團)兵力高達13000餘人,戰爭末期在匈牙利也投入了與蘇軍主力的作戰;而蘇軍僅在1941年就新增了8個騎兵軍和88個騎兵師,其對手德軍的火力密度豈非遠超日軍面對的中國軍隊?



事實上,德日蘇等這些國家的軍隊裝備騎兵,大多還是因為部隊的機動能力不足,機械化和摩托化的整體水平不高,受限於綜合國力中汽車工業和石油工業兩項的生產能力。登陸西歐的美軍部隊哪裡來的騎兵?吉普車滿天飛,汽油隨便使。

德軍裝甲部隊在閃電突擊中,經常要停下來等候步兵師跟上,從敦刻爾克到明斯克。



日軍的軍事思想更落後於歐洲軍隊,在諾門坎戰役中德國觀戰團甚至給出了“一戰水平”的評語,所以每個師團配備一個騎兵聯隊絲毫不奇怪。但是日軍不是傻子,他們的騎兵應用更多集中在內蒙古和華北地區,一是地形有力於騎兵突擊,一是重點對付火力薄弱的八路軍和國民黨雜牌軍,比如日軍華北方面軍的“駐蒙軍”就編成了二個騎兵集團(旅團級)。

而在江南的水網地帶,面對裝備較好的黃埔系中央軍,日軍是不敢大規模使用騎兵部隊遂行兵團級作戰的,中央軍輕重機槍配備量普遍高於八路軍和地方軍隊,還裝備有少量的衝鋒槍等速射武器,具備一定的炮火覆蓋能力,日軍騎兵集團衝鋒就是靶子。



比如俞濟時親自組建的第七十四軍58師屬於精銳的“調整師”,全面抗戰爆發前即有二四式重機槍54挺,捷克式輕機槍274挺,擲彈筒243個,迫擊炮30多門,“淞滬會戰”爆發後再次得到加強,輕重機槍數量幾乎翻了一翻且彈藥充足,對付日軍騎兵根本不是問題。

還有一點,日軍騎兵不完全是執行作戰任務,在摩托化整體水平不高的情況下,還擔負著戰場搜索、通訊聯絡、機動救援等其他任務,所以日軍師團屬騎兵聯隊的兵力並沒有按步兵的標準配置,騎兵聯隊僅直轄四個騎兵中隊不足千人,而步兵聯隊高達3500人以上,這也說明日軍對騎兵的運用是有限制的,並非是進攻作戰的主力。



在太平洋戰場上,面對著絕對火力優勢的美國軍隊,日軍各參戰師團乾脆將騎兵留在了本土或中國戰場,因為毫無用武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騎兵這個“夕陽兵種”的謝幕演出,戰爭事實讓各國意識到騎兵已徹底落伍,韓戰中的美軍“騎兵第一師”甚至連一匹馬都沒有,完全徹底的機械化部隊。

人民軍隊在解放戰爭後也逐步裁撤了騎兵部隊,目前僅有一個榮譽保留的騎兵營建制。


度度狼gg

這主要是因為戰場的需要!中國戰場上沒有足夠的槍炮,對騎兵威脅不是很大。其次,日軍在節約戰略物資,把這些物資投放到太平洋戰場上去。

日本一直都是缺資源國家,發動二戰的目的也是掠奪各國的資源。這就造成了他們必須將有限的資源重新分配。比如,日軍的兵力分成了兩個部分,他們把三分之一的軍隊投放在太平洋上與美軍作戰,把三分之二人數的軍隊放到中國戰場。但是在作戰物資分配上面,太平洋日軍所獲的給養佔了日軍所有給養總和的五分之四。也就是說,中國戰場上的日軍其實物資也是匱乏的。他們沒有足夠的汽油去發動坦克裝甲車卡車等去機動部隊。所以,騎兵作為日軍的主要作戰序列也是無奈的選擇。

當時日軍的石油必須從馬來印尼等地進口,然後再到日本提煉再運送到中國戰場來,使得日軍的燃油一直都不寬裕。日軍在運兵方面除了火車跟部分卡車摩托車,有一半以上的部隊運輸全部靠腿。騎兵在中原戰場應用有個好處就是給養就是不用喝油,草料可以就地解決。戰死的馬匹還能充作軍糧,這是資源綜合利用的好辦法。


優己

因為各個軍兵種的消亡和發展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在二戰中,雖然坦克裝甲部隊已經大為發展,成為了二戰中最為耀眼的明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騎兵這一軍種的消亡,二戰中依然有很多國家有騎兵存在。同時日本陸軍在二戰時,其作戰思想依然停留在一戰時期,因此騎兵在其軍隊的重要性要比別的國家更強一些。

還有一個問題是日軍當時的作戰目標並不是很強。比如當時的中國軍隊,很多中國軍隊甚至還不如一戰時期的西方軍隊,普遍缺乏機槍等自動武器,在火炮方面更是十分缺乏,步兵最基本的步槍不僅型號雜亂,而且子彈的補給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當時日軍機械化水平不高,保有很多騎兵部隊,而面對中國軍隊這樣火力嚴重不足戰鬥力差的對手,日軍的騎兵自然能有很大的發揮餘地

可是日軍騎兵也只能在中國戰場飛揚跋扈了。在東南亞地區、太平洋戰場等,面對盟軍更強的火力,比如面對大量裝備的自動武器的步兵、炮兵力量、坦克裝甲兵等,騎兵這種十分明顯的目標幾乎就是活靶子,只會為盟軍徒增戰績。


戰爭之王

沒那麼誇張。二戰時德國也有大量的馬匹服役。除了全履帶式機動的裝甲師也有騾馬化的步兵師,機械化擲彈兵步兵師。日本只是甲種師團摩托化了,其他部隊依然是騾馬化。日本在侵華戰爭中有大量獨立的騎兵旅團和各師團直屬的騎兵聯隊。為什麼呢,因為二戰時公路並不發達。部隊大部分是鐵路機動,日本在相持階段所謂治安戰時大量修築公路網,就是發揮機動優勢。以少量兵力控制大片地域。騎兵在二戰時已經時大部分國家都有配屬。當然東亞各國更甚。日本明白,面對大面積的中國淪陷區,日本需要足夠的機動性。另外日本正面戰場也需要機動性。至於機槍剋制問題。迫擊炮誕生之後,騎兵的炮兵支援火力是可以隨行提供支援火力。日本騎兵甚至裝備了九二步兵炮。所以並不怕輕步兵的國軍部隊。


風車騎士45541173eg

騎兵,世界上最古老且獨立的兵種。

騎兵在傳統的戰爭史上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過去在世界上任何戰場,不管是大兵團的重甲衝鋒,還是小股部隊的快速突擊,騎兵都在衝鋒陷陣中給對手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和摧殘。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熱兵器的主流發展,騎兵也逐漸褪去了歷史的光環,各軍事強國已經使用坦克和裝甲車來代替傳統騎兵的衝鋒陷陣的作戰功能了。日軍在二戰期間還在配備騎兵,是有特殊原因的。


一、對人海戰術的崇尚

二戰中,日本還是崇尚一戰時的人海戰術,而機動性強、衝擊力大的騎兵對這種戰術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二、戰場特殊環境下的要求

二戰時日軍也有大量裝備了坦克和裝甲車的機械化部隊,且在攻城掠池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日軍還是把騎兵部隊主要投入在亞洲戰場,因為亞洲的戰場多山區,並不適合機械化部隊作戰,所以日軍就給每個部隊配備了騎兵,發揮騎兵優異且快速的機動作戰能力。



三、軍隊光榮和驕傲的象徵

其實日本騎兵在二戰前已經走向沒落,在熱兵器面前基本失去了昔日冷兵器時代的作用。但騎兵就像日軍的指揮刀一樣,當作是日本軍隊的光榮和驕傲而被保留了下來,而且在戰場不管是作戰還是運輸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二戰時日本為何給每個部隊配備騎兵的原因。


幸福是簡單

騎兵最重要的是憑藉馬的奔襲速度,快速到達敵軍身邊,雖然二戰時期有槍有炮,但是機槍得換彈夾,步槍得上子彈,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只要騎兵發起衝鋒,還是可以衝到對方陣地廝殺的。



對於中國廣袤的土地來說,騎兵還是有用武之地的,比如在地形平坦的華北地區,而且中國那時候裝備十分簡陋,騎兵在近代戰爭中的作用也是可以發揮的。

當然,日本還以為世界其他國家裝備都不怎麼樣,比如在和蘇聯的諾門坎戰役,還以為蘇聯是沙俄時期的軍事水平,結果在蘇聯的重型武器下,日本輸的很難看,日本大炮射程都夠不著蘇聯陣地,還採取了人肉炸彈的方式進行襲擊,結果還是慘敗。



所以雖然在二戰中貌似用不太上,但是日本資源有限坦克這種重武器本來就不多,在亞洲戰場上,日本戰線拉的太長,就顯得很少,裝備也不太好,騎兵這種相對古老的作戰方式,也就只能在當時裝備不好的亞洲戰場使用了。


軍事一點通

騎兵是一個古老的兵種,二戰時期除了中國和日本有騎兵之外,歐洲國家蘇聯、德國、波蘭等都有騎兵部隊。

騎兵的機動性能比步兵強,步兵一天可行軍30公里,而騎兵一天可以行軍50公里。二戰時期的日本和美、英、德國家相比,其工業能力算比較弱的。因此,日軍不可能像歐洲國家那樣進行坦克群的機械化作戰。在中國戰場,中國的工業能力比日本還弱。因此,在中國戰場絕對不會出現騎兵拿著馬到去劈坦克裝甲車的一幕。

騎兵的使用能彌補機動能力的不足,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石油是戰爭資源的一種,如果日本工業發達,加之有足夠充足的石油,它為何不依靠燒油的汽車和坦克裝甲車呢?,這些東西的機動能力遠遠強於騎兵。關鍵就在於二戰時期的日軍還達不到這種地步,依靠四條腿馬總比兩條腿強啊。

日軍的騎兵並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使用,在中國戰場也只有在平原地區才使用。在這些地方中國軍隊的火力較弱,騎兵擁有優勢。而在南方水網密集,根本就不適合騎兵作戰。同樣的道理,抗戰的時候,日軍在北方大量修築碉堡、炮樓,在南方為什麼沒有呢?


歷史軍魂

不只是日本,二戰中的各個國家中,一般是師一級的部隊中都會編有一些騎兵部隊,包括美軍,美軍在菲律賓甚至還有一個不滿員的騎兵團。

和大多數人的想象不一樣,二戰中的騎兵與其說是騎兵不如說是騎馬的步兵,馬是主要的機動工具,到了戰場,騎兵大部分是下馬作為步兵作戰,這還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槍騎兵,而一般我們喜歡看到騎馬揮刀的那種是輕騎兵或者叫驃騎兵,在二戰的時候已經很少見了。槍騎兵是主要的騎兵。

騎兵在通常的作戰使用中,已經很少直接衝擊步兵的防禦陣地,因為這樣的戰法損失太大而戰果太小。直接乘馬衝擊也就對付八路這樣的子彈都得數著打的部隊還行,對付國軍正規軍都不行。有一個間接的例子,西北馬家軍的騎兵就是對彭總的一野可以說是連戰連捷,由於一野裝備太差,火力太弱根本頂不住馬家軍騎兵的衝擊,但是隨著打下了太原的解放軍開到,由於在太原繳獲頗豐,裝備改善很多,馬家軍騎兵再次進行這種乘馬衝擊的時候,就被解放軍發揮火力優勢打得丟盔卸甲。

而日軍的騎兵肯定不會幹這種犯傻的勾當。而且我原來在李雲龍為什麼要有一個騎兵連中也列舉過騎兵部隊要幹很多事情,反而這種乘馬衝擊反而是最少的。騎兵主要是進行偵察,聯絡,保障側翼的安全這些任務,尤其是偵察,騎兵偵察可以說是日軍主要的戰術偵察手段,後來日軍把各師團的騎兵聯隊大部分改成了搜索聯隊,執行同樣的任務。

而在歐洲德軍除了偵察搜索這些任務以外,還有反遊擊作戰,中國這邊由於游擊區大都在山地,騎兵的用處不大,不過偵察還是很重要的任務,尤其是騎兵偵察兵,畢竟偵察兵可以站在馬背上可以看得遠一點,而且八路伏擊部隊也真的有被站的高的日軍騎兵發現的戰例。

不過,畢竟二戰開始已經是完全開始由機械化裝備取代動物執行戰鬥任務了,騎兵這種縱橫戰場一千年的兵種也到了告別的時候了。


有痰

日軍二戰時只在適合於騎兵作戰的中國的東北及華北等地配備了騎兵。一是日本的自然資源有限,不可能將以前的騎兵一下子更換。二是中國的一些地方的地形也適合騎兵作戰,所以就可以發揮騎兵退役前的餘熱。


duh23333

騎兵在平原作戰還是非常有優勢的。對騎兵產生足夠威脅的槍炮配置一般多在歐洲戰場, 那裡不但普遍裝備自動武器,而且裝甲部隊已經成為攻堅利器, 也成為戰場最突出的主角, 騎兵無論在速度,防護和攻擊力等方面都遠遠不足以擔當大任。而在東方戰場, 由於武器落後, 特別是自動武器的匱乏, 裝甲武器又處在原始階段, 所以在一戰時大放異彩的騎兵部隊(如波蘭騎兵)在二戰的東方戰場還能起到類似一戰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