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首家私人医生工作室到国内首张医生集团营业执照,这个“不安分”的医生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探路医生集团④

2018年6月15日,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医生集团分会在上海宣布正式成立,这意味着中国医生集团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

从国内首家私人医生工作室到国内首张医生集团营业执照,这个“不安分”的医生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探路医生集团④

医生集团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从2016年第一张牌照诞生至今仅有短短两年时间,迅速发展出600余家,但工商注册、从业者职称晋升概不清晰,行业在摸石头过河中蹒跚走路。

医生集团分会的成立,意味着这一新生事物正式步入被保护和扶持的高速发展轨道。

从国内首家私人医生工作室到国内首张医生集团营业执照,这个“不安分”的医生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探路医生集团④

工商词条上没有“医生集团”字眼,新业态法律短板待填补

“在工商词条上,根本就不能注册‘医生集团’等字眼。”神经外科专家、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宋冬雷曾坦言,因名称中含“集团”,地方工商部门大多会要求申请人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申报,这显然是医生集团达不到的。

“我们在2015年与爱康君安联手成立了国内首家私人医生工作室(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谢汝石医生工作室、张子谦医生工作室)时,去申请工商执照,就因为工商词条上没有‘医生集团’、‘医生工作室’字样,屡屡申请失败。”作为中国医生集团行业发展的探索者、亲历者,谢汝石更是深有体会。

从国内首家私人医生工作室到国内首张医生集团营业执照,这个“不安分”的医生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探路医生集团④

没有办法作为一个主体去承接别的服务,工作就没有办法展开。

转机出现在2016年的春节,深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罗乐宣送来“橄榄枝”。

从国内首家私人医生工作室到国内首张医生集团营业执照,这个“不安分”的医生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探路医生集团④

深圳市政府的开明、高效推动了事件进展。经过协商,最终确定以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发函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的形式,试点医生集团名称的登记,因此成功在2016年颁发了全国首张含有“医生集团”字样的营业执照。

但这样的“试水”终非常态,目前获批的医生集团也都取得的是工商执照。谢汝石说,医生集团分会的成立,就期待与各地卫生部门和工商部门共同填补医生集团在政策法规上的短板,让其真正成为一种新业态。

大处方泛滥背离医疗本质,医生集团让医生回归技术

说到2015年-2016年,这对医生集团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对很多医生亦是如此。

那几年正是医患关系剑拔弩张之时,伤医事件频发。有媒体统计,2015年至2016年5月,从公开可确认的新闻报道查到60起伤医事件,分布在20个省份。背后深层次原因与体制不无关系。

“全国首张含有‘医生集团’字样的营业执照的发出,成为一个引爆点,”谢汝石说,国内的医疗问题就像一个逐渐膨大的气球,积重难返,爆点随时都可能出现。行业普遍认为,同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关键点在于激活医疗资源尤其是医生的流动性。

据了解,国务院即将召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国家健康委即将进一步调整放宽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准入政策,要把健康融入到国家所有的政策中。

“医生集团在国外是医生执业的主要模式。在美国,有82%的医生采用医生集团的执业方式执业,而在中国大陆,医生集团的执业模式才刚刚开始!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医生集团也将发展成为中国医生执业的主流,也将会有超过100万以上的医生采用这个模式执业,也将会有超过10000亿以上的市场份额产生。”谢汝石如是说。

从国内首家私人医生工作室到国内首张医生集团营业执照,这个“不安分”的医生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探路医生集团④

从医生工作室的出现,到现在“蓬勃发展”的医生集团,广东省卫计委原巡视员廖新波一直是筹划者、支持者和推动者。

恶性竞争已出现,须尽快出台行业标准

前途光明,脚下路任重道远。

据悉,今年内,医生集团分会将出台“医生集团行业标准”,现阶段正在开展行业认证与评价工作,调研问题包括“医生集团的性质如何?有多少全职医生和兼职医生?法人代表、劳务分配、资产情况如何?是否有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等。

从国内首家私人医生工作室到国内首张医生集团营业执照,这个“不安分”的医生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探路医生集团④

所以说,任何一个照搬国外经验做法,未必对。

我们在探索医疗市场化时,需要的是寻出我们自己特色的一条路。

【策划】欧旭江

【作者】 李劼;欧旭江

【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